1.股价三个月跌三成 营收冲三千亿的美的经受资本考验
5月7日,美的集团(000333.SZ)的股价下跌到约75元,相比于今年春节前108元/股的高位,在三个月内下跌了三成。美的集团4月底公布的2020年年报、2021年一季报均业绩增长,今年有望冲击3000亿元的营收。业绩上,股价下,美的集团正经受资本的考验。
分析一:毛利率下降和业务扩张有适应期
一位美的集团的资深小股东向第一财经记者分析说,一是美的2020年毛利率相比2019年下降较多;二是美的2020年四季度以来通过一系列的投资扩大边界,市场持观望态度;三是美的战略在调整,市场有适应期;四是格力空调网上市占率上升较快,而去年格力业绩基数低,短期资金及部分基金有业绩考核要求、会选择年度业绩可能增长更快的公司;五是2020年资本市场给了美的较高预期,现在“大白马股”都在杀估值,短期市场风格转换。
尽管如此,这位小股东仍然表示,其个人在美的集团的持仓没有动、跟踪比较紧,能理解美的集团的一些战略,对管理层还是比较信任。
据美的集团2020年年报,其2020年暖通空调的毛利率为24.16%,比上年减少7.59个百分点;消费电器的毛利率为30.54%,比上年减少0.95个百分点;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的毛利率19.88%,比上年减少0.92个百分点。
去年第四季以来,美的集团加快扩张B2B业务板块,旗下美云智数、安得智联、库卡中国、美的机电事业群合康新能、美的暖通与楼宇、美的金融、美的采购中心、美的模具联手搭建工业互联网2.0矩阵。去年11月,美的集团收购合康新能旗下做伺服器的子公司东菱技术。去年12月,美的集团收购菱王电梯,进军电梯业,扩容智能楼宇业务。今年2月,美的集团还收购了万东医疗的控股权,布局医疗器械行业。
美的集团董事会在2020年年报中致股东的信里表示,要投资未来,成为一个互联网及IoT化的企业、一个科技型的集团与数字化企业,成为全世界智能家居的领先者、智能制造的赋能者,这需要通过战略性的布局来获取长期优势,要敢于布局和投资新的前沿技术。
分析二:原材料涨价和回购过快
未来美好,现实却“骨感”。5月7日上午9点多,一位资本市场的资深观察人士在看到美的集团股价连续几天下跌时,在同事交流群里感叹到:“美的受制于原材料涨价,(股价)要掉沟里了,之前的回购太快了。”
今年春节后,铜、钢、塑料等大宗原材料的价格大幅上涨。外界担心这会让家电企业的利润承压,令美的集团的股价从2月10日108元/股的高位,快速回调,跌破百元。之后,眼看股价要跌破80元/股,美的集团启动了新一轮回购。从今年2月25日至4月2日,在一个多月内,美的集团斥资86.64亿元,累计回购了9999.9931万股股份,占总股本1.42%。
如此豪气的回购结束之后,美的集团的股价仍在80元左右徘徊。直到4月29日晚发布了2020年年报、2021年一季报后,美的集团的股价在4月30日、5月6日、5月7日连续下探,5月7日下跌3.2%至75.08元/股。美的集团投资者关系部对此不愿做出评价。
事实上,美的集团去年克服疫情挑战,2020年营业收入2842亿元、同比增长2%,归母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增长12%;2021年一季度营业收入825亿元、同比增长42%,归母净利润65亿元,同比增长34%。由此推算,美的集团今年营收有望冲击3000亿元。
资本“变脸”与转型的“窗口期”
除了上述因素,美的集团股价的压力部分还来自于员工所持激励股权的解禁。5月7日,美的集团员工激励股权解禁的数量预计514.3万股,5月10日预计有52.75万股。
家电业资深观察人士彭煜向第一财经记者分析说,目前美的集团的股价与美的集团本身经营的关系不大,主要与两个方面有关:首先是大消费的预期(目前的预期存在修正空间,毕竟印度疫情对全球影响还没有被验证,包括对中国的影响),其次是二级资本市场的技术性操作存在一些移仓换仓的手法。
去年美的集团的暖通空调业务收入为1212亿元,略高于格力电器的空调业务收入1179亿元。美的集团在年报中称,2020年在中国家用空调市场,美的在线下空调市场的份额居第二位,意味着格力空调仍在线下市场份额居首;而美的在线上空调市场排在第一位。
据奥维云网(AVC)的数据 ,格力电器2021年3月国内线上市占率达32.58%,同比提升7.61个百分点。而美的集团2020年年报中的数据显示,美的去年国内线上空调占有率35.9%。如果从这两个数据看,格力在国内线上空调市场的份额,与美的的差距正在缩小。
格力电器去年营收下降15.11%至1682亿元,净利润下降10.21%至221.75亿元;今年首季营收增长62.73%至331.89亿元,净利润增长120.98%至34.4亿元;2020年度每10股现金分红30元(含税)。而美的集团2020年度每10股现金分红16元(含税)。上述美的集团小股东向第一财经记者分析说,格力去年业绩基数低、股利分红高,短期格力股价弹性更高一些。
2020年,美的集团股价翻倍上涨,被视为“机构抱团股”。这位美的集团的小股东认为,原来抱团的资金有的会追踪新热点,有的套现后准备抄底,有的会重新根据估值高低再配置。
美的集团的创始人、实际控制人何享健曾提出双五千亿的目标,去年7月美的集团的市值已突破5000亿,如今美的集团希望启动新一轮业务扩张,向年营收5000亿的目标逐步推进。如何实现稳健扩张、让新业务与原业务产生协同效应,如何让原有家电业务承受住材料成本上涨的压力、让新业务与原业务的利润率保持稳定,如何增强企业的创新活力、引导消费潮流与趋势,这些都是美的集团需要向资本市场回答的考卷。
2.6款电热饭盒比较试验:苏泊尔经热饭煮饭测试后出现空隙,客服称是正常现象
按:你们会选购电热饭盒吗?
为了吃得放心,不少上班族都喜欢通过电热饭盒来解决带饭、热饭的问题。那么,市面上的电热饭盒安全好用吗?
近期,上海市消保委选取了电商平台上销售量比较靠前的6款电热饭盒进行了比较测试,一起来看看结果吧。
测试样品
测试结果
(1)基本信息
标称容量方面来说,「苏泊尔」最大为2L,「大宇」最小为0.8L,都能满足日常带饭需求。重量方面,由于「生活元素」使用的是陶瓷内胆,因此产品标称重量最重,「小熊」最轻。
6款电热饭盒基本上由加热底座、内胆、饭盖、电源线和量杯等部分组成。4款电热饭盒的内胆材质用的是不锈钢,1款用的是陶瓷,另1款用的是压铸铝+不沾涂层。
操作方面,「苏泊尔」「九阳」「乐扣乐扣」「生活元素」需要在机体内加水加热食物;「大宇」「小熊」不需要加水,通电即加热。「九阳」的这款把加水量都标在了加热底座里,加多少水一目了然。
「九阳」「生活元素」有热饭、煮饭等多种模式可选,选择后到点就会提醒吃饭,当然也可以在内置设定基础上自行调节时间。「乐扣乐扣」「大宇」也有多种可选模式,但不能设置时间。「苏泊尔」「小熊」没有模式选择,需要消费者自己注意加热时间(最好自己用手机设个定时器避免超时啦)。
(2)热饭效果
电热饭盒除了轻便易携带,最重要的还是加热速度快不快,上海市消保委微信团队首先按照各款饭盒推荐的热饭时间进行了整理。
随后,用6款加热饭盒分别对100克(二两)熟米饭进行加热,6款米饭的初始温度是14℃。
上海市消保委微信团队测试后发现,30分钟内,6款产品加热的米饭温度都能达到50℃以上。
由于「九阳」和「乐扣乐扣」是一键加热后自行切断电源的,产品设定的加热时间为30分钟。「大宇」「生活元素」「苏泊尔」「小熊」是需要自行把控加热时间的,微信团队也在参考客服建议时间的基础上,对比了下这4款的加热时间。10分钟后,「苏泊尔」「大宇」分别达到65℃和52℃,加热速度较快;15分钟后,「小熊」达到了56℃。使用了陶瓷内胆的「生活元素」加热速度相对较慢,30分钟内也达到了53.3℃。
(3)煮饭效果
除了「小熊」的这款饭盒只能用于加热饭菜外,另外5款电热饭盒都可以煮饭。参考5款电热饭盒说明书中写的米和水的配比,各取50克生米,在5款电热饭盒中加70毫升水煮饭。
由于「苏泊尔」的这款电热饭盒是需要自己控制时间,测试参照说明书加热30分钟后切断电源。测试发现,在办公室开空调的室温环境下,5款电热饭盒煮饭所需时间从19-54分钟不等,煮饭最快的和最慢的相差了35分钟。
另外,「苏泊尔」在经过热饭和煮饭的两次测试后,饭盖和中间层出现了空隙,询问客服,对方表示这个是正常现象……
(4)密封效果
上海市消保委微信团队在饭盒中加入40ml的水后扣紧盖子,观察有没有水渗出。6款饭盒均没有水渗出,盖子扣紧摇晃也不会漏。
其他选购参考
2020年4月,《消费者报道》汇总了京东、天猫、苏宁上热销的12款电热饭盒的评价情况,对约2万条消费者评价数据进行了分析和评分。详情请看《12款电热饭盒口碑对比:适盒性价比低,热饭温度仅70℃;生活元素、小熊口碑较好》
2020年5月,《消费者报道》从市面上选购了苏泊尔、生活元素、志高、九阳、小浣熊、荣事达、适盒、东菱、网易严选等9款电热饭盒,送到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安全方面,1款适盒电热饭盒不符国家强制性标准,实测功率与额定功率的偏差超过规定限值,具有安全隐患。详情请看《9款电热饭盒对比测评:适盒不达标, 网易严选、生活元素等7款材质可能有风险》
2021年,中山市消费者委员会曾联合澳门消费者委员会对国内外12个品牌开展电热饭盒的比较试验。详情请看《12款电热饭盒测评:美的、小熊、志高加热效果好,两款出现“夹生饭”》
温馨提示,报道中试验结果、提及品牌仅对本次测试样品负责,不代表同一或其他批次、型号产品的质量状况。
使用建议
1. 加热时需取出容器盖子,以免盖子中的有害物质释放到食物中;
2. 加热时不要直接触碰电热饭盒外壳、蒸汽部位,以免烫伤,建议加热结束后10分钟后再开盖;
3. 不要用电热饭盒加热或蒸煮含有大量油脂、高糖分的食品,这些食物更易导致有害物质溶出。也不建议长期用塑料材质的电热饭盒或其他容器装高温液体或食物,生活中建议可更换为玻璃或陶瓷材质的饭盒。
3.通讯Plus·行业深度 | 瞄准“Z世代”家电品牌抢滩年轻消费市场
封面新闻记者 赵萍
肖战代言京东电器
当下的家电市场,以95后和00后为代表的"Z世代"年轻人,正成为备受关注的主力消费群体。为获取他们的心,各大家电品牌纷纷转身“扮年轻”,不仅产品定位更加年轻化,就连品牌形象也更迎合年轻人的口味。
显然,年轻消费群体正在成为家电企业的新蓝海!
设子品牌找流量明星代言 家电企业抢滩“Z世代”
智慧家电“可视听空调”
据统计,“Z世代”群体在国内约有2.8亿人,这一庞大的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家电品牌来掘金。
近期格兰仕、奥克斯就相继成立子品牌,瞄准年轻消费群 。
据悉,格兰仕发布的全新国潮子品牌易厨,布局普及型消费路线,旨在满足Z世代的消费需求;奥克斯旗下的全新子品牌华蒜空调与拼多多达成战略合作,在产品研发、生产、推广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同样将目光放在了年轻消费群体上。
事实上,近几年不少家电企业都纷纷推出了面向年轻消费群体的互联网专属品牌。比如海尔旗下的统帅,美的旗下的布谷、华凌,万和旗下的聪米等……各大传统厂家对于设立互联网子品牌的初衷近乎一致:区别于原有品牌和产品特性,积极参与移动互联时代对新生代群体的争夺。
同时,家电企业还推行品牌年轻化营销,邀请流量明星做品牌代言。如肖战代言京东电器、实力派青年演员谭松韵成为创维A系列代言人,老板电器宣布许凯成为新厨房代言人,奥克斯空调宣布王一博成为品牌全球代言人,摩飞宣布王俊凯成为品牌代言人……通过这种新的营销方式将目标投向未来的消费主力军“Z世代”。当家电品牌主动向“Z世代”靠拢,也会收获一定正面的反响。
对此,业界人士指出,家电品牌布局年轻消费市场,除了受庞大的“Z世代”消费群体吸引外,也是家电企业战略调整的必然之举。当前家电消费已进入更新换代时期,家电企业只有通过布局细分场景和细分人群,为产品注入新的理念,以此来加强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关注。
其中,拥抱年轻化无疑是众多家电企业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这主要得益于年轻消费人群的个性化需求——更容易接受具备新功能、科技感、时尚外观的家电产品,也愿意尝试诸如洗地机、洗碗机等新兴家电品类的产品。
好看好玩又好用 年轻人爱上 “Z世代”家电
高颜值的网红家电
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Z世代群体,往往都追求时尚,注重个性,对产品的颜值、娱乐性、操控性、智能性有着更高的需求。
围绕着年轻人的消费特点,这些年来家电企业倾力打造Z世代家电,不断推出兼具高颜值、强功能、高效便捷以及重社交属性的 新一代科技潮品,大大俘获了年轻消费者的心。
对于年轻一代而言,注重生活品质,享受酷炫科技带来的高效便捷生活。像是小米推出了智能家庭套装,包括电视、窗帘、智能摄像机在内的众多产品实现了家庭互联及远程控制,让年轻人轻松做到一手掌控家庭设备。像是海尔智家布局的年轻品牌Leader,则推出了NFC功能,手机“碰一碰”即可开启空调、热水器,实现拍照洗衣等功能,解放双手,为年轻人打造智慧厨房、智慧洗护等场景。
另一方面,作为独立性强、个体意识浓厚的年轻人,愿意追求设计感、高颜值的产品。像三星聘请著名设计师操刀The Serif华景系列电视,打破常规,将电视设计成360°无死角的高颜值家电;像Leader汲取法拉利跑车及炫酷耳机造型灵感,推出可以定制风的旋翼耳机空调;东菱电器则提出“趣享生活”的品牌理念,不断向年轻消费者推出好玩、新趣、精致的小家电,其上市了一系列主打“颜值”的多功能空气炸锅、养生锅、胶囊果蔬净化器、无线打蛋器、花式轻食机、折叠干衣机、加热便当盒、多功能早餐机等…高颜值的家电产品给了年轻消费者耳目一新的观感。
不得不提的是,智能+颜值之外,“潮玩一代”还愿意为新奇、潮酷、定制化的创意产品和服务买单。美的旗下品牌华凌对此颇有心得,近年来先后推出灵感盲盒,与人气年轻偶像合作,与酷狗耳机跨界联名等营销方式,通过创意营销抢占消费者心智,提升了品牌知名度。
创意新奇的加湿器
据了解,目前“Z世代”家电越来越受到年轻人关注。据某平台统计,在今年618的消费大军中,95后为代表的“Z世代”年轻人成为异军突起的新势力,诸如低糖电饭煲、高端免手洗破壁机、可视化空气炸锅、炒菜机器人等新品类,实现了新用户数同比超100%的增长。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4.这些家电品牌居然是一家?聊聊品牌的那些八卦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一念丸子
序
市面上的家电品牌多如牛毛,美的、东芝、博世、美菱、海尔、海信等等,时不时还出个什么旗下品牌、子品牌,高端线、低端线,让作为消费者的我们眼花缭乱。
不过你有没有想过其实认真捋一捋,很多品牌都带着千丝万缕的亲戚关系,比如美的和东芝听起来八杆子打不着,冰箱产品却很可能是同一生产线;西门子和博世更是干脆属于同一家公司,知道这些会不会影响你消费时的选择呢?
今天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这些隐藏的亲戚关系,捋清楚这些品牌间的恩怨情仇,顺便分享一些选购家电的小tips,请关注本届的后续内容。
博世与西门子——博西家电
博世和西门子这两个德系品牌,一向以德系家电的严谨和精工闻名,在家电界知名度很高,这俩牌子在市场上的竞争也算激烈,实际上人家都属于同一个东家——博西家电集团。
从名字上可见一斑,所谓博西,不就是博世+西门子吗?
追溯一下这两个品牌的合并,早在1967年,博世和西门子双方就各出资50%,成立了博西家电。到了2014年,西门子出售了自己手里50%的股权给博世,这下子两个品牌是彻底归博西家电管理了。
对家电有研究的不难发现,两个品牌共享生产线,共享售后团队,不少型号和机型的配置、性能相似度都很高,只不过品牌外形要区分开来。
对懂行的人来讲,博世无论在品牌定位还是价位上都比西门子要高一截,但是追求性能差不多的话,西门子有些型号也比博世性价比更高啊!这就有省钱的空间!
美的、小天鹅与东芝——美的集团
近几年东芝的冰箱和小天鹅的洗烘套装那叫一个火!
其实这几个品牌也早就归于美的集团旗下了。2016年,美的以约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东芝白色家电业务80.1%的股权,2017年东芝白色家电销售额就达到了人民币157亿元左右,比东芝旗下2015年财报增加了约5成,可见美的的收购让走向颓败的东芝白色家电复苏了。
那么被美的收购后,生产、运营销售都在国内的东芝家电性能如何了?失去了进口身份的冰箱、洗衣机还值得买吗?
有些型号还是很不错的,比如买东芝冰箱,建议买日式多门的型号,这种属于东芝设计、生产的,国内冰箱对这种多门款式不太感冒;
国内更偏向于对开门、十字开门这种设计,不过这些设计选同厂美的的机器性价比更高,功能、性能、容量都差不多的情况下,美的的价格更有优势。
洗衣机的话,东芝的热门机型不太多,现在市面上流行买洗烘套装,洗衣机、烘干机分开买,不过实在是需要买洗烘一体机的话,东芝的X6、X9这两款有优势,属于现在市面上少见的热泵洗烘一体机。
洗烘性能过硬,二合一机型占用空间小,对于小户型,对烘干效果还有要求的家庭来讲还是很合适的,尤其这两款还返销日本,大家应该懂什么意思。
如果要买洗烘套装,东芝就不占优势了,建议小天鹅吧,在小红书小天鹅的洗烘套装特别火,基本属于性价比天花板的存在,一套七八千左右就能拿下来。美的在2008年就控股了小天鹅,2018年通过换股整体吸收合并了小天鹅公司,所以小天鹅现在也属于美的集团旗下,也算是承袭了美的一贯的高性比调性了。
科沃斯与添可——科沃斯
扫地机器人领域的先锋品牌科沃斯,和洗地机领域的先行者添可,也是隶属同一家族——科沃斯。
科沃斯本身是个创建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老品牌,而添可则是为了适应清洁家电市场新需求而诞生的新品牌,出现才没两年。
虽然都是科沃斯旗下品牌,但科沃斯明显已经有些老化,添可反而后继有力,势头强劲,2021年的年报显示,添可占总营收的40%,科沃斯主品牌占50%,短短两年的新品牌已经快要与主品牌平分秋色了,不得不说有两把刷子。
在品牌定位上,添可无论是市场定位还是价位都比其他品牌的同类产品高不少,主打的是高端市场,至于品质上是否比主品牌科沃斯更优越,这就见仁见智了,从这个角度看,科沃斯公司倒是没走错,平价市场和高端市场都有布局,买哪个牌子都不吃亏。
格力与飞利浦——高瓴资本
格力和飞利浦真的是一堆品牌里,看起来最难拉上关系的,一个是做空调出名,一个是做电动牙刷、剃须刀等家用护理小家电出名,调性上看似就毫无关系,但它俩其实也有着共同的大股东——高瓴资本。
高瓴资本在2019年以417亿的价格得到了格力15%的控股权,2021年又以44亿欧元的价格全资收购了飞利浦的全球家电业务,很多人奇怪格力有中国电器的核心技术被看上不奇怪,但当时已经处于疲软期的贴牌飞利浦为什么被高瓴资本看上?
有分析师猜测高瓴资本是想借助格力的技术+飞利浦的渠道,来实现一个技术变现反哺研发的效果,也有人认为飞利浦可以帮助格力打开国际市场,总之目前还没有看到两个品牌1+1>2的效果,以后时间还长,慢慢看吧~
九阳与shark——九阳
九阳和shark,说是一家人也挺令人惊讶,一个做豆浆机、一个做蒸汽拖把。不过九阳近年来发展进入了瓶颈期,整个小家电市场都受到新兴家电需求的冲击,洗碗机、洗地机等清洁家电需求增多,豆浆机、破壁机这一些非清洁需求的小家电市场占有率明显下降。
所以九阳在2017年以1249.5万元收购了shark中国51%的股权,shark是北美吸尘器领域销售金额no1的品牌,大概可以猜测出来九阳也想在国内清洁家电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不过清洁家电这个领域的竞争厮杀惨烈,前有科沃斯、石头等知名大品牌,后有添可、追觅这些后来居上的新品牌,想要杀出一条血路,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根据2021年年报分析,传统厨房用品还是九阳集团的营收大头,可见想要在清洁小家电领域做出成绩,九阳集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苏泊尔与WMF——赛博集团
相比其他品牌,苏泊尔作为“曾经”厨房小家电良心国货品牌,跟品质保障WMF(符腾堡)品牌的强强联合就不怎么让人惊讶了。2007年,苏泊尔被法国的赛博集团收购了超过50%的股权,后来逐步增持到80%以上,到2008年完全取得苏泊尔的控制权,但是因为保留了苏泊尔原有的管理团队,品牌调性并没有太大的改变。
法国赛博集团是世界五百强企业之一,创立于1857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高压锅,是一个非常有实力的小家电品牌。世界知名的不粘锅品牌特福和好运达,就是赛博集团旗下的。
自从2011年以来苏泊尔频频爆出产品工艺质量问题,比如锰含量超标、镍含量不达标等,所以苏泊尔跟WMF的联合,对消费者来讲是件好事,大家都寄希望于赛博集团快快整顿产品工艺质量问题,毕竟作为曾经的“良心国货品牌”,苏泊尔在消费者心里还是有一席之地的。
双立人、staub与巴拉利尼——双立人集团
讲完WMF,再说说另一个同样来自德国的知名厨房电器品牌——双立人。
双立人集团旗下的双立人、staub、巴拉利尼这几个厨具品牌,对追求高品质的消费者来说应该不陌生。
餐具尤其是专业刀具非常有名,都是采用德国进口的高性能钢材制作,加工工艺精湛,无论是安全还是使用舒适度都没得说,给我妈妈买的一整套双立人刀具好用到让我妈终于放下了用了十几年的老菜刀。
2008年法国的珐琅铸铁锅品牌staub也加入了双立人集团,staub作为全球铸铁锅具烹饪行业的领导者,据说法国所有三星米其林厨师都在用;2015年意大利厨具品牌巴拉利尼也成为了双立人集团的一员,从此双立人集团的高端厨具帝国越来越庞大了。
容声和海信——海信集团
容声、海信与跟科龙,都是隶属于海信集团的三大品牌,其中容声和海信这两个牌子近几年市场上热度也很高,属于强强联手,都是行业里有真实力的选手,海信品牌作为青岛本地的老品牌,在电视和空调方面很是厉害,尤其是电视,这些年隐隐有占据行业龙头的趋势。然后空调领域可能没有电视那么出名,实力也不差,当年国内第一台完全变频空调就是出自于海信,可见实力强硬,这几年的空调机型也有不少是高性价比的代表。
至于容声,作为曾经的冰箱领域老大哥,有着连续11年位居国内冰箱产品销量榜首的辉煌战绩,最牛的时候跟海尔齐名,不得不说确实有过硬的实力。可惜从2002年开始一路亏损,直到2005年被海信收购,归于海信集团麾下,慢慢地休养生息才缓过来,如今也在市场上焕发了新生机。
容声目前,市场占比10%左右,行业内排到了前三,在众多追求高性价比的消费者群里口碑很高。
奥马和TCL——TCL科技集团
今年,奥马和TCL也成了亲戚,5月11日,TCL科技集团正式成了奥马电器控股股东。在电视领域,TCL的表现一直很不错,单2020年,TCL的电视销量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了11.3%,世界排名第三,国内市场占有率也达到了12%,排名第四,是个很不错的成绩。
但TCL在白家电领域,空调、冰箱、洗衣机的市场份额都占比不到10%,尤其冰箱的市场份额只有3.34%,比同层次企业美的、海尔落后太多了。
所以不少科技人士认为TCL收购奥马电器就是为了在白家电领域发力,毕竟奥马连续11年,在2009~2019之间,都是中国冰箱出口冠军;同时连续12年成为冰箱欧洲出口榜首,再加上奥马是全球最大的电冰箱ODM生产商,拥有7家电冰箱制造厂,1家配件厂、1家散件厂,超过1000万台的年产能,能为TCL海外冰箱业务提供多少助力,就不用多说了吧。
东菱与摩飞——新宝股份
这几年小家电品牌摩飞靠着出色的外形设计,在年轻人里人气很高,相比之下东菱似乎就低调多了,产品外观上中规中矩,不太出圈,二者风格迥异,很难让人联系到一起。实际上东菱和摩飞也有同一个爸爸——新宝股份。
新宝股份,属于1995年就成立的老牌企业了,发展到现在也属于实力强劲的那一波王者,虽然初期是靠给一些知名品牌做贴牌代工起家,但发展眼光还是有的,知道贴牌代工这条路子,靠人吃饭走不远,想要有更长远的发展就得有自己的品牌、发展自己的实力。
所以新宝在2009年推出了自主品牌东菱,可惜当时国内对小家电还是更看重功能和实用性,甚至是物美价廉,对于品牌的认可度不高,掀起的水花不大。
到了2017年那会,国内消费水平飞升,消费者开始有品牌意识,对产品的外形、调性也有了更精细化的要求,新宝顺应时势在2017年拿下了英国品牌摩飞在中国的独家代理权,且通过在小红书、抖音快手、微博、微信等大量自媒体平台资源投放,借助很多达人评测带货、图文种草等形式,在消费者群体建立起来很不错的口碑。
像多功能料理锅、便携榨汁机等产品都成为了网红爆款。不过摩飞不像东菱完全隶属于新宝,代理期过后还需要支付品牌使用费,估计新宝还是很有压力的,不断的在尝试复制摩飞爆火的打法,“爆款+品牌营销”,然后还建立了主营个护美容电器的歌岚、咖啡机品牌百胜图等,不过目前也是水花不大。
荣事达、三洋与惠而浦——惠而浦(中国)
“惠而浦”是惠而浦公司(Whirlpool Corporation)的旗下品牌,惠而浦公司是世界领先的白色家电制造商和销售商,产品线设计洗衣机/干衣机、微波炉、冰箱、空调、灶具抽油烟机、洗碗机、油热汀及家庭厨房垃圾处理机等9个大类。
2014年惠而浦(中国)收购合肥荣事达三洋电机有限公司,这个公司原本是原荣事达集团公司和日本三洋电机株式会社共同投资的中日合资企业,主营的是洗衣机、冰箱等家用电器及核心零部件,被惠而浦(中国)收购后,荣事达、三洋品牌正式并入了惠而浦(中国),跟惠而浦品牌成了兄弟姐妹,成了中日美混血儿。
但这三个品牌的定位差异很明显,惠而浦是核心战略品牌,走欧美高端路线,相当于海尔的卡萨帝;三洋是长期发展的主力品牌,走日韩风等年轻人喜欢的路线;而荣事达则是作为特色高性价比品牌,偏重于满足消费者的性能、功能化需求。
总结:
品牌间的收购看似是单纯的商业行为,其实不然,对于咱们消费者来说,品牌收购意味着或多或少的技术共享,让咱们有机会花更少的钱买更好的产品!因此买家电前了解下品牌动态、子品牌、产品线还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