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机出现不定时故障,查到原因竟是这些....
七台电机,每台加一个格雷码绝对值编码器作为反馈信号给PLC进行同步控制!前天突然一台电机运行不同步(暂定1号电机),查了半小时,发现其中一台变频器(暂定2号)只要一起动,1号电机就不同步,严重时1号机干脆不转,将2号电机电源线从线槽里蜒出来,故障消失!
两台变频电机同步运行,同步控制由两个接近开关分别检测两轴的运行,接近开关信号给PLC,利用高速定时器,计算每轴运行速度,输出0~10V电压给变频器,昨天,也不能同步运行了,查了半天,没发现问题,最后觉得是干扰问题,把隔壁控制柜里一台接触器控制的电机闸拉掉(该电机由双循环时间继电器控制起停),两电机运行正常!
2.西门子STEP7编程过程中常见错误之定时器使用中的一些问题
定时器不工作
我们日常编程中在使用定时器后,发现定时器并没有按照自己的意图去计时,出现了不计时的错误,进而怀疑是否是硬件故障,CPU是否正常等等,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去排查,实际上就是由于我们对定时器的特性不了解所造成的误解,下面我们来看看个例子:
程序设计的本意是:I4.2的上升沿触发T50和T60定时器,并在T60定时结束后复位M12.0。
可是在实际使用中发现,I4.2可以出发T50和T60定时器,但有时即使I4.2再次将M12.0置位为1,但T50不计时,现象如下图:
问题分析:首先明确不是硬件故障,也不是语句错误引起的,而是定时器使用不正确引起的:
1 某个扫描周期:I4.2的上升沿置位M12.0,I4.2恢复为0
2 数个扫描周期后,假设第N个扫描周期,当T60计时到时,网络2中的M12.0被复位(注意在SD T50语句的后面),此扫描周期末M12.0由1变为0。网络3中的T50和T60被复位。
3 在第N+1个扫描周期,如果此时I4.2恰好出现上升沿,尽管M12.0在上个扫描周期曾经变为0,但在本周期开始就变为了1,定时器T50在上个扫描周期接受到M12.0状态为1,定时器T50在本扫描周期接受的M12.0的状态也为1,所以T50不会工作。
定时器的错误分析如下图所示:
定时器的正确使用应如下图所示:
说的再明白些就是定时器的使用在扫描周期N和N+1之间正确接收到上升沿的变化,这样定时器才会正确工作。
本例中的故障很隐蔽,在我们使用中可能几天运行都不会有定时不工作的情况,突然偶尔出现一次,排查起来很费劲,所以在我们编程中要遵守定时器要想计时工作必须接收到输入端上升沿的变化。
那么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改呢?
小编这里提供个思路:可以在置位M12.0之前增加一些限制条件。
另外要说的就是定时器的定时与程序扫描周期
在S7系列CPU中,定时器的最小时基为10ms,也就是说,S7CPU的最小定时时间为10ms,如果用户程序的代码量比较大,程序扫描周期过了10ms可能会出现如下情况:尽管定时时间已经到了,但CPU还没有执行到相关的程序逻辑。
针对这种情况:当用户程序需要非常短的定时功能时,需要考虑程序扫描周期对定时器状态读取的影响,由于CPU中的定时中断是由硬件来保证的,并且高于0B1的优先级,所以这种情况下,考虑使用定时中断功能来替代定时器的功能。
另外的问题就是当编程时遇到CPU提供的硬件定时器不够用的时候,这时候可以使用系统提供的软定时器,例如SFB4,此功能块需要一个背景数据块。
时序图如下:
在使用SFB4的时候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CPU重启后软定时器复位的问题。
由于SFB的定时,计时值存在DB中,由于CPU断电或停机后,DB数据时保持的,如果定时器计时到在停机前已经计时,那么当CPU重新运行后(定时器输入端仍然为1的情况),定时器将会在原来计时位置继续计时,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可以在0B100中添加如下语句来初始化SFB4的背景数据块
前期回顾:可参见文章如下
#西门子STEP7编程过程中常见错误之简单错误及循环程序错误举例
S7-300/400数制及基本数据类型
#西门子STEP7编程过程中常见错误之数据类型匹配不严谨
#西门子STEP7编程过程中常见错误之语句执行先后顺序
电气相关知识和经验是用来分享,希望本文能对你有帮助。与人玫瑰,手留余香。
欢迎大家关注,点赞,评论及转发。
3.KG316T微电脑数显定时器怎么设置?
KG316T微电脑数显定时器(微电脑智能
控制器)怎么设置?
标准电压:AV220伏,50HZ。
电源范围:160-240伏,
开关容量:阻性负载,25安培,
感性负载:16安培,
消耗功率:<5伏安培,
时控范围:1分钟-168小时,
有16组开关时间,手动/自动两用,
计时误差<±2秒/天,
环境温度:零下20摄氏度~60摄氏度,
相对湿度:<95%。
规显示屏显示符号解释(如图一所
示)
进线端接线,出线端接线。
共有七个按键,从上往下、从左往右,
第一个按键:取消/恢复,
第二个按键:校时,
第三个按键:校分,
第四个按键:校星期,
第五个按键:自动/手动,
第六个按键:定时,
第七个按键:时钟,
还有两个指示灯,两个指示灯的旁边
分别都写着:电源,和工作,还有一个显
示屏。
功能和用途
本产品能根据用户设定的时间,自动打开
和关闭各种用电设备的电源。控制对象可
以是路灯、霓虹灯、广告招牌灯、设
备、广播电视设备等一切需要定时打开和
关闭的电路器设备和家用电器。
操作说明
调整当前时间
连续按4次取消/恢复键,在显示屏的左下
方显示己锁符号,表示以锁定。
再连续按四次“取消/恢复”键,在显示屏的
左下方显示 “己”锁符号消失,表示以解
锁,
再按“校时”、“校星期”’、“校分,调整当前
时间。
设置定时程序
1.按一下“定时”键,显示屏左下方出现“1开
字样(表示第一组开启时间)。
然后按“校星期”选七天工作制、每天相
同、每天不同的工作模式,再“校时”键,
“校分”键,输入所需开启的时间;
2.再按一下“定时”键,显示屏左下方出现
“1关字样(表示第一组关闭时间)。
再按“校星期”、“校时”、“校分”键,输入
所需的日期和时间:
3.继续按动“定时”键,显示屏左下方依次
显示第二组“2开 2关”,第三组3开
3关,第四组4开 4关,一直到 第十六组
“16开”“16关”,字样参考步骤1、2设置以
后各次开关时间;
4.如果每天不需设置16组开关,则必须按
“取消/恢复”键,将多余各组的时间消除,
使其在显示屏上显示“--:--”符号;不是
“00:00”符号。
5.定时设置完毕后,应按“时钟”键,使显
示屏显示当前时间:
6.按“手动/自动”键,将显示屏下方的“▼”
符号调到“自动”位置,此时,时控器才能
根据所设定的时间自动开、关电路。
如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临时开、关电路,则
只需按“自动/手动”键将“▼符号调到相应
的“开”或“关”的位置;
例1:某电器需每天19:00通电,次日
08:00断电。
A.按照步骤1、2,使显示屏显示如图1a左
侧所示。
B.按照步骤3,使显示屏显示如图1b右侧
所示。
C.按照步骤5,使以后各组 “2开””、“2
关”、……、“16开”、“16关”的时间在显示
屏上显示为--:--”
D.重复按“定时”键, 检查各组开关时间是
否与要求的一样,如不正确,
还应重复A-C步骤;
E.按照步骤6、7,将▼“符号调到“自动”位
置;
例2:某电器需要每星期一至星期五上
午。9:30通电,下午4:30断电。
按上述A-E的方法使显示屏分别显示如图
示2a、2b,
当你认为有故障时
如果定时器某一天该开的时间没开,或者
开了以后到关的时间还没关,那可能是因
为作定时设置时“星期”没调对,请按照“定
时设置”中介绍的方法检查或重调。
如果确认“开启”和“关闭”时间调得完全正
确,但是定时器在不该开的时间开了起
来,或者不该关的时候被关掉,那可能是
因为多余的几组开关时间没有消除,请参
照“定时设置”中介绍的方法消除(注意:
开关时间显示“--:--”才表示消除:不要以
为“00:00”表示消除)。
如果以上两条全部正确,而定时器仍然动
作不正常,有可能是“自动/手动”键被人为
动作,检查“开、自动、关”的标志“”,将
其调到当前时间所处的状态,再调回到自
动位置。
如果开关还不能正常工作,请打开后座保
险盖(端子盖板),检查保险管是否已经
熔断。如已熔断,请换上新的0.1A-0.3A的
保险管。
如用以上几种方法还不能排除故障,请与
公司或者当地经销商联系处理。
注意事项
对于那些因定时器出错而可能发生人命相
关事故或者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设备
(例如医疗设备以及大型设备等),请不要
使用定时器。对于那些因定时器出错而发
生重大财产损失的设备(大型如热器或冷
库等),在使用本定时器时,请务必使特
性和性能的数值有足够的余量,并采取二
重电路等安全对策。
请勿自行修理、分解或改造。修理、检查
等工作请务必委托给经销商店或负责施工
的单位。
接通电源后请勿接触端子部分。
本定时器工作在无潮湿、腐蚀及高金属含
量气体环境中。
请勿使沾染油或水。
时钟自动校准功能
在解除键盘锁定的情况下,先按住“取消/
恢复”键,同时按“时钟”键屏幕显示“7d=
00”进入时钟自动校准功能,表示一周需
要调整的时间为秒,“一”表示自动减少,
“十”表示自动增加,最大调整范围正负28
秒按星期键调整每周所需调整的时间,按
时钟键返回。设定完成后,它会在每周六
00:31分30秒时自动增加或减少时间。
4.编程中常常遇到了定时器不工作的问题分析
我们日常编程中在使用定时器后,发现定时器并没有按照自己的意图去计时,出现了不计时的错误,进而怀疑是否是硬件故障,CPU是否正常等等,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去排查,实际上就是由于我们对定时器的特性不了解所造成的误解,下面我们来看看几个例子:
程序设计的本意是:I4.2的上升沿触发T50和T60定时器,并在T60定时结束后复位M12.0。
可是在仿真发现,I4.2可以触发T50和T60定时器,但有时即使I4.2再次将M12.0置位为1,但T50不计时,现象如下图:
问题分析:首先明确不是硬件故障,也不是语句错误引起的,而是定时器使用不正确引起的:
1 某个扫描周期:I4.2的上升沿置位M12.0,I4.2恢复为0
2 数个扫描周期后,假设第N个扫描周期,当T60计时到时,网络2中的M12.0被复位(注意在SD T50语句的后面),此扫描周期末M12.0由1变为0。网络3中的T50和T60被复位。
3 在第N+1个扫描周期,如果此时I4.2恰好出现上升沿,尽管M12.0在上个扫描周期曾经变为0,但在本周期开始就变为了1,定时器T50在上个扫描周期接受到M12.0状态为1,定时器T50在本扫描周期接受的M12.0的状态也为1,所以T50不会工作。
定时器的错误分析如下图所示:
定时器的正确使用应如下图所示:
说的再明白些就是定时器的使用在扫描周期N和N+1之间正确接收到上升沿的变化,这样定时器才会正确工作。
本例中的故障很隐蔽,在我们使用中可能几天运行都不会有定时不工作的情况,突然偶尔出现一次,排查起来很费劲,所以在我们编程中要遵守定时器要想计时工作必须接收到输入端上升沿的变化。
那么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改呢?
小编这里提供个思路:可以在置位M12.0之前增加一些限制条件。
另外要说的就是定时器的定时与程序扫描周期
在S7系列CPU中,定时器的最小时基为10ms,也就是说,S7CPU的最小定时时间为10ms,如果用户程序的代码量比较大,程序扫描周期过了10ms可能会出现如下情况:尽管定时时间已经到了,但CPU还没有执行到相关的程序逻辑。
针对这种情况:当用户程序需要非常短的定时功能时,需要考虑程序扫描周期对定时器状态读取的影响,由于CPU中的定时中断是由硬件来保证的,并且高于0B1的优先级,所以这种情况下,考虑使用定时中断功能来替代定时器的功能。
另外的问题就是当编程时遇到CPU提供的硬件定时器不够用的时候,这时候可以使用系统提供的软定时器,例如SFB4,此功能块需要一个背景数据块。
时序图如下:
在使用SFB4的时候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CPU重启后软定时器复位的问题。
由于SFB的定时,计时值存在DB中,由于CPU断电或停机后,DB数据时保持的,如果定时器计时到在停机前已经计时,那么当CPU重新运行后(定时器输入端仍然为1的情况),定时器将会在原来计时位置继续计时,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可以在0B100中添加如下语句来初始化SFB4的背景数据块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