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州一市民网购空调频出故障!记者介入后,商家同意“退货退款”
N海都全媒体记者 周婉怡 林涓
近日,福州市民林先生通过智慧海都平台报料称,6月13日,他在京东购物平台花费1133元在新飞森上专卖店给父母下单购买了一台新空调,6月24日左右空调安装完毕,大约过了10天左右,空调就出现故障。在林先生的多次要求下,7月30日商家安排师傅上门维修,但不过五天,空调再次出现故障,林先生再次请求售后服务。到8月16日为止,林先生和商家已进行了一个多月的沟通,该问题尚未得到解决。
8月16日,海都记者介入了解,京东购物平台与商家协商,同意以“退货退款”的方式处理。
市民:空调出现故障 多次申请维修无果
6月13日,林先生因空调老旧需要置换,在京东购物平台新飞森上专卖店为家中老人购置了一台价格为1133元空调,没想到才用10天左右,空调就出现了故障。7月6日至7月28日,林先生持续不断地向店家客服反映家中空调摆叶无法关闭,需安排师傅上门维修,商家虽回复会加紧安排,但迟迟不见维修工人上门。直至7月30日,师傅才上门维修。
“维修后不到五天,空调又出现故障。一会不能使用,一会不制冷,一会风又很大,空调摆叶再次无法关闭。”林先生告诉记者,8月4日,空调出现问题之后,他再一次向店家反映问题并要求更换一台同等价位的风扇。但商家却以“该商品已过退换周期,无法更换”的理由拒绝了林先生的请求,并提出会安排师傅再次上门检查维修。
8月8日,客服向林先生提供了维修师傅电话并称会上门检修,但林先生的家人并未等到维修工人。“9日,我再一次询问安排师傅上门的进度时,店家却和我说师傅已上门,但发过来的维修照片却是7月30日的,如果要再次维修需要自己支付相关费用。”
根据林先生所提供的售后记录来看,从4日至16日,林先生催促商家安排师傅上门维修达10次左右,但都没有结果。8月初,因与商家沟通未果,林先生便多次向京东客服反映该情况并申请纠纷单,京东线上客服一直回复“会帮您催促纠纷专员回电”。林先生告诉记者,8月11日,京东专员联系物流上门取件,但空调并未安排师傅前来拆卸,便不了了之。
至8月16日下午,空调售后问题依旧没有解决。林先生为此感到不解:“这台空调买来才一个月左右,这期间因店家安排维修人员推延,导致商品超过退还周期,结果却要消费者为此买单。”
京东购物平台:商家同意“退货退款”
16日下午,记者向京东平台上和新飞森上专卖店的客服了解情况,该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有业务问题请提供相关订单号,使用下单账户咨询处理。
随后,记者联系了京东客服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将会进一步联系商家对林先生空调订单的具体情况进行核实,预计在17日12点前给予林先生回复。
16日下午6时左右,林先生告诉记者,京东工作人员已联系到他。京东工作人员表示,通过协商,商家同意以“退货退款”的方式解决该售后问题,京东和店家自行承担运费及拆机费用。
律师:消费者可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北京德恒(福州)律师事务所姚瀚律师解答:《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没有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消费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七日后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消费者可以及时退货,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可以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依照前款规定进行退货、更换、修理的,经营者应当承担运输等必要费用。”
在本次事件中,林先生向商家购买的空调多次出现故障,严重影响空调的使用,依据上述规定,其可以要求商家履行更换、修理的义务,空调质量严重不合格的,林先生可以要求退货。
此外,依据《部分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第十条规定,产品自售出之日起15日内,发生性能故障,消费者可选择换货或者修理。换货时,销售者应当免费为消费者调换同型号同规格的产品,然后依法向生产者、供货者追偿或者按购销合同办理。该规定第十一条还规定,在三包有效期内,修理两次,仍不能正常使用的产品,凭修理者提供的修理记录和证明,由销售者负责为消费者免费调换同型号同规格的产品或者按本规定第十三条的规定退货,然后依法向生产者、供货者追偿或者按购销合同办理。林先生可依据以上规定,向商家提出要求,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见习编辑:严彬睿
2.制冷空调维修安装行业投标必备资质办理流程#设备维修安装资质
制冷空调维修安装资质办理流程。
最近很多老板咨询我空调维修安装资质,原因是在投标项目时甲方要求具备中国制冷空调行业维修安装企业能力等级证书或中国设备维修安装企业能力等级证书(制冷空调)。前者是由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颁发,后者是由中国设备管理协会颁发。两个协会都是国家一级协会颁发,资质证书权威性也是一致的,都是行业认可的资质证书,申报条件也是一样的。
证书分四个类目:
·A类集中空调;
·B类净化空调;
·C类冷库;
·D类家用商用空调。
每个类目分三个等级,根据具体的注册资金、经营场地、设备原值、相关业绩、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划分等级,具体要求就不在这里赘述了。
如果您有什么疑问欢迎私信交流。
3.视点|家电售后切勿被“李鬼”缠身
近日,格力电器发布声明称,被大量第三方公司冒充其售后团队,存在发布虚假售后服务电话、乱收费、服务质量无保证等问题。知名企业被“李鬼”冒充欺骗消费者,此声明一出,立刻引发社会关注。
炎炎夏日,空调等家用电器因使用频率增高不时会发生故障,本来就让人有点恼火。消费者根据网络平台搜索提供的官方维修电话报修后,本以为可以安心等待维修人员上门做售后服务,却没想到陷入了“山寨售后”“黑维修”的陷阱中。一顿操作猛如虎,等消费者发现被“宰”后相关人员早已不见踪影,有关投诉电话更是敷衍了事或无法打通,等好不容易找到真正的“官方”,却又被告知自己是被“李鬼”欺骗了,如此种种,令消费者苦不堪言。
无病乱修,小病大修,暗箱操作,以次充好,预留隐患;漫天要价,乱收费,多收费……冒牌家电售后维修的层层套路让消费者“很受伤”,而涉事品牌方的企业信誉更是受到极大损害。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网数据显示,在所有投诉问题中,售后服务投诉最多,占总问题的29.27%。以商品分类看,家用电子电器类投诉排名第一,占商品总量的30.06%。“售后乱、维修难”,冒充官方网点来蒙骗消费者已经成为家电售后中的痼疾。
消费者为何频频被“李鬼”售后维修所蒙骗?很大原因和在网络平台搜索不到正规网点有关。现实中,搜索官方维修排在前面的词条均标注为“广告”,好不容易找对了,有些商家部分时段仅提供语音留言服务,而网上第三方维修却晚上7、8点钟仍然在线。真的网点联系不上,山寨网点却响应迅速,消费者情急之下难免选择错误。
当消费者维修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山寨网点自然会跑来填补这块空白。事实上,品牌售后维修被频繁冒充,也是现在很多企业只重销售、不重售后所造成的后果。一些企业在业务做大后,便把需要担负起的责任抛之脑后,以开设售后维修网点需要房屋租赁成本、人工成本和技术成本等为借口,当起了甩手掌柜,将安装、售后等服务业务授权给第三方或者直接外包出去,对山寨维修点坑蒙消费者充耳不闻。从而使得消费者在申请售后服务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甚至相关利益受到损害。
家电行业售后乱象频发,消费者如何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分辨出“李逵”和“李鬼”?相关部门也多次提醒消费者:选择正规家电维修企业,明确收费项目及服务标准。如对上门维修人员身份有疑问,可查看其工作证或致电品牌售后核实;消费者接受维修服务后,切记保存好维修记录并索取收费项目的消费凭证,以便维权。一旦发生纠纷,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对此,监管部门要保持维权举报的渠道畅通,对相关违规违法行为,应加大监管力度和处罚力度,多措并举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在打假问题上,企业方应当肩负起更多责任,意识到售后环节也是金字招牌的一部分。相关企业应该从源头上加以规范,建立完善的数字化售后服务体系;加大官方售后服务范围,推出电器延保政策等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售后服务。对于那些“山寨售后”“黑维修”,商家也有责任在接到消费者举报后协助警方予以打击,拔除“毒瘤”,让良币驱逐劣币,推动家电售后服务市场化,重塑家电维修市场秩序。
售后服务是家电消费链条上重要的一环,只有将消费者真正放在心上,才能让品牌和行业健康发展下去。
(人民网,作者苗务)
4.小米对福建因台风导致故障的小米/米家空调进行免费上门维修
IT之家 7 月 31 日消息,小米发布小米服务抗险【免费维修】通知,因台风“杜苏芮”导致“小米 / 米家系列空调”运行故障的用户,自 2023 年 7 月 31 日至 8 月 3 日,通过直接扫码、小米服务微信公众号申请报修,可享受免费上门服务。
IT之家注:
扫码申请:可直接扫描海报“二维码”申请服务
公众号路径:小米服务 ->【米・服务】-> 申请售后 ->【我要维修】申请
报修时间范围:7 月 29 日-8 月 3 日
覆盖机型:小米 / 米家空调全系列(不限型号)
服务范围:福建全域
运行故障:
因台风导致的外机掉落、泡水、电器零部件受损而无法正常使用;
因台风导致外机支架松动(未掉落)、外机变形等存在安全隐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