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秒“洗净”五本书,图书消毒“神器”在玉林市图书馆投入使用
当前仍处疫情防控时期,为让广大读者安心借阅书刊,近日玉林市图书馆专门购置了一批图书杀菌机,方便大家为需要借阅的书籍进行消毒、除尘,这也是玉林市首批自助图书杀菌机投入使用。
首批投入使用的图书杀菌机共4台,分别放置在该馆自助借阅室、社会科学借阅室、报刊阅览室以及少儿图书借阅室。杀菌机外形时尚小巧,像一台简易的立式消毒柜,目前暂时由图书馆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图书消毒。机子的操作十分简易快捷,只需要按下操作键就能快速消毒。该机器使用静电薄膜过滤器,可以收集书籍中的细微灰尘、细菌、病毒、环境中的过敏元素,同时采用气旋式翻书功能,进行逐页杀菌,能够同时在书封和内页都起到杀菌的效果。
玉林市图书馆副馆长覃祖敏:
“每台消杀机可以消毒一到五本书,按下开始键,消杀机就对图书逐页地除尘、杀菌,去掉有害的物质,三十秒就可以完成作业。”
30秒后图书杀菌结束机器自动关闭,取出书籍,温热的书页上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清香。据市图书馆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共购进7台图书杀菌机,其中4台在旧图书馆投入使用,3台在新图书馆备用。
玉林市图书馆副馆长覃祖敏:
“我们玉林市图书馆这段时间以来,对场馆的公共区域(进行)消杀,还对书籍的消毒作为一种常态化的工作,是为了让广大读者有一个舒适、健康、卫生的阅读环境。”
来源:玉林广播电视台、玉林电视台
记者:杨雄茗 王可馨
值班编辑:池秋
责编:吕萍
值班主任:黄毅
玉林广播电视台融媒体出品
2.@玉林人:文明用餐,公筷公勺用起来
后疫情时期
健康的餐饮习惯得到更多人的重视
加之近段时间的宣传
不少玉林市民对就餐时
使用公筷公勺持支持态度
在聚香楼酒店,在餐桌上专门设置了公筷架,提醒食客自觉使用公筷。
健康文明用餐
公筷公勺是标配
“公筷公勺是标配。”凤林国际大酒店的总经理助理陈小姐告诉记者,酒店将卫生文明放在首位,每一道菜都会配备一双公筷,每一道汤都会配备一个公勺,前来就餐的顾客都会很自觉地使用,这成为文明用餐的好榜样。在聚香楼的各个包厢,记者看到,角落处都有一个专门的消毒柜,老板禤光俐告诉记者,这是酒楼专门配置的,用于消毒餐具和公筷公勺,在餐桌上还专门设置了公筷架,提醒食客自觉使用公筷。
使用公筷、公勺,提倡文明用餐。
健康文明用餐
玉林市民这么干
“来我家吃饭,都要使用公筷哦!”市民覃大刚是一名退休医生,来到他家吃饭时,记者惊讶地发现每一道菜上都有一双筷子,他告诉记者,疫情期间,“一人得病,全家感染”的例子可不少,使用公勺公筷可以避免共同用餐时个人使用的筷子、勺子接触餐盘中的食物,减小传染性疾病传播的机会。”
集体用餐时
使用公筷公勺是否有必要?
“首先是干净卫生,可预防疾病。”玉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科负责人叶晓燕说,使用公筷公勺可以避免共同用餐时个人使用的餐具接触公共食物,减少对菜品的污染,降低病从口入的风险,特别是降低幽门螺旋杆菌、甲肝病毒等食源性病原体的传播。尤其在疫情期间,避免混用餐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
“还可以减少浪费,有利于推广文明就餐。”叶晓燕接着说,使用公筷公勺可帮助大家养成定量取餐、按需进食的习惯,在外用餐没有吃完的也可以放心地打包回家,培养节约的良好风气。她认为,疫情防控对于改变我们传统的中式共餐习惯是一次加强引导的契机,而养成使用公筷公勺也将可能成为代代相传的健康生活方式。
(海报制作 庞志龙)
(海报制作 黄嘉琳 )
☆
☆
☆
采写:禤繁/文 蒋金泰/图
3.玉林市一医院宿舍区开饭馆 引发网友热议
- 蒸菜馆里侧是厨房,炒菜男子身后是卫生间。
《玉林市一宿舍区可以开饭店?》近日,这则曝光市一医院宿舍区小饭馆的网帖在红豆社区玉林论坛备受关注,阅读量近5000次,数十名网友跟帖讨论。网友提出的疑问有二:一是在医院宿舍区能否开饭馆?二是这些小饭馆是否无证经营?6日下午,记者现场走访了设在市一医院宿舍区的两家饭馆。
医院宿舍区开饭馆 引发网友热议
网友“huangsexiazai”发帖:今天在市一医院停车,见到里面居然可以开私人饭店,生意不错,要不要组队一起去开?
一石激起千重浪,网友纷纷回帖讨论,有的发饭馆图,有的留言。一名到过被曝光饭馆吃饭的网友说:“这是医院退休员工刘姨开的,味道和卫生都可以。”网友“gxyl007”说:一医院食堂承包后的饭菜超难吃,医生的手术餐(10元)比玉林任何一家快餐店的都难吃。面对又冷又硬又难吃的手术餐,很多走下手术台的医生情愿自费吃这家私人饭店的。
网友“清雅生活”则认为,那些私人饭店都是病人光顾。就那几个碗,来不及消毒洗洗就用了。水沟上洗碗,看着都恶心。停车看过一次后,果断吃食堂。
小饭馆生意火,卫生间朝着厨房
6日下午,记者在市一医院看到,网友曝光的两家饭馆均在医院里面的道路摆出了醒目招牌。其中一家私房菜快餐的经营者刘姐告诉记者,自己是医院食堂退休员工,认识不少医护人员,她只是帮熟人做餐,“难道人家叫帮忙都不帮?我不做病人的餐。”
下午5时许,刘姐的私房菜快餐并没有开门营业,她称自己只做中餐。不远处,一家蒸菜馆则是一派忙碌。
记者看到,蒸菜馆由一套两房一厅的老式房子改装而成,一间房里摆着收银台、放菜的餐台,另一间房里摆放着几套桌椅,消毒柜、冰柜、蒸炉等设备一应俱全。5名工作人员在忙碌,其中一名正在做菜的男子是众人口中的老板。负责收银、接单的李叔称,经营者是医院退休职工的子弟,而他是房主。
蒸菜馆进门的左侧地上,摆放着几只装着米的大碗,工作人员淘洗干净后放入锅里蒸煮。厨房里一名中年男子在炒菜,他的身后是卫生间。记者注意到,蹲厕内有水漫上来,看样子已经堵塞。
尽管晚餐才开始营业,已有几名顾客拿着饭盒在等候。李叔告诉记者,蒸菜馆开张近一年了,菜品可按需定做,价格在10元至15元之间,很受病人的欢迎,他们四五个人都忙不过来。
记者采访时,李叔的手机不时接到订餐电话,收银台上已有厚厚一叠订单,墙上一块小黑板上记着送餐内容,顾客主要是患者和医护人员。
经营者称有相关证件,但记者没看到
“营业执照、健康证等我们都办有的。”一名正在擦拭餐碗的大姐说,以前他们在其他地方经营,开饭馆所需证件已经申办,一年前搬到此处继续经营。但这些证件,记者在饭馆里没有看到。
在宿舍生活区能否经营饭馆?玉林新闻网-玉林晚报讯法律顾问、三益律师事务所范德普律师说,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如果是临街商住楼,一楼是商铺,楼上是套房,可以进行餐饮等商业活动,若所用房子是纯粹的住宅性质,则不可以进行商业活动。若饭馆噪音、油烟等影响到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居民可向公安、城管、环保、工商等部门反映。
范律师还表示,在市一医院宿舍区能否开饭馆,还要看房子的规划性质和该院职工房的管理规章制度。此外,即使蒸菜馆曾办理了相关证件,经营地点改动后,营业执照也要相应改变,原执照不能照常使用。(记者 庞献)
原标题:市一医院宿舍区小饭馆火爆 网友质疑,在医院宿舍区能否开饭馆?饭馆是否无证经营?
4.参战一等功臣何坤荣:“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何坤荣曾在保家卫国的边境还击战中荣立一等功,退役返乡后由于经济困难,多年来一家人挤住在一间简陋的土泥房中,靠着四处借钱和危房改造项目筹资建起的房子,却因无力装修一搁就是四年。在玉林市党政军企等各界关怀帮助下,如今不仅完成了房子的装修,还添足了家电家具,尽管借款至今尚未还清,但是这足以让他倍感欣慰,因为他多年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一等功老兵乔迁新居
社会各界上门来贺喜
7月26日这天,陆川县马坡镇新山村何坤荣的新家成了全村最热闹的地方。
新居坐落在新山村何屋队村道边,是一栋面积312平方米的平房。房顶正面,一条写着“热烈祝贺参战退役一等功臣何坤荣同志乔迁新居!”的横幅异常醒目,大门口对联的横额贴了五个大字“感恩习主席”,左右两边的对联是:“居新宅常念人民军队关爱老兵,庆团圆不忘党委政府情系百姓”。这座刚完成装修的新房整洁明亮,分成三个套房,每个套房都配套有客厅、厨房、卫生间。室内实木沙发、衣柜和新床齐备,冰箱、彩电、洗衣机、消毒柜等基本家电也一应俱全……憨厚的何坤荣站在门口,眼里嘴角都藏不住喜悦,这个漂亮的家,在以前,他是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
在何坤荣新居乔迁仪式上,市委常委、玉林军分区政委谈汪洋代表玉林军分区党委向其表示祝贺,并送上写着“本色传家”的牌匾及慰问金;市民政局、陆川县委,陆川县政法委、民政局、公安局、人社局以及马坡商会领导等党政军企社会各界也前来为其贺喜并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表达了对这位参战退役一等功臣老兵的尊敬和关怀之情。“何坤荣退役后秉承英雄本色,自强自立,奋斗不息,虽然生活多舛、不尽人意,但没有‘躺在功劳簿上’伸手要救济,他对国家利益的维护,对军队哺育的感恩,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无愧于‘一等功臣’的荣誉!”作为为何坤荣新房募捐装修的倡议者,谈汪洋表示,希望何坤荣能够珍惜荣誉、保持本色,更希望其能经营好家庭、规正好家教、培育好家风,让英雄本色成为传家宝发扬光大。
身穿绿色军衣、胸前挂着多个奖章的何坤荣接过牌匾和慰问金、慰问品,激动的泪花几近夺眶而出。他表示永不忘记党和部队的培养恩情,感谢所有帮助过他的社会各界人士,今后将继续保持军人本色,发扬军人爱国为民的作风精神。
住破泥屋多年生活艰难
建房无钱装修众人相助
出生于1955年的何坤荣来自陆川县马坡镇新山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家中只有他和兄长两个孩子。1976年3月,时年19岁的何坤荣带着一腔保家卫国、崇军尚武的热情参军入伍。在部队中,这个来自农村、性格憨厚老实的农家子弟十分珍惜当兵的机会,处处力争先进优秀。在部队的教育和锻炼下,不仅强壮了体格,也夯实了他热血报国的爱国之心。他曾获得广西先进(工作)者称号并多次立功,特别是在1979年参加的边境还击战中,战功突出,获得了一等功的荣誉。
旧房子
作为一等功的荣立者,何坤荣本有留在部队工作提干的机会,但由于父母年迈、兄长不在身边,且母亲因病不能劳累,忠孝不能两全的纠结让他决定在1981年洒泪挥别军营、退役返乡。回到家乡的何坤荣曾接替父亲耕作的担子在家务农,也曾担任了几年新山村民兵营长,后来在珊罗粮所工作至退休。今年63岁的何坤荣家中口众多,子女未成年前,他微薄的工资对于养活全家只能用“解决温饱”来形容。他们原来的住所,是村里坐落在一片竹林旁的三间破旧土屋,其中一间多年前屋顶就已坍塌无法居住,一间常年漏水,潮湿阴暗的环境导致家具发霉,只有一间勉强可以住人,但只有两张床和一个衣柜的家当简直是“家徒四壁”,最多时候这个房间住了六七个人。
旧房子
2014年,在向亲友借来十几万元和获得危房改造项目资金1.6万元之后,何坤荣建起了自己的新房子。然而,当房子的毛坯成型后,他却再也拿不出钱来装修了,这套无水电、连门窗都没有的粗糙毛坯房一放就是4年多。2017年,谈汪洋政委前往慰问何坤荣时了解其困境后,向社会各界发出了共同关爱参战退役一等功臣何坤荣的爱心倡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而马坡商会会长林孝坚知道何坤荣的困难之后,也立即向商会的企业家们提出了捐款帮其完善装修的建议。在短短的时间内,商会先后两次共为他募捐22万元,用于装修、挖井、添置家具等。当地党委政府、武装部等也纷纷伸出援手,通过赠送家电“献礼”功臣……
新房子
新房子
新房子
靠着这场仍在继续着的爱心接力赛所传递的正能量,今年4月,何荣坤的新房启动了装修,并一点一点地在各界人士的帮助下建成如今的模样。迁新居这天,既是他期盼已久的时刻,也是多年梦想终于成真的日子,让他找回了当兵光荣受人尊重的感觉,他将激动高兴的心情和感谢的千言万语,全部融入了向大家致敬的军礼当中。
功臣事迹广相传
军民再续双拥情
在村里,虽然乡亲们一直以来都叫何坤荣为“功臣”,但当地仍有很多人不知道他的参战立功事迹。“虽然我是马坡人,但这么多年来都不知道自己家乡有这么一位参战退役的一等功功臣,通过玉林军分区和当地政府的反映后才了解他的真实情况,并立即向商会会员们提议为他捐款装修房子。”林孝坚会长告诉记者,倡议发出之后,商会会员李寿坤一下就捐了5万元,并表示今后如有需要还继续捐助。目前商会先后有22位企业家共为何荣坤捐助22万元。
多年来何坤荣家的窘境村民看在眼里,也为他着急。在装修房子的过程中,左邻右舍都来帮忙。村民梁升军义务帮他看新房工地的各种建筑材料,在工地上帮忙。家住何坤荣新房后面的覃继芳,一有空就过来帮收拾整理工地的垃圾。大家都把何家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他们说:“当年老何为国家参战不怕流血牺牲,现在我们为他建设自己的家园出点力,心里也很高兴。”
关于我们
图文采集:唐劲梅 蒋西河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