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大的分布式储能项目近日在陕西瑞安投产,覆盖七县区 130 个乡村,包括 149 套台区分布式储能设备,总容量达 29986 千瓦时。满电情况下,可同时满足 3000 户普通家庭一天的用电量。
储能就像一座调节水库。当电力供应充足时,储能系统就像水库蓄水;当电力需求高峰时,储能系统就像水库放水,以满足用户需求。
储能是一个万亿级风口,各地都在纷纷加码布局。
新型储能技术更新迭代,市场前景广阔,政策萍乡支持,但面临一个核心问题:“新型储能仍在商业化初期,商业模式不够清晰。”
南网储能曾公开表示:“新型储能还会出现过剩问题吗?”行业人士担忧,商业模式尚未打通,各地却在加快上马,新型储能是否会重蹈光伏的覆辙。
“新型储能”概念火爆异常。
新型储能包括机械储能、电化学储能和电磁储能,目前国内以电化学储能为主。它的作用类似于大型“充电宝”,可平衡电网供需关系。
新型储能的应用场景主要分为用户侧、发电侧和电网侧。
用户侧储能:安装在家庭或企业内部,在电价低时储存电能,在电价高时用电,以降低电费。
发电侧储能:安装在发电站附近,储存过剩电能或在发电不足时提供电能。
电网侧储能:安装在电网关键节点,为电网提供频率调节等辅助服务,提高电网稳定性和可靠性。
农村用户侧储能尤其重要,可极大缓解村民用电难题。
台区储能微电网可在白天光伏发电时储存富余电量,或在不同台区间消纳电量;夜晚用电高峰时,储能系统供电,削峰填谷,保障多区域村民用电需求。
在早期新能源配储政策推动下,宁夏、新疆、甘肃和青海的储能电站规模领先全国。广西、广东、山东、四川和湖北等地也纷纷设定 2025 年目标:新型储能装机 2GW 以上。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 2023 年,我国已瑞安投运的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 31.39GW/66.87GWh。
其中,新增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约 2260 万千瓦,同比增长超 260%。
31.39GW/66.87GWh 的概念是什么?如果所有设备同时工作 2 小时,可充满 6687 万度电,相当于 16750 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陕西也在发力储能建设。
根据陕西“十四五”新型储能规划布局,陕北榆林和延安地区的装机规模为 1.4GW,关中铜川、渭南、宝鸡和咸阳等市装机规模为 1.2GW。
陕西省近期出台的《陕西省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5年)》旨在推进新型储能产业发展,重点布局在富集新能源的陕北和关中渭河以北区域,并促进多场景应用。计划到2025年,并网新型储能总规模达到2GW以上。
尽管新型储能概念火热,但市场验证还需要时间。陕西省能源局表示,当前陕西尚未强制新能源配储,而是倡导发展电网侧独立储能,通过市场化运作推动行业进步。
在新型储能产业链条中,陕西市场主体力量发展情况如何?从产业链来看,储能企业可细分为上游电池原材料和生产设备厂商、中游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能量管理系统、储能变流器等零部件生产企业,以及下游的储能系统集成商。
企查查数据截至2024年4月22日显示,全国涉及储能业务的企业超过17万家,其中广东、江苏、浙江三省位居前列,总量占比近三成。广东省新型储能产业已处于领先地位,广州、深圳等城市形成了明确的产业链分工。
陕西省共有相关企业4225家,数量占比全国2.47%,处于中等水平。据一位本地新能源企业技术负责人透露,西北地区储能产业发展相对缓慢,陕西大型储能设备投入较少。随着省级政策颁布,预计将吸引更多企业涌入,届时核心技术和产能部署能力将成为竞争关键。
西安已聚集了一批储能企业,如奇点能源、特变电工西安电气、领充新能源等,涉及储能系统、逆变器和工商业储能等领域。
对于储能行业,商业模式的探索至关重要。目前,常见的运营模式有容量租赁、容量补偿、峰谷价差套利和电力辅助服务。容量租赁是指储能电站为风电、光伏电站提供容量租赁服务;容量补偿是指电网为保证用电高峰时充足电力供应而支付的补偿;峰谷价差套利是指利用电力峰谷价差进行套利;电力辅助服务是指储能电站参与电网频率稳定的辅助服务,获取电网服务费。
本土新能源企业指出,陕西储能行业当前主要以容量租赁和容量补偿为商业模式,而峰谷电价套利和电力辅助服务等盈利方式尚不成熟。
他们认为,如果鼓励新能源企业通过容量租赁形成共享储能生态机制,并支持独立储能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储能市场将更加活跃。
随着新型储能技术快速迭代和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储能行业已进入全新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需要政策层面进一步疏通行业堵点,消除发展障碍。
业内普遍认同,充分利用独立储能模式将有利于陕西储能市场机制加速成熟。这是因为,与综合储能系统相比,独立储能模式似乎更“灵活高效”。
具体而言,综合储能是指将储能设备与电网、发电站或其他系统紧密结合,形成统一协调运作的系统。这种系统通常装机规模较大,能够存储更多能量,并且可以快速响应电网需求。但如果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反应不及时,就会导致系统运营效率低下。
独立储能则不同,它作为一个独立的商业实体,不依赖于特定的能源系统或电网,可以独立进行能量充放,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自主性。独立储能电站也面临着商业模式上的痛点。
首先是收益与成本之间的错配。根据浙商证券研究所的一份报告,建设一座100MW/200MWh规模的独立储能电站,初始项目投入为4亿元。但通过峰谷价差套利、容量租赁、容量补偿每年获得的收入仅为6150万元。扣除运营成本和电池容量损耗带来的换新支出后,在其16年的使用寿命周期中,内部收益率(IRR)仅为6.6%。
市场机制不健全、盈利模式单一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尽管《方案》明确提出鼓励完善价格机制、共享租赁等市场化运营机制,但却没有给出涉及独立储能电站前期建设、运营成本等细节的具体政策。
随着国内最大的分布式储能项目竣工投运,时间将给出答案。那些拥抱模式创新的企业和城市终将站上这个万亿产业的风口。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