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记者 杨硕)上海银行是上海地区最大的养老金代发银行,承担了上海超过三分之一的老年群体养老金代发任务。6月6日,除个别网点外,上海银行在上海地区207家网点实现“应开尽开”。面对疫情防控和大量客户的需求,上海银行总分支行全力以赴、紧密联动,全力抓牢抓细疫情防控,全力保障网点业务安全平稳,为上海回归正常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贡献金融力量。
在进入全面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老年群体的现金业务需求迎来高峰。作为上海市最大的养老金代发银行,上海银行深知老年客群的特点和金融服务需求,第一时间争取网点“应复尽复”,尽全力满足广大老年群体的金融需求。
听闻上海银行天钥桥路支行恢复营业之后,不少银发客户第一时间赶来办理业务。针对部分腿脚不便的银发客户,上海银行工作人员主动提供座椅,让银发客户可以安心等待。等轮到他们时,再由工作人员将其引导至柜面办理业务。
上海银行白玉支行,复业首日接待了一位85岁的老先生。因客户听力存在障碍且无人陪同,为了给他解释清楚业务办理流程,工作人员找来纸笔,为他耐心解释,并搀扶他到“数字哨兵”前完成认证后进入网点办理,得到了老先生的连连夸赞。
“场所码”“数字哨兵”是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科技利器,可对于不少老年人来说,使用起来却很是为难。上海银行打浦路支行在营业前30分钟,就开始对等候的客户开启“扫码”时间,对于个别没有智能手机且未带身份证的银发群体,网点为其预留排队位,专人对接,待客户返回时确保其能按原先顺序办理业务。
对于有借记卡但不会在取款机上取现的老年客户,上海银行陆家嘴支行安排专人陪同至自助区域协助办理,及时分流客户;为提高服务效率,上海银行威宁路支行在客户排队时,提前询问业务需求,及时将有借记卡的客户分流至自助区域,大大缩短单一取现客户的排队等候时间。
上海银行武定路支行周边社区老年客群占比较大,复业当日服务客户最大年龄为104岁。为了减缓老年人排队等候时的焦急,工作人员为老年人提供“陪同式”贴心、暖心辅导和服务,几句闲话家常、几许指导,帮助老年人学习使用各类电子设备。
针对高龄、残疾、孕妇等特殊群体,上海银行专门设置了绿色通道,用有温度的金融服务,为上海这座城市增添更多的人情味和“烟火气”。
现金是银行网点恢复营业的“重头戏”。上海银行充分协调资源,确保恢复营业期间网点现金服务不断档。仅6月2日,上海银行沪上复业网点网均领现量就达到了正常情况下的2.85倍。该行通过增加代理库调拨、增调押运运力、提升保障自助机具运营效率,保障了客户的现金需求。
同时,为给客户提供“放心钱”,该行各网点加强现金“收”“付”两条线管理,同时加强现金消毒工作。所有收入的现金,将定时进现金消毒柜充分消毒;所有对外支付的现金,均经过严格清分和消毒。
为了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上海银行所有复业网点都需定时消杀,尤其会在午间完成场所全面消毒。这段时间仍有部分客户在网点外继续等候。面对这一情况,上海银行泗泾支行为客户准备了饮用水和点心,让等候的客户颇感意外。“上海银行服务真的太周到了”。
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因网点每日承载量有限,面对营业结束后仍在网点外咨询的客户,上海银行网点员工总不忍心客户空跑,把他们迎进网点坚持全部办理完毕。
客流量井喷,客户年龄层较高,网点人力捉襟见肘。上海银行广大员工积极投身支援网点工作一线,以积极饱满的工作热情,协助做好客户服务各项工作,应对好大客流。
除此之外,每日网点营业结束,上海银行总行、上海地区各分行也牵头召开复盘会,针对营业期间的突发问题讨论解决措施,持续改进客户服务体验,力争特殊时期在有限的条件下实现客户的满意服务。
在确保线下网点“应开尽开”的同时,上海银行充分借力近年来数字化转型的成果,以广覆盖、方便快捷、非接触式的服务,高效满足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客户金融需求。
手机银行方面,该行近日焕新发布手机银行APP 7.0,并充分发挥其养老客户“美好生活专版”手机银行在线服务的安全性与便捷性,让养老客户足不出户就能办业务。同时,考虑到老年客户面对线上智能渠道较为普遍的“不会用、不能用、不想用、不敢用”的心理和现状,制作“线上业务办理操作指南”,方便老年客户跟着业务演示居家自己学、反复学,提高在线业务办理的“可得性”和“安全感”。
电话银行方面,为更好服务老年客户,提前做好养老金代发高峰期间服务,上海银行此前在疫情期间专门将“96敬老专线”调整为首句播报,老年客户按键直通人工服务。特别是对于不习惯智能手机的老年客户,打个电话就可以随时询养老金余额、到账信息。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