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17 日,记者在上海举行的“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 2024 年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与提升学术论坛”上获悉,我国学前教育区域差异较大,发展、协调和可持续性存在失衡,各要素也存在明显差异。
在“我国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水平及提升建议”主旨报告中,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蔡迎旗强调,要建立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确保学前教育的持久发展。
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黄瑾表示,幼小科学衔接对儿童可持续发展和学前教育质量传承至关重要,应采取多主体协同、课程一体化等措施,探索幼小课程贯通实践模式,构建支持性保障机制。
黄瑾提出协同育人的行动建议,包括通过政策推动多主体互动协同,联合教研促进教学贯通,多元主体协同支持家长科学家庭教育等。
在论坛上,高校专家、教科研人员、地方教育局领导和优秀幼儿园园长围绕科学幼小衔接、学前融合教育、儿童早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等议题发表分论坛主题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任袁振国提出“人机共创”的教育智能化发展理念,强调在数字化、智能化时代,教师仍至关重要,需主动拥抱变化,增强对智能化的认知。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副教授李量的报告重点探讨了幼儿与教师的集体想象游戏,强调教师在集体游戏中运用游戏角色的重要性,以此重视幼儿主体性,促进幼儿的学习和游戏质量。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