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银行加入了年中分红计划。近日,中信银行也表达了年中分红的意愿。据统计,这是今年以来第十七家计划实施2024年年中分红方案的A股上市银行。与此上市银行也在陆续派发2023年的年末红利。
进入7月,多家银行计划增加年中分红,纷纷下起了“红包雨”。日前,中信银行发布一则自愿性公告,对2024年中期分红事宜作出积极表态。公告称,为贯彻落实监管政策导向,让投资者更早分享成长红利,进一步提升投资者获得感,该行计划于2024年实施中期分红,后续将根据2024年半年度净利润水平及该行《公司章程》相关规定制定具体的中期分红方案,提交董事会审议批准。这也是继民生银行后,第二家明确中期分红意向的股份制银行。
据统计,截至7月4日,A股42家上市银行中,已有17家决定实施2024年中期分红。早在4月底,六家国有大行已率先作出安排,除交通银行并未披露细则外,其余五家分红方案均已由股东大会决议通过,并明确将中期利润分配比例上限设定为集团期内归母净利润的30%,且后续在制定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时,将扣除已派发的中期利润分配金额。地方性银行中,上海银行、沪农商行、苏州银行、杭州银行、南京银行、江苏银行等也已在股东大会上通过了相关决议。
与此各家银行2023年年度A股权益派发也在进行中。7月4日,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纷纷跟进,发布公告确定了现金红利发放的日期。整体看来,41家有分红方案的上市银行大多集中在6月、7月完成派发,而从此前年报披露数据来看,今年六家国有大行分红金额将高达4133.41亿元。
有专家指出,银行响应政策多次分红,将有利于提高资金的流动性和使用效率,也将促使银行更加注重自身的盈利能力和资本管理。银行制定分红策略时,仍需综合考虑自身的盈利状况、资本充足率、风险抵御能力等因素。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国内上市银行加大分红比例、提升分红频次,银行投资者可以多次获得实实在在的投资红利,明显增强了投资者获得感,提升投资者对上市银行中长期经营发展的关注度,有助于投资者树立价值型投资理念,也有助于提升银行板块的投资吸引力。”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ZIBS)助理教授邵辉也指出,上市银行纷纷开始中期分红,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银行业的盈利能力和对股东回报的重视。“中期分红可以看作是银行对自身盈利能力的自信,同时也是对投资者的一种即时回报,增强了投资者对银行股票的信心和持有意愿”。
4月12日,发布《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新‘国九条’”),明确提出要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指出要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推动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春节前分红。
此前,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要求上市公司制定积极、稳定的现金分红政策,明确投资者预期。受此政策推动,今年成为多家上市银行实施年中分红策略的第一年。专家认为,未来将有更多银行改革分红制度,加大对投资者的回报力度。
监管部门也积极鼓励上市公司合理提升现金分红频次,促进资本市场良性循环。专家分析,新政策明确提出一年多次分红,这意味着投资者可以更频繁地获得现金回报,提高资金的流动性和使用效率。对银行业来说,多次分红有助于提升银行的市场形象,吸引更多投资者,同时也促使银行更加注重自身的盈利能力和资本管理。
以往,我国境内上市银行多采用每年分红1次的频率进行分红,相比国外每半年或每季度分红1次的频率偏低。随着我国银行增加中期分红、提升现金分红频率,未来我国境内银行分红频率也将逐步与境外大型银行接轨。
专家建议,银行在进行分红时,需要综合考虑自身的盈利状况、资本充足率、风险抵御能力等因素。一方面,要确保分红不会影响银行的正常运营和风险控制。要平衡好短期回报与长期发展的关系,避免过度分红导致资本金不足,影响银行的可持续发展。银行还应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明确分红政策,提高透明度,以获得投资者的理解和支持。
展望下半年,专家认为,银行整体经营和资产质量将继续保持稳健。结合去年宏观经济、银行经营压力及披露的银行业绩表现看,银行营收基本持稳、净利润增速较去年略微放缓,不良率维持低位。商业银行需要持续完善内部治理,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和内部业务流程,提升运营效率和风控能力,增强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