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近日发布《服务新能源发展报告2024》,报告显示,2023年,国网经营区新能源装机规模再创新高,全年新增风光新能源装机容量达2.26亿千瓦,新增规模相当于美国年终新能源累计装机的80%,德国的1.5倍。
新能源发电量也屡创新高,全年达1.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占总发电量的16.9%。
新能源装机和电量创纪录有多重原因:
- 我国风光资源丰富,可开发潜力巨大。
- 国家大力推进“双碳”和能源转型,各地方政府鼎力支持,新能源快速发展。
- 发电企业积极开发,投产进度较快。
- 受光伏组件、风电机组成本下降影响,企业开发积极性进一步提升。
- 电网企业积极服务新能源并网和高效利用。
国网发展部副主任张全表示:“电网公司持续加强各级电网建设,提升系统调节能力,全力保障新能源并网。即使新能源快速增长,仍保持了高水平利用。”
数据显示,去年国网经营区新能源利用率达97.4%,保持较高水平,且“十四五”期间,新能源装机年均增长24%,利用率连续4年保持在97%以上。
国调中心副主任李勇表示,过去一年,国网加快推进跨省和省内新能源外送通道建设,确保工程及时投产发挥作用。推进火电灵活性改造,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完善新型储能调用机制,提升系统调节能力。国网还积极服务新能源项目接网,推进全网资源统筹,促进新能源消纳。完善市场体系,激发源网荷储各环节调节能力。
未来,新能源将成为发电装机主体,电力系统运行特性将发生显著变化,统筹安全、转型和经济发展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
从电力消费需求看,“十四五”以来,国网经营区最大负荷年均增长约7000万千瓦,未来电力行业还将承接交通、建筑、工业等领域能源消耗的转移,用电量仍将增长。
从新能源特性看,新能源受制于天气,保供能力不足。局部地区新能源建设超过消纳能力,利用率面临下滑风险。新能源不提供转动惯量、电压支撑,替代同步发电机后,系统稳定基础削弱,系统故障后连锁脱网风险突出。
从系统成本看,西藏水电、沙戈荒外送在自然条件和技术上进入“无人区”,面临弱系统新能源基地组网、高海拔建站、多端柔直设计等技术挑战。
随着新能源发电比例不断提升,消纳新能源的系统成本将显著上升。虽然新能源发电成本持续下降,但无法完全抵消系统成本的上升,因此需要全社会共同承担。
相关企业应持续优化新能源消纳工作,提高电力系统的消纳能力,为新能源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具体措施主要包括:
- 加快配套电网工程建设,确保按期投产;
- 充分发挥大电网跨省跨区输送、调峰互济、备用共享的作用,增强电网对高比例新能源的调控能力;
-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扩大市场交易规模。
为满足企业对绿色电力的需求,支持企业应对国际碳相关贸易政策,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将大力推进绿电绿证市场建设,持续扩大交易规模。
数据显示,自2021年绿电交易试点启动以来,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已累计成交绿电1831亿千瓦时。2022年绿证交易启动以来,累计成交绿证8398万张,成为国内最大的绿电绿证交易平台。
下一步,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将:
- 推动实现绿证全覆盖,扩大绿电资源供给;
- 完善绿电交易实施细则,建立绿色电力消费核算机制;
- 加快绿色电力标准国内国际体系建设,促进绿电绿证国际互认;
- 推动绿电绿证与碳市场衔接,在碳排放核算中体现绿色电力的碳减排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