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科创生态中,既有丰富的技术成果,也有旺盛的市场需求。缺乏专业平台和高效机制来打通转化过程中的痛点和难点。我们公司的定位就是科技成果和市场资本的“牵线人”。
西安远诺技术转移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远诺”)的总经理王海栋在梳理科研成果数据库中的项目时,向记者介绍了公司的业务。
自2015年成立以来,西安远诺专注于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科技成果转移和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发展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陕西省民营技术成果转移示范机构。截止目前,已完成技术需求对接逾2000次,主导和参与完成了580多个国内技术转移、知识产权运营项目和260多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技术合同达成金额超过7.1亿元。
王海栋表示:“技术研发和产业应用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往往面向课题,解决理论或共性问题,而产业端更注重解决个性化的需求。一些在实验室产生的技术成果难以直接应用,需要从商业角度挖掘价值,转化为可落地的产品。”
基于此,西安远诺组建了懂技术、懂管理、懂市场的技术经理人团队。通过深入了解各方需求,将“科研语言”转化为“商业语言”,提供科技成果对接、转移、样品化、产品化、商业化等一系列链条化的服务。
多年来,西安远诺创新提出了“技术转移+知识产权”模式。通过对技术成果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并提供后续投融资服务,将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资产,提升成果价值。在此基础上,公司探索了“科学家+技术经理人+企业家”投资模式。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初期,针对专精特新项目进行种子轮和天使轮投资,助力更多成果拓展应用场景、拓宽市场,获取投资,实现成果转化。
西安远诺副总经理刘超分享了一个案例:“三维探地雷达”项目最初用于高铁路基检测。技术经理人在对接分析中发现,它还能快速检测出道面结构层隐性病害,且不会损伤路面。此技术也可应用于机场道路和市政道路。基于对项目前景的认可,我们进行了领投,并开展概念验证和环境测试。”
技术经理人团队不断挖掘项目。西安远诺每年筛选约2000个项目,经投资经理一对一筛选,再由投资风险评估团队研判,最终约20个项目进入投资决策阶段,再协调企业资源介入,进行后续辅导。
王海栋表示:“陕西拥有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近两年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激发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我们依托地方优势,挖掘整理高校科技成果,建立集企业家、科学家、技术经理人以及专利、需求信息于一体的信息化运营平台,探索更畅通的成果转化路径。”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