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我们回顾全年情况时用了“喜忧参半”的形容词,时隔半年后,情势更严峻了,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局面。
今年7月25日,在光伏行业2024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如此评价道。
“火”依然体现在制造端产量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均同比大幅增长。
其中,多晶硅产量约106万吨,同比增长约60.6%;硅片产量约402 GW,同比增长约58.9%;电池片产量约310 GW,同比增长约37.8%;组件产量约271 GW,同比增长约32.2%。
产品供大于求,势必带来产品的下跌。上半年,多晶硅、硅片价格下滑超40%;电池片、组件价格下滑超15%。王勃华认为,电池组件环节降速稍缓,主要因其在去年较早进入了调整节点。
同期,国内光伏制造端(不含逆变器)产值也同比下滑了36.5%,至约5386亿元。
制造端技术发展仍保持了较高的活跃度。例如,银包铜、铜电镀等技术进一步推广;电池组件端SMBB/0BB技术进一步推广应用。且多家企业都推出了BC电池产品,钙钛矿叠层技术获得了更多的关注等。
得益于上游降价,今年上半年光伏装机达到102.48 GW,仍同比增长30.7%,但此增速同比下滑了123个百分点。
与此光伏新增装机四年来首次出现单月同比下降。今年3月新增装机同比下降4.27 GW;4月继续下降,较去年同期下降0.28 GW。
王勃华认为,3月数据下滑,可能是由于去年同期处于疫情后恢复期,基数较大,同时今年3月正值价格快速下跌,也没有并网压力,所以终端存在一些观望态度。由于政策和电价方面的预期,影响了部分分布式新增装机。
出口方面,光伏产品再次呈现“价减量增”的态势。今年上半年,中国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总额186.7亿美元,同比下降约35.4%。
从出口产品结构看,硅片、电池片出口占比有所下降,组件出口占比有所增加,升至87%。上半年亚洲超越欧洲成为中国光伏产品的最大出口市场。
欧洲、亚洲市场合计占国内组件出口份额超过80%。欧洲依然是中国最大的组件出口市场,但市场份额由2023年同期的57.4%下降至42.5%。巴基斯坦成为上半年第二大组件出口市场,沙特阿拉伯市场增长明显,成为上半年前十大组件出口市场中的第五位。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处长李婷在上述会议致辞中,提到将通过金砖国家、中巴合作伙伴关系等双边机制,拓宽国际交流通道,助力中国光伏产业高质量地走出去。
面对目前光伏行业存在的问题,王勃华用“非常严峻”来形容。
“表现之一是价格下跌得太厉害,多个环节已经跌破成本线了。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