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中卫沙漠“淘金”**
暑假期间,宁夏中卫市沙坡头景区人潮涌动。在包兰铁路以北的沙漠游玩区,骆驼组成的队队列队通过。敢于冒险的游客则在黄河区排队,准备体验沙漠中的“速度与激情”。
曾经危害当地生活的沙漠,如今已转变为致富增收的宝贵资源。沙坡头旅游景区副总经理朱文军表示,去年景区接待游客130万人次,收入近4亿元。预计今年游客数量将超过150万人。
位于中西部的中卫市紧邻腾格里沙漠东南部。历史上,这里是风沙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频繁的风沙导致粮食减产、耕地减少,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和设施损坏。黄河也受到黄沙侵蚀,水质和生态安全受到威胁。
中卫市国有林业总场总工程师唐希明自1991年起投身沙漠治理,至今已逾30年。他回忆道,过去腾格里沙漠距离中卫城区最近时只有四五公里。如果不治理,城区发展将受影响。
上世纪50年代,为了保护包兰铁路,中国治沙人探索出一种经济高效的固沙方式——“麦草方格”。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以“麦草方格”为主体的“五带一体”治沙体系。
经过几代治沙人的共同努力,中卫市已累计治理沙漠150万亩,实现“沙退绿进”。唐希明说,如今,通过发展沙漠旅游、经济林、沙漠农业和沙漠光伏等产业,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近年来,沙漠游在旅游市场愈发受到追捧。社交媒体上关于沙漠观星、沙疗等攻略和体验分享的互动量颇高。每逢节假日,“堵骆驼”和“沙漠蹦迪”等视频更是成为热点话题。
位于中卫市沙坡头迎水桥镇的孟家湾村,一家度假酒店正处在试营业阶段。“我们刚在7月10日对外营业,现在每天约有70间房入住。”酒店相关负责人夏超介绍,2018年底,当地推出了第一期民宿项目,市场反响热烈。今年,酒店结合西北文化推出了第二期,“这里的核心资源是沙漠,目前来看,以沙漠为主题的酒店在西北地区还是一片蓝海。”
近日,“探访星星的故乡——海峡两岸记者宁夏行”联合采访团来到宁夏中卫市,了解当地治沙历程及“沙产业”发展情况。图为中卫市沙坡头旅游景区,游客正在体验骑骆驼。
“当时本打算留在学校所在地工作,后来看到家乡旅游发展得不错。”今年25岁的刘莹是景区的一名讲解员。大学就读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她在云南完成学业后,回到了中卫发展。最近宁夏已进入旅游旺季,刘莹明显感觉到游客明显增多,“有些游乐项目甚至需要排队1到2小时才能玩到”。
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卫接待游客达900万人次,游客消费金额超过50亿元。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