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评估业乱象丛生,监管部门重拳出击**
证监会发布《2023年度证券资产评估分析报告》显示,证券评估机构存在未备案从事证券业务、商誉减值评估不当、盈利预测依据不足等问题。部分评估机构质量管理松懈,评估师缺乏应有的职业谨慎和专业能力,评估结论不严谨。
证监会采取措施,加强备案监管和监督检查,严厉查处违规行为,提高评估机构识假防骗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及协会的合作,共同维护证券评估市场秩序。
**机构数量稳中有降**
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证券评估机构为272家,同比减少9家。执业人员数量整体增长,截至2023年底,评估机构共有资产评估师9282人,同比增长4.2%。每家机构平均有34名执业人员。
**商誉减值评估问题突出**
监管严厉的环境下,商誉减值评估问题较多。2023年,证监会对4家资产评估机构及其评估师采取4次行政处罚,7人次监管措施;对40家机构及评估师采取45次行政监管措施,88人次监管措施。商誉减值评估类项目被采取行政监管措施16次、41人次。
**交易所频发问询函**
证券交易所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涉及的资产评估事项发出256份问询函。问询重点包括评估方法选择、过程披露、结果分析、评估机构胜任能力等。如某公司使用收益法评估空置房产,未说明合理性;某公司股权收购未充分披露评估过程;某公司评估海外矿业权,未说明评估机构的专业资质。
**境外资产收购回暖**
2023年,213家证券评估机构出具12069份资产评估报告,同比增长26.8%。上市公司为主要委托方,报告数量占总数的91.4%,较上年有所增加。
评估对象主要集中于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房地产业,医药制造业等行业,与上年行业分布一致。
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资产评估报告最多,为 984 份,同比增长 40.0%,反映出重资产行业公司评估需求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境外资产收购有所回暖,2023 年境外资产评估报告 424 份,占评估报告总数的 3.5%,较上一年增加 15.2%。
在重大资产重组评估方面,2023 年重大资产重组项目共 185 宗,数量和规模都有所下降,业务集中度降低。定价方法仍以资产基础法和收益法为主,评估结论是交易定价的重要参考。利润承诺实现情况向好,在完成的重大重组项目中,以 2023 年为业绩承诺期且披露完成情况的共 201 宗,其中 127 宗实现盈利承诺,占比约 63.2%,明显高于上年的 46.4%。
在基础设施公募 REITs 评估方面,截至 2023 年底,已上市发行基础设施公募 REITs 29 只,合计募集资金 954.5 亿元,共披露 63 份年度评估报告,包括 40 份房地产估价报告和 23 份资产评估报告,承做评估项目的机构为 13 家。
报告指出,证券评估机构执业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 从事证券服务业务未备案
- 商誉减值测试评估不到位
- 盈利预测依据不充分
- 评估参数选取不准确
- 评估报告披露不准确、不完整
- 资产评估程序执行不到位
- 内部管理及质控复核不到位
在商誉减值测试评估方面,证监会指出,部分机构未关注变动趋势,如连续承做同一项目时,未关注企业经营状况变化对特定风险收益率的影响。还存在折现率口径不恰当、评估方法不完备、缺少与注册会计师沟通记录、评估报告披露不准确等问题。
在盈利预测方面,证监会发现部分机构收入预测依据不充分、毛利率预测依据不充分。
在评估参数选取方面,证监会发现部分机构折现率参数选取不准确。如选择可比公司时,未关注可比公司与被评估单位在业务及体量上的差异;计算特定风险系数时,未根据被评估对象的属性特征确定风险因素;开展境外矿业权评估时,未考虑国别风险取值的来源依据及确定过程。
中国证监会发现,部分机构的评估报告存在虚假记载、遗漏重要信息、披露不完整的现象。个别机构的资产评估程序执行不到位,内部管理和质控复核缺失,例如职业风险基金计提和职业责任保险购买不符合规定。更严重的是,有些机构允许其他评估人员以其名义执业,实际的评估师未进行现场盘点、资料获取和底稿制作等评估程序。
证监会强调,上述问题反映了部分证券评估机构质量管理薄弱,部分评估师职业审慎意识淡薄,专业胜任能力不足,导致评估结论不严谨。
为此,证监会将贯彻落实《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的意见》,加强对证券评估机构的备案监管和监督检查,严厉处罚违法违规行为,提升资产评估机构的识假、防假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证监会也将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监管协作,共同维护证券评估市场的秩序。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