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雨润无声”是出自杜甫的千古绝唱,也是四川银行发展理念的源泉。四川银行董事长林罡认为,金融服务应如“好雨”,适时而动,与普罗大众紧密相连。
在林罡看来,学习杜甫诗词,既能领悟家国情怀,更要将其化为己用。作为四川本土金融机构,四川银行将“为国为家”的情怀责任融入担当,先行先试的勇气,无微不至的关爱与服务,汇聚百川之力,助力四川高质量发展。
建设金融强省,聚力“五个强大”
金融强省的建设离不开雄厚的经济基础和科技实力。林罡认为,金融强省应具备五大特征:金融机构实力雄厚,金融生态健康,金融监管有力有效,金融中心能级提升,高素质金融人才集聚。
林罡强调,金融机构强大不意味着一家独大,而是体系化、规模化的强大。金融机构应拥有充足的资本实力、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同时打造一家牌照齐全、实力雄厚的金融机构体系。
培育金融机构,打造肥沃土壤
良好的金融生态是培育金融机构的沃土。“对于地方来说,金融生态至关重要,它体现在完善的市场功能、优化金融业态和产业布局,以及规范活跃的金融交易上。”林罡认为,维护地方金融生态应将诚信体系建设放在首位,良好的金融生态也能孕育更多金融新业态,这是打造金融强省的基础。
“在川金融机构是四川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也是受益者,金融机构应认清四川发展的潜力和优势,将更多的金融资源投入到四川重大战略、重点行业和重要项目中,在全省设立更多的区域总部、后台中心和备份基地,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水平,在支持四川高质量发展中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林罡表示。
打造“软实力”,铸就“硬支撑”
四川打造金融强省,应围绕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构建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四川银行作为中小银行改革化险的成功案例,致力于打造一流的省级银行,正逐步迈向现代金融机构。
林罡进一步分析指出,现代金融机构应具备五大特点:服务实体经济效果好,抵御金融风险能力强,改革创新发展动力足,专业人才队伍素质高,企业文化影响深远。
作为中小银行改革化险的亲历者,林罡对风险防控深有体会。他认为,防控金融风险至关重要,作为现代金融机构,更应兼顾金融发展和安全,将自身抵御金融风险能力作为底线,同时具备帮助和支持其他金融机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和责任。
提升金融能级,锻造双重实力
金融强省的建设需要进一步提升金融能级,兼具“软实力”和“硬实力”。林罡强调了企业文化的特色——现代金融机构应根据自身特点和属性,传承优秀基因,挖掘内在价值,创造富有生命力和特色的企业文化,并广泛传播。
林罡指出,当今众多金融机构的口号都是"大干快上",而四川银行采取了不同的理念,提出了"好雨知时,润物无声"的价值观,旨在通过文化的"软实力"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在他看来,这种企业文化既体现了四川文化内涵,又符合银行特性,更具有地方特色、亲民性和辨识度,彰显了四川银行弘扬传统、顺应时代、以人为本、服务地方经济的决心和信心。
做强主营业务,打造一流省级银行。洞察时机和趋势,抓住新机遇。如今,四川正向金融强省阔步迈进,在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带动下,西部金融中心建设迈入新阶段。
"建设西部金融中心,四川要有敢于担当的精神,主动承担起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重任,同时还需吸引更多的外部资金。"林罡进一步表示,建设西部金融中心,金融机构既要具备硬实力,也要塑造"软实力",金融强省不仅仅是指业务规模达到一定程度,还要形成金融影响力。
近年来,四川银行以自身的高质量发展助推金融强省建设,致力于打造一流省级银行,做强核心金融业务。未来还将发挥好支柱型金融机构和风险化解平台的作用,努力探索出一条规模效益与质量安全协调统一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林罡介绍,为服务四川高质量发展,四川银行将以做好金融"五篇文章"为主要抓手。四川银行始终坚持服务城乡居民、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地方经济的职责使命,坚持"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的发展方向,不搞大包大揽、同质化推进,利用管理半径短、经营机制灵活等优势,结合自身资源禀赋,针对性地优化"五篇文章"金融产品和服务。
秉承金融创新基因,传承千年交子精神。当前,四川正积极构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林罡强调,四川银行作为地区金融的重要力量,将致力于打造本地化的科技金融服务,为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争做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引擎。
下一步,四川银行还将继续加大对新质生产力产业的投入,2024年计划科技信贷增速不低于20%,努力实现客户数量增长不低于50%,力求以高质量、高效率的金融服务,为四川省乃至全国的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事业贡献力量,展现地方金融机构的责任和担当。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