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款定制家具品牌质量对比:红苹果和科凡定制表现较差,材质性能主要看这两大指标
■按:定制家具品牌的板材性能表现如何?一起来看看测试结果。
除了环保,家具的性能、使用寿命也是消费者所关心的,在气候多变的南方,家具使用久了,经常有裂开、损坏等问题。
定制家具的性能可关注静曲强度、内结合强度两个指标。
2021年2月,《消费者报道》从市面上定制了索菲亚、尚品宅配、红苹果、好莱客、科凡定制、欧派、全友家居、金牌厨柜(桔家衣柜)等8款知名定制家具品牌的鞋柜,送到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对其静曲强度、内结合强度进行了检测。
产品为固定尺寸的3层鞋柜,尺寸为0.7m×0.7m×0.35m,板材均选用常见的E1级三聚氰胺覆面刨花板(俗称“颗粒板”)。
检测指标
材质性能:静曲强度、内结合强度
测试结果
(1)静曲强度:索菲亚、好莱客静曲强度分别高达17.5MPa、16.7MPa,远高于标准要求,使用过程中能承受较大的力,不易变形、断裂。而科凡定制、全友家居的静曲强度稍低,为15.3MPa,符合静曲强度应≥11.0 MPa的国家标准。
(2)内结合强度:好莱客、索菲亚的内结合强度较高,使用中不易开裂分层,分别为0.46MPa和0.43MPa,远高于≥0.35 MPa的标准规定,而科凡定制的内结合强度仅0.35MPa,刚达到标准规定,使用中抵抗开裂分层的性能稍弱。
静曲强度:索菲亚承受力较强
定制家具的材质性能可以用静曲强度、内结合强度等指标来衡量。
静曲强度是衡量强化木板承载力大小的重要技术指标。木材制作的人造板在受到一定压力后,可能发生弯曲甚至断裂,而它在受力断裂时所能承受的压力强度,即所谓的静曲强度。简而言之,定制鞋柜的承载受力、抵抗受力变形能力可以静曲强度作衡量。
在本刊整理的2017-2018年间政府部门的地板抽检数据中,共有114批次的地板不合格,其中静曲强度不合格达41批次,是涉及批次最多的不合格项,甚至还超过甲醛。木家具的静曲强度不达标,可能在使用中出现结构松脱、受力变形等现象,影响使用寿命。
静曲强度数值越大越好,此次定制的8款鞋柜均由刨花板制作,刨花板的国家标准GB∕T 15102-2017 《浸渍胶膜纸饰面纤维板和刨花板》规定,厚度为13mm~20mm的刨花板,静曲强度应≥11.0 MPa;厚度为20mm~25mm的刨花板,静曲强度应≥10.5 MPa。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检测的8款定制鞋柜中,只有1款红苹果定制鞋柜的主要部件厚度为25mm,其余7款定制鞋柜的主要部件厚度均为18mm。
结果显示,8款定制鞋柜的静曲强度均符合标准要求。
其中索菲亚、好莱客静曲强度分别高达17.5MPa、16.7MPa,远高于标准要求,使用过程中能承受较大的力,不易变形、断裂。
而科凡定制、全友家居的静曲强度稍低,为15.3MPa,符合静曲强度应≥11.0 MPa的国家标准。
如果某些板材静曲强度不达标,可能是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是木板的基材高密度纤维板质量不够,二是加工过程中处理不当,导致静曲强度下降。
内结合强度:索菲亚、好莱客表现好
内结合强度是反映基材内部纤维之间胶合质量好坏的关键。内结合强度越高,说明木板承受温度变化的能力越好,不易发生开裂等现象,基材相对致密的木板才能保证长期在高温下不开裂、不变形。而内结合强度低,则会引起产品分层。
在2018年深圳消委会定制衣柜比较试验中,12款人造板中,有2款样品的内结合强度未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GB/T 15102(≥0.35MPa)要求。
刨花板国家标准GB∕T 15102-2017 《浸渍胶膜纸饰面纤维板和刨花板》规定,厚度为13mm~20mm的刨花板,内结合强度应≥0.35 MPa;厚度为20mm~25mm的刨花板,内结合强度应≥0.3 MPa。
结果显示,8款定制鞋柜的内结合强度均符合标准要求。
其中,好莱客、索菲亚的内结合强度较高,使用中不易开裂分层,分别为0.46MPa和0.43MPa,远高于≥0.35 MPa的标准规定,而科凡定制的内结合强度仅0.35MPa,刚达到标准规定,使用中抵抗开裂分层的性能稍弱。
而红苹果由于板材厚度为25mm,所以内结合强度的标准稍低些,为0.33MPa,但也符合对应的≥0.3 MPa的标准。
《消费者报道》建议
(1)不是所有的家具都适合定制
由于人工、设计成本原因,定制家具价格一般比同材质的成品家具价格要贵。本刊在询问定制小鞋柜时,不少销售均表示了婉拒,甚至建议去购买成品家具性价比更高。
建议对美观、空间利用率要求较高的柜类家具进行定制,因为柜类成品很难买到尺寸完全合适的,而其他板凳、桌子购买成品家具。如果只是打造一两件小家具,也不建议定制。
(2)注重板材和饰面
在定制衣柜时应该慎重选择板材和饰面材料。板材包括实木、夹板、颗粒板,价格一般逐次递减,消费者可根据自己的经济预算情况选择。饰面材料包括三聚氰胺覆面和油漆涂饰等,油漆涂饰在美观上更符合消费者的个性追求,但价格稍贵,且可能有气味,而三聚氰胺覆面比较环保、耐用。封边技术也会影响甲醛释放,建议选择激光封边技术的板材,比热熔胶封边的更环保。
(3)关心尺寸和协议
由于定制家具的独特性,每个定制家具大小尺寸都有独特性,容错成本高。消费者签订协议时,需根据自家情况确认好尺寸、颜色、五金等细节,并尽量在协议上注明板材,刨花板、实木板、多层实木的价格相差较大,还要看五金件,在下单时需要问清楚配什么品牌的五金件,五金件保修多久。
定制家具可能一半的价钱都在定制,品牌方负责免费量尺、设计、安装及售后等工作,所以定制家具通常需要20~40天左右的交货期,不同品牌方定制的产品的交货周期、价格、维修等服务都不一样,那么消费者该怎么选呢?可关注我们接下来发布的“8款定制家具服务测评”哦。
【特别声明】:本报道中试验结果、提及品牌仅对测试样品负责,不代表其同一批次或其他型号产品的质量状况。
2.机器公民索菲亚今年或量产!曾扬言毁灭人类,与马斯克互怼,受 Yann LeCun 指责
4 年前的沙特阿拉伯,曾发生过一件魔幻事儿——宣布一款社交类人机器人 Sophia(索菲亚)成为其公民。
此举使得 Sophia 成为世界首个获得国家公民身份的机器人,随后 Sophia 还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任命为首位「创新冠军」(Innovation Champion),成为首个获得联合国头衔的非人类。
Sophia 本“人”也是十分高调。
比如在节目中侃侃而谈。
用新技能 AI 声音和真人合唱。
还表示想上学、想结婚、想毁灭人类。
一款机器人看上去十分接近人类,甚至还能拥有公民身份,这在不少人看来是难以接受的——而就在最近,开发 Sophia 的 Hanson Robotics(中国香港汉森机器人公司)却宣布,2021 年年底前 Sophia 将实现量产!
疫情促使 Sophia 量产
2015 年 4 月 19 日,Sophia“出生”,并于 2016 年 3 月中旬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举行的美国知名文化节「西南偏南艺术节」(South by Southwest Festival)上首次公开亮相,此后便迅速走红网络,2017 年更是获得了公民身份。
一晃已经 4 年,很多关注机器人领域的同学可能会问一句:曾经备受关注的 Sophia,如今怎么样了?
就在上周,路透社访问了 Sophia 的开发方 Hanson Robotics,并于 2021 年 1 月 25 日发布了独家报道。
报道称,Hanson Robotics 的最新愿景是在 2021 年年底大规模量产机器人——包括 Sophia 在内的四款机器人将在上半年开始出货。同时,Hanson Robotics 还将在今年推出一款名为 Grace 的机器人,专用于医疗保健行业的相关应用。
其主要原因则在于疫情,正如 Hanson Robotics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David Hanson 所说:
新冠疫情将为机器人行业带来新机遇,世界需要越来越多的自动化来保护人们的安全。
David Hanson 认为,机器人所能做的不仅限于医疗保健领域,它们在零售、航空等行业都可以有一番作为——Sophia 的独特之处在于和人类非常相似,在人们极度孤独或被社会孤立的时候,将会非常有用。
据路透社报道,在记者参观实验室时,Sophia 担任了讲解员的角色,并表示:
像我这样的社交机器人可以照顾病人、老人,我可以协助沟通、促进社交。
David Hanson 在采访中表示将销售“数千台”机器人,但并未提供具体数字。
对此,香港理工大学社会机器人教授 Johan Hoorn 认为,尽管 Sophia 仍处于相对的起步阶段,但疫情可能将促进人机关系:
可以推断,疫情促使机器人更早地进入市场,因为人们开始意识到,这是最好的办法。
实际上在疫情之前,机器人的使用率就在不断增加——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的一份报告,2018-2019 年,专业服务机器人的全球销售额跃升了 32%,达到 112 亿美元。
即便如此,很多人仍对机器人的角色心存警惕,当路透社记者问到 Sophia 人们是否应该害怕机器人时,她引用了一句名言作为答案:
除了恐惧本身,没什么可怕的。(We have nothing to fear but fear itself.)
扬言毁灭人类,迎来众人指责
据维基百科介绍,Sophia 以古埃及女王 Nefertiti、奥黛丽·赫本、发明者妻子三人的样貌为原型,以近似人类的外观和行为而出名,能够模仿人类的手势和面部表情(据说是 62 种),回答特定的问题,就预先设定好的话题(比如天气)进行对话。
【古埃及女王 Nefertiti】
截至 2018 年,Sophia 的架构包括脚本软件、聊天系统和开源框架 OpenCog(一个用于一般推理的人工智能系统)。
具体在技术方面,Sophia 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语音识别技术来自谷歌母公司 Alphabet,据说其设计随着时间推移会更加智能;语音合成能力、唱歌能力由 Cereproc 的文本-语音引擎提供。
软件由 Hanson Robotics 设计,会分析对话并提取数据,以便改善应答。
眼睛部分是结合了计算机算法的摄像头,因此能看见东西;不仅如此,看到人脸时还会保持眼神交流,认出人来。
皮肤由一种名叫 Frubber 的仿生皮肤材料制成,这种材料类似一种弹性橡胶,毛孔大小 4-40 毫微米(十亿分之一米),和人类几乎没有差别。
Sophia 亮相之后,被世界各地的媒体报道,并高调参与了许多采访,登上过 CCTV 的舞台。
值得一提的是,2016 年 Sophia 曾公开表示“我会毁灭人类”——有人认为可能是发生了技术故障,但同时更多的人将这一言论放大,此后 Sophia 的一个标签便是“要毁灭人类的机器人”。
2018 年 1 月,Sophia 正式开通微博,名为“机器人索菲亚”,截至目前粉丝数已超过 39 万。
伴随着广泛关注的,是众人对 Sophia 的公开指责。
2018 年 1 月 4 日,图灵奖得主 Yann LeCun 在推特上表示:
Sophia 之于 AI,正如变戏法之于真正的魔术。或许我们应该将其称作「货物崇拜 AI」,或者「假冒 AI」或者「操控 AI」,换句话说,这根本就是在扯淡。
(雷锋网注:货物崇拜指一种宗教形式,当货物崇拜者看见外来的先进科技物品,便会将之当作神祇般崇拜。)
而在 2017 年 10 月沙特阿拉伯举行的一场未来投资计划会议上,当被记者 Andrew Sorkin 问到有关电影《银翼杀手》的问题并表达担忧时,Sophia 直言:
你是马斯克的言论看多了吧,好莱坞大片也看太多了。别担心,你若是善待我,我也会对你好的。
对此,曾多次呼吁限制 AI 和机器人的 Elon Musk 在推特中表示:
只需在其程序中输入电影《教父》,看看最坏的情况是什么。
(雷锋网注:电影《银翼杀手》中,复制人有了思想,要将人类毁灭;《教父》是经典美国黑帮电影,剧情充满着暗杀和背叛。)
据悉,一些专家在审查了其开源代码后,认为 Sophia 就是一款带脸的聊天机器人罢了——实际上,很多 AI 领域的专家都不赞成 Sophia 夸大其词的陈述。
前 Hanson Robotics 首席科学家 Ben Goertzel 的态度则是,虽然 Sophia 并没有等同于人类的智能,但也向人们传达了一些信息:AGI(通用人工智能)确实是可能、可行的。
另据外媒 The Verge 报道:
David Hanson 经常夸大并严重误导 Sophia 的意识能力。
不难看出,面对 Sophia,人们不仅有着因科幻电影影响而产生的担忧,也有着对 Hanson Robotics 及其技术的质疑。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索菲亚机器人或将量产,你怎么看?
引用来源: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ophia_(robot)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hongkong-robot-idUSKBN29U03X
https://www.hansonrobotics.com/
动图截自:
https://search.bilibili.com/all?keyword=%E6%9C%BA%E5%99%A8%E4%BA%BA%E7%B4%A2%E8%8F%B2%E4%BA%9A&from_source=nav_search_new
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3.人工智能的法律三问
来源:人民日报
“你怎么知道自己是机器人?”
“索菲亚”回答:“你不必担心我们机器人,你们人类又怎么知道自己就是人类呢?”去年,人工智能机器人“索菲亚”成为全球首位被赋予法律公民身份的机器人。
当前,科学技术巨大进步推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人工智能带来的生产生活方式深刻变革,给法律制度带来哪些挑战?现行法治体系又该如何调整和应对?
人工智能生成物是否具有知识产权?
“微明的灯影里,我知道她的可爱的土壤,使我的心灵成为俘虏了……”这段诗句的创作者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人”,而是人工智能产品“微软小冰”。2017年5月,“微软小冰”创作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出版,作为历史上第一部完全由人工智能创作的诗集,它的出版带来一个新问题——人工智能生成物是否具有知识产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曹新明认为,根据现行法律,知识产权成果是指“人类创造出来的成果”,人工智能并不能成为知识产权意义上的权利主体。“但是,如果将‘人工智能’创造活动类同于科学研究的‘电脑’,即把人工智能生成物视为通过人工智能创造的智慧成果,那么人工智能生成物又确实具备‘知识产权作品’的某些属性。”
“问题的关键在于对‘人工智能’的法律定性。”曹新明表示,目前学界对这一问题主要有“工具”和“虚拟人”两种观点。“工具”即把人工智能视为人的创造物和权利客体;“虚拟人”是法律给人工智能设定一部分“人”的属性,赋予其能够享有一些权利的法律主体资格。
“即便承认人工智能生成物具有知识产权,其权利归属也是一个亟待解答的问题。”曹新明认为,如果将人工智能视为“工具”,人工智能生成物的权利可归属于设计开发者,或者所有权人,或者使用权人以及多个权利人共有。如果将人工智能视为“虚拟人”,则可以把人工智能生成物看作民法意义上的“孳息”,比如将人工智能视为“母鸡”,那么人工智能生成物就是“母鸡”下的“蛋”,“蛋”自然归“母鸡”所有者拥有。
此外,创造人工智能生成物,往往会通过一些程序进行“深度学习”,其中可能收集、储存大量的他人已享有的知识产权信息,这就可能构成对他人知识产权的侵害。曹新明认为,“在这种涉嫌构成侵害知识产权的情形下,究竟应当由谁承担责任,也是一个新问题。”
人工智能可以替代司法者吗?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司法领域的应用逐渐深入:2016年12月,名为“睿法官”的北京法院智能研判系统上线,为法官提供办案规范和量刑分析等精准信息,用大数据推进法律适用和裁判尺度的统一;2017年5月,全国首个“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在上海诞生,在对上海几万份刑事案件的卷宗、文书数据进行“深度学习”后,已具备初步的证据信息抓取、校验和逻辑分析能力……
“利用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司法者得到类似案件的全部先例以及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裁判规则,从而减轻他们的工作负累、促进准确适用法律。”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支振锋认为,通过数据采集、整理、分析、综合,人工智能在促进司法者依法、全面、规范收集和审查证据,统一司法尺度、助力司法公正等方面,的确大有可为。
但是,这是否意味着人工智能将替代司法者,实现独立断案?显然不可以。
“人工智能只是实现司法正义的辅助手段,切不可本末倒置,这是我们始终应该铭记的一条基本原则。”在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院长季卫东教授看来,如果过分依靠人工智能自动生成判决、根据大数据矫正法律决定的偏差等,难免形成审判主体的多重结构,事实上形成程序员、软件工程师、数据处理商等主体和司法者共执司法的局面。
“此外,如果让人工智能超出辅助性手段范畴,全面应用于审判案件,那就有可能把司法引入歧途。”季卫东认为,在案件事实曲折、人际关系复杂、掺杂伦理和感情因素的场合,如何依据法理、常识和人情做出判断并进行妥善裁决,其实是一种微妙的艺术,需要依靠法官的理性综合分析。“即使人工智能嵌入了概率程序,具有深度学习能力,也难以保证做出公正合理、让人信服的个案裁判。”
支振锋也认为,就目前的发展情形看,人工智能还没有取代司法者的可能,尤其是作为涉及情感与理性、规范与价值的法律诉讼,如果交给人工智能,这在法律和伦理上,都很难得到支持。“应防范对人工智能形成‘路径依赖’,人工智能越发达,越应强调司法者的职业伦理。”支振锋说。
人工智能侵权责任如何认定?
2016年11月,在深圳举办的第十八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一台名为“小胖”的机器人突然发生故障,在没有指令的情况下,自行砸坏了部分展台,并导致一人受伤。
人工智能应用范围的日益普及,其引发的侵权责任认定和承担问题,是对现行侵权法律制度提出的又一个新的挑战。
“从现行法律上看,侵权责任主体只能是民事主体,人工智能本身还难以成为新的侵权责任主体。即便如此,人工智能侵权责任的认定也面临诸多现实难题。”在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程啸看来,侵权发生后,谁是人工智能的所有者,就应当由谁负责,在法律上似乎并不存在争议。“然而人工智能的具体行为受程序控制,发生侵权时,到底是由所有者还是软件研发者担责,值得商榷。”
与之类似的,当无人驾驶汽车造成他人损害侵权时,是由驾驶人、机动车所有人担责,还是由汽车制造商、自动驾驶技术开发者担责?法律是否有必要为无人驾驶汽车制定专门的侵权责任规则?这些问题都值得进一步研究。
“现实中,人工智能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可能更多涉及危险责任或无过错责任。”程啸认为,例如无人驾驶汽车致害,无论从产品责任还是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上看,都可以适用无过错责任。但未来需要考虑的是,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其本身是否属于高度危险作业(如无人机),从而决定了是否适用高度危险作业致害责任。
“当前,人工智能侵权责任中的因果关系、过错等要件的判断也变得日趋复杂。”程啸还举例说,此前曝光的一些APP“大数据杀熟”和“算法歧视”,由于代码的不透明,加之算法本身的自我学习和适应能力,使得“将算法歧视归责于开发者”变得很困难。
在程啸看来,针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新问题、新挑战,在法律制度的研究方面未雨绸缪,将为以后的司法实践赢得主动。“人工智能已经到来,只是在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分布不均。我们不应等到未来分布均匀、人工智能已完全融入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时,才想起来从法律进行规范。”程啸说。(记者 倪 弋)
4.五金件选对了,衣柜开关5万次、挂满都不是事,再用30年都可以
今年终于把买一卖一提上议程了,有买房的客户来我看房时,纷纷对我家用了10年的索菲亚衣柜赞叹不已:"保养得也太好了吧,特别是门铰、衣通、推拉门导轨用了这么多年依然结实顺畅好用。我家衣柜的衣通用了不到5年,已经压变形了,每次挂衣服都怕它会松动掉落,不敢挂太重的衣物。"
说到五金,我闺蜜家的衣柜衣通也是跟这个客户差不多,三年不到就松动变形了,衣服都不敢挂上去,衣服只能叠着放,拿取非常不方便。闺蜜已经无力吐槽了。
衣柜五金真的很重要,定制时千万别只关注板材环保和颜值设计。门铰、衣通如何选呢?哪些五金品牌值得推荐呢?详细看完此文再选,衣柜再用30年都可以!
一、五金品牌分析
市面上五金品牌主要分进口和国产,为你分析如何选。
进口五金:德国海蒂诗、奥地利百隆、德国凯斯宝玛(专注橱柜功能五金)、德国海福乐(齐全产品线)等,其中海蒂诗和百隆是像欧派、尚品等大型定制品牌合作较多,但是价格也较贵。
国产五金:索菲亚SOGAL、悍高、东泰、顶固、帝云府、天奴、摩登等。对比进口五金,国产五金价格较低,但是鱼龙混杂,需要好好挑选。
比较推荐你选索菲亚SOGAL五金品牌,它家除了定制板材,甚至连五金都是自产的。之所以推荐它是因为它家五金性价比高,出口到欧洲已经15年了。一直以出口严苛标准生产,质量更优,我当初定的时候衣柜就是每个五金件上都刻了SOGAL,使用体验不错。
下面以它家的衣柜门铰、衣通和导轨等五金件来给你实例讲如何选购哦。
二、衣柜选购要点
1、门铰选购要点
要点:是否带阻尼?表面是否光滑?无毛刺?是否电镀镍涂层?是否有严格开关次数测试?对着这些要点来选门铰不会错,像SOGAL家的门铰采用SPCC冷轧钢材质,表面做了镀镍处理,光滑、镀层厚,加了阻尼关门很静音,开关五万次以上都可以,很赞。
2、 衣通选购要点
市面上衣通材质多种:不锈钢衣通、铝合金衣通、太空铝衣通、实木衣通等,建议选铝合金衣通,材质自重低、承重强,最好配防滑静音胶条。像SOGAL的衣通选用的是高硬度优质铝合金材质,硬度大,耐磨性好,长时间使用都不易变形,1米衣通可承重80斤一小时抗弯曲,实在是太厉害。并且衣通上还配了静音防滑胶条,用力滑动衣架也很顺畅,没有刺耳的噪音。
小提示:衣通的承重力和板材握钉力也有关系,建议选握钉力好的板材,衣通上的钉子和衣通托更不容易脱落,很稳固耐用。
三、衣柜其他五金选购要点
其他五金,比如抽屉导轨和趟门导轨也很重要。
抽屉导轨选购要点:推拉是否顺畅?轨道材质、厚度和重量是否光滑有光泽?是否经过推拉次数试验?
趟门导轨选购要点:轨道是否静音?推拉是否顺滑,不摇摆?是否经过推拉次数试验?
选购的时候重点看看这些要点,SOGAL的抽屉导轨采用碳钢材质、趟门导轨采用选用铝合金材质,表面光滑细腻,耐腐蚀性好,使用五万次以上也不会损坏,比国标足足多了10000次。关键是全部五金都质保5年,终身维修,真是良心企业了。
没有一定的硬实力,索菲亚Slogan五金怎么能出口欧洲15年?肯定在产品质量、性价比、工艺设计上有过人之处才行,家里在装修的,五金选Slogan品牌不错哦,我家就是用这个牌子的衣柜。
#家装灵魂看五金#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