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只 QDII 基金(如易方达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密集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公告。券商中国记者梳理发现,这些高溢价风险的产品主要投向原油和日本等主题或区域。
随着 A 股、港股行情回暖,前期热门的日经 ETF、美国 50ETF 等基金热度有所下降,产品溢价随之收窄。
在美元指数走强,日元贬值背景下,公募人士表示,港股市场回暖,部分长期关注海外股票的投资者转向港股,导致 QDII 基金受追捧程度下降。
近期,景顺长城基金提示其旗下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 ETF 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显著高于净值,出现较大溢价。该产品已发布第 55 次溢价风险提示,截至 5 月 21 日收盘,其折溢价率达 11.08%。
易方达基金也提示,其易方达原油 A 人民币基金 A 类份额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明显高于净值,截至 5 月 21 日,其溢价率达 16.95%。
Southern Fund 提示,其南方恒生 ETF 联接基金 A 类基金份额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波动较大,截至 5 月 14 日,其收盘价为 0.979 元,明显高于前一日的净值 0.8791 元。
券商中国记者统计发现,今年以来,QDII 基金已发布近 500 份溢价风险提示公告,其中涉及原油和日本主题或区域的产品占多数。例如,华夏野村日经 225ETF 年内发布溢价风险提示 64 次,易方达原油 A 人民币、工银大和日经 225ETF 亦发布超过 30 次提示。
业内人士表示,原油基金流通盘较小,且受外汇额度等因素影响,多只基金暂停场外申购,导致场内价格走高,这也是原油基金高溢价的重要原因。
针对 QDII 基金的溢价风险,西部利得基金国际投资部总经理胡超提醒投资者理性投资,避免追涨。QDII 基金的净值与其内在价值挂钩,市场价格通常围绕内在价值波动。大幅溢价并非常态,最终会回归净值。
胡超强调,QDII 基金投资于海外市场,国内投资者难以及时掌握市场动态,且涉及货币汇率波动,投资不确定性较高。投资者应关注 QDII 基金所投资市场或资产的中长期投资价值。全球经济体具有不同的周期性,投资者分散投资 QDII 基金,可实现全球资产配置,从而降低风险。
国泰基金建议投资者结合自身的风险偏好,在有海外市场配置需求时选择 QDII 产品。与国内基金类似,海外市场的不同产品风险收益特性也存在差异,投资者应仔细阅读相关法律文件,谨慎投资。
近期,资金转向港股,部分 QDII 基金溢价有所收窄。Wind 数据显示,截至 5 月 21 日,全市场 807 只场内基金中约有六成出现溢价,其中 29 只基金溢价率超过 5%。而截至 5 月 21 日,溢价率超过 5% 的 QDII 基金仅有 6 只,大幅减少。
QDII 基金溢价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美国通胀反弹导致美联储降息预期减弱,美股震荡,日元大幅贬值,以及中国经济增长超预期等。港股市场回暖,部分海外投资者转向港股,也降低了 QDII 基金的吸引力。近期美元走强,日元贬值,全球配置资金躲避风险,使得港股成为避风港。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