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华社财经面对面豫见新华第1眼栏目发布了对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邵长金的专题采访。采访围绕企业发展,探讨新乡化纤如何将创新转化为高质量增长的动力,并展望其向先进制造业迈进的新征程。
扎根深耕,成就领先
六十四年来,新乡化纤深耕再生纤维素长丝领域,通过专注优势产业,创造了持续的经济效益。1987年,公司果断退出再生纤维素短丝市场,集中力量发展长丝,使公司的生产技术、市场份额和产品质量始终居于行业领先地位。目前,新乡化纤的再生纤维素长丝年产能达13万吨,位居中国化纤行业产量之首。
数字化赋能,科技创新
邵长金指出,装备水平是衡量企业制造水平的关键指标。新乡化纤积极融入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工业机器人等数字技术,与中国移动合作打造5G专网全覆盖的企业园区,与上海节卡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全自动包装线和落丝系统,实现产品生产、运输、仓储的全自动化。公司还自主研发了第四代连续纺丝机,提高了生产效率30%以上。
绿色转型,探索新领域
面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挑战,新乡化纤抓住新机遇,探索发展非木源生物基纤维。公司将菌草首次应用于再生纤维素纤维领域,开辟了“以草代木”的新赛道,摆脱传统路径依赖,解决供需矛盾,为纺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目前,新乡化纤已攻克菌草制浆、纺丝等关键技术,掌握了从菌草到纤维的全套工艺,并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
新乡化纤主动打破研发局限,与多家科研院所合作,打通产学研价值链条。公司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合作,对菌草进行三素分离,实现了菌草高值化利用,进一步拓宽了菌草工业化应用的领域。
新乡化纤携手西南交通大学签署产学研和技术合作协议,推出先进的 DT 溶剂法纺丝技术。该技术摒弃传统的化学溶解体系,跳过传统制浆工序,可直接溶解纤维素并纺丝。生产过程中不使用烧碱、硫酸和二硫化碳等危险化学品,以绿色技术推动终端废弃纺织品的回收,变废为宝,促进产业链各环节的可持续发展。
公司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携手研发出新一代生物质纤维纺丝技术,采用新一代绿色溶剂离子液体作为溶剂,通过物理方法制作全新的离子液体法再生纤维素长丝——首赛尔。
《离子液体溶解纤维素及绿色纺丝新工艺》已通过专家组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技术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入选中国化纤行业协会“2024/2025 中国纤维流行趋势产品”。
2024 年 4 月 26 日,白鹭生物基新材料绿色工艺中试产业园顺利奠基,引领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未来到“十五五”,公司将由内而外完成生产工艺全流程“绿色蜕变”,构建从供应端、生产端到消费端的全生命周期绿色闭环,为行业带来颠覆性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和绿色变革,开创“从无到有”的新路径,攀登“人有我精”的新高度,用创新技术谱写产业新篇章。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