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暖蜂巢·小哥驿站”新业态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以下简称“小哥驿站公法站”)正式启动。
天河区联合石牌街道在“暖蜂巢·小哥驿站”设立全市首个城中村新业态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旨在保障新业态行业健康发展。近年来,天河区持续加强对新就业群体,特别是骑手小哥的引领和服务。
自“暖蜂巢·小哥驿站”建成以来,积极与市场监管部门、公安局、司法局、工会、团委、妇联、高职院校、医疗机构共驻共建,提供用工保障、法律服务、职业技能培训等服务,将其送到新就业群体身边。
新经济组织迅速发展,新就业群体规模不断扩大,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针对城中村内新就业群体集聚、骑手众多的情况,天河区首创“小哥驿站公法站”,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平台企业定制专门的法律服务。
“小哥驿站公法站”成立了一支暖“新”法律服务团队,包括公益律师、人民调解员、公证员等。值得注意的是,团队还引入公益律师,整合石牌街道和辖内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力量,链接广州公证处的资源,服务内容丰富多样。
服务机制方面,工作站瞄准新业态群体在法律咨询、纠纷调解、法律援助、法治宣传、公证办理、司法鉴定等需求,提供线上法律咨询、掌上纠纷化解、远程办理公证等法律服务,让骑手小哥们一键享受到便捷、全面的法律服务。
工作站揭牌后,广东君信经纶君厚律师事务所律师张邓敏围绕劳动关系、交通安全、法律援助等法律问题进行讲解。活动后,骑手小哥就劳务关系提出疑问,张律师提供咨询解答,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
出席活动的骑手表示:“以前遇到法律问题都很迷茫,‘小哥驿站公法站’的成立给了我们寻求帮助的地方。今天张律师的讲座内容丰富,受益匪浅。”
一个温暖的“新”驿站:既“被服务”也“送服务”
石牌街石牌村面积为 0.31 平方公里,吸引了大量快递、外卖骑手在此居住。在天河区委组织部的指导下,石牌街于 2022 年 9 月在绿荷西大街 2 号打造了全市首个城中村“暖蜂巢·小哥驿站”,作为“小哥之家”,通过党建引领“服务 + 志愿”的方式,让骑手更深入地融入石牌基层治理。
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实践,石牌街“暖蜂巢·小哥驿站”逐步形成了站点多元服务、党员作用发挥、骑手志愿服务、诉求收集反馈、各方共建共享五大机制,阵地作用不断增强。在党建引领下,汇聚各方资源,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暖蜂巢·小哥驿站”自建成以来,充分发挥阵地辐射效应,积极与市场监管部门、区来穗局、区司法局、工会、团委、妇联、高职院校、医疗机构等开展共驻共建,将用工保障、法律服务、职业技能培训等服务送到新就业群体身边。
如今,“被服务”的小哥们,也开始“送服务”,将温暖传递,成为天河石牌街的基层治理新力量。不仅做好服务,石牌街还积极吸纳骑手参与志愿服务,打造“小哥大能量,志愿骑士团”志愿服务品牌,组建了外卖小哥志愿服务队,按照“1 支总队 + 5 支分队 + N 个志愿小组”的模式,灵活开展各类志愿服务。
石牌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骑手每天工作 8-12 个小时,我们在鼓励小哥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也会将志愿服务内容与骑手工作特性结合,尽量减少骑手的负担。为此,我们探索实施了‘五员工作法’。‘五员工作法’包括交通示范员、文明劝导员、平安巡查员、民情信息员、政策宣传员等,通过发挥‘五员’作用,让骑手更深入地参与到基层治理中。”
“比如在小哥送餐过程中,同时向点餐居民派发政策宣传单张;针对一些骑手未遵守交通规定的情况,也有小哥参与交通路口引导,让‘小哥劝导小哥’;在小哥穿街过巷时,发现不文明行为或安全隐患,通过随手拍反映给街道,由街道及时跟进处置。”该负责人表示。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