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联袂沪上筑巢 共提升翻译质效与国际传播力


6月15日,上海市——中国外文局翻译院、上海市法学会、华东政法大学共同成立了“中国外文局翻译院与上海市法学会、华东政法大学涉外法治翻译与国际传播实践基地”(以下简称“基地”),致力于提高翻译水平和国际传播能力。

基地的发展将分三个阶段:翻译研究与实践、专业领域合作、高端人才培养。

中国外文局翻译院院长黄玉龙指出,中国参与国际金融市场需要依托国际法律法规,而设在华东政法大学的基地符合培养熟悉国际法法律翻译专业人才的目标。他呼吁全国高校和行业协会从专业角度,共同向世界展示一个开放自信的国家形象。

中国外文局翻译院副院长李伟勇认为,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传播和加强各行业的交流互鉴。近年来,人工智能给外语专业学科带来了巨大冲击,各单位需要携手合作,共同应对挑战,推动翻译学科的未来发展。

华东政法大学校党委书记郭为禄表示,基地的建立是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的尝试,更是各方共同探索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新模式的重要一步。他希望共同研发出更多具有创新性的教学与实践项目,完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中翻译与国际传播相关的课程体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升实践能力。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 综述|“这意味着全球合作再次出现倒退”——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
  • 交汇点评︱规范陪诊市场需多方发力
  • 联合国未来峰会预备会议中港首度联袂打造
  • 鞍山多方达冰箱报修热线-《400号码已更新》
  • 德讯收评:多方情绪回暖 短期报复反弹可期
  • 数据攀升展宏图 中国经济潜能彰显
    上一篇 2024年07月03日
    人工智能风口上的卖力大比拼
    下一篇 2024年07月03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094474542@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