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策略:市场休整后的中枢抬升与高股息吸引力演绎


## 从高股息到高端制造

高股息策略一直是市场热议的话题。自2021年2月以来,在市场波动较大的背景下,高股息策略跑出显著的超额收益,逐渐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目前,高股息板块的强势表现已经持续超过3年。

那么,本轮高股息行情背后是何因素在驱动?未来市场行情将走向何处?

中证红利指数相对大盘的超额收益始于2021年2月,至今涨幅为22%,相对万得全A(价格指数)的超额收益达49个百分点。

回顾这一轮高股息策略的占优行情,从收益来源拆分来看,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21年2月-2022年12月)是盈利驱动的行情,第二阶段(2023年1月至今)是估值抬升的行情。

### 盈利驱动阶段(2021年2月-2022年12月)

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中证红利指数涨幅为8%,相对万得全A(价格指数)的超额收益为25个百分点。这一阶段中,尽管中证红利指数涨幅为正,但其估值不断下行,PE(TTM)估值从7.9倍下降至5.2倍、下跌幅度为34%,指数上涨的动力主要来自于盈利驱动。

从中证红利指数成分股的所属行业来看,2021年2月-2022年12月期间对指数拉动较大的行业有煤炭(贡献度为62%,下同)、房地产(7%)、基础化工(6%)和公用事业(5%),可见当时拉动红利指数上涨的主要是成分股中的煤炭个股。

煤炭股行情主要受益于碳中和背景下的传统能源投资趋弱、供给受限推动了行业盈利回升。供给侧改革以来,煤炭行业产能持续去化。2021年在“碳中和”大背景下,传统能源投资进一步趋弱,再叠加海外疫情影响煤炭进口、煤炭主产区安全事故频发等短期扰动,造成了煤炭行业出现供给受限,煤价大涨的情形,2021年内动力煤期货结算价最大涨幅达314%。

这也推动了煤炭行业盈利大幅回升,2021年和2022年煤炭行业归母净利同比增速达74%和49%,明显高于全A的18%和0.8%。

### 估值抬升阶段(2023年至今)

2023年至今中证红利指数涨幅为12%,相对万得全A(价格指数)的超额收益为25个百分点。这一阶段中,2023年中证红利指数归母净利增速为-3%,低于全部A股的2.7%,指数的上涨主要得益于估值的抬升。中证红利PE(TTM)由2022年末的5.2倍上升至2024年5月最高的7.3倍、涨幅为40%。

市场环境和政策催化是推动估值抬升的重要因素。

估值体现了投资者的共识偏好。估值抬升首先是因为 2023 年基本面修复偏弱、资金存量博弈的市场环境下,A 股市场震荡疲软。在不确定的市场中,投资者倾向于追求确定性的收益,因此具有防御作用的高股息策略受到青睐,推高了估值。

红利板块分红增加,加上中特估政策的催化,也推动了估值抬升。

中证红利指数成分股中,国央企占比 77%,权重占比 71%。2022 年 11 月,原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提出“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在中特估概念的催化下,国央企占比高的中证红利指数估值也明显抬升。

高股息板块长期占优,但吸引力可能有所下降。

自 2021 年 2 月以来,高股息板块的占优时间已超过 3 年。中证红利指数相对于万得全 A 的超额收益接近 50 个百分点。2022 年底以来,估值抬升幅度也比较明显。

今年 2 月 5 日以来,市场反弹期间行业轮动较快。在此背景下,银行、煤炭、公用事业等股息率较高的行业板块也有亮眼的表现。

整体来看,目前中证红利指数估值为 7.1 倍,处于滚动三年从低到高 97% 分位。从股息率之比来看,中证红利与沪深 300 的股息率(近 12 个月)之比已降至 1.8,较 2021 年高点的 2.9 明显下降。

结合本轮高股息行情占优的时间和空间,以及估值和股息率变化来看,未来高股息板块的性价比可能有所下降,需要关注更可能加大分红的领域。

2024 年 4 月 12 日国务院发布“新国九条”,其中重点强调了将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我们认为,后续政策有望提高上市公司分红积极性、持续性。A 股上市公司分红比例的提高将推动估值的扩张,其中低资本开支、高现金流特质的企业分红潜力更大,估值抬升空间也更大。

中期来看,随着政策推动基本面改善,市场休整后望中枢抬升。

我们将 2 月 5 日以来市场上涨定性为由情绪和资金推动的底部第一波反弹,这轮反弹中各宽基指数涨幅已比较明显。

借鉴历史,在第一波由资金及情绪推动的修复行情结束后,市场往往会进入验证基本面的休整阶段。今年 4 月以来结构上赚钱效应就已分化,5月中旬以来各指数走势逐渐转向蓄势休整,市场情绪也有所降温,市场已步入了基本面验证的休整阶段。

不过从中期维度来看,基本面和资金面都有望迎来积极变化。基本面方面,随着稳增长存量政策的落实和增量政策的逐渐推出,叠加库存周期进入补库阶段,结合海通宏观预测,2024 年国内实际 GDP 同比增速有望达到 5%-5.5% 左右。

落实到微观企业盈利层面,我们预计 A 股盈利将持续复苏,2024 年全部 A 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有望达到 5-8%。

资金面来看,更偏长线配置的稳定型外资仍有较大的流入空间。在海外主要经济体陆续进入降息周期背景下,国内经济预期改善和企业盈利复苏有望吸引长线资金回流 A 股市场。

在基本面和资金面的双重改善下,我们预期下半年 A 股指数的重心有望相较上半年进一步提升,详见《拾级而上,终可拿云——2024 中期股市展望》。

行业层面,高端制造有望成为股市主线。

本轮政策扶持下,基本面拐点有望得以确立,市场或将走出休整蓄势的阶段,进入新一轮上涨行情,市场风险偏好有望提升,高股息的性价比可能有所降低。

随着基本面和资金面的逐步改善,估值低、配置低、业绩弹性更大的白马板块或将占据优势。

白马股中,优势不断增强、业绩确定性高的中国优势制造板块有望成为中长期主线。

得益于我国在制造业产业基础和人力资本方面的丰厚积累,中国制造的优势不断增强。今年 4 月,铁路、船舶、航空设备制造企业的利润同比大增 40.7%,汽车制造同比增长 29.0%,计算机、通信设备为 75.8%,远高于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增速 4.3%,表明本轮经济复苏进程中制造业板块的复苏更加强劲,对应到 A 股企业盈利上确定性也更强,或成为经济和股市的中长期主线。

具体而言,我们认为可重点关注出口竞争力显著的中高端制造,以及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科技制造。

中高端制造有望率先突破。

过去一段时间,我国出口高增长带动企业盈利增长,从工业增加值和工业企业利润来看,中高端制造相关行业基本面占优,盈利增速超过整体水平。

展望未来,中高端制造需求空间广阔,景气度有望延续。

新兴国家需求旺盛且对中国的依赖度较高,可能是中国出口的新增量。当前中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2021 年以来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老经济”持续走低,但近年来中国高端制造的 ROIC 逐步提升,高端制造的竞争力正不断加强。

反映在投资上,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从高位回落,而制造业投资占比明显上升。

我们认为汽车、家电、机械等行业为代表的中高端行业有望成为经济和股市的重要主线。

科技制造有望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AI 技术赋能推动消费电子复苏开启。

当前,AI 手机、AIPC 等新产品正在重构消费电子市场,复苏趋势逐渐明显。

2023 年第四季度/2024 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速均已转正,2024 年 4 月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速也回升至 25%。IDC 预计,2024 年中国市场新一代 AI 手机出货量为 3700 万台,2027 年将达到 1.5 亿台,且所占市场份额将超 50%。

AI 浪潮带动半导体周期回升,半导体行业景气向上。

人工智能性能提升将对高性能芯片、存储器和传感器等关键半导体元件带来更高的需求,目前来看全球半导体周期已处在明显回升趋势中。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于 5 月 24 日成立,预计将促进我国先进制造领域的的技术突破,半导体设备和材料领域也将受益。

海通行业分析师预计,2024年电子行业归母净利润增速将达到15%。

需要注意的是,稳增长政策落地进度和国内经济修复情况可能存在不确定性,进而影响预测结果。

以上信息来自券商研报精选。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 虹口区大金空调维修价格表-大金空调维修站 - 上海大金空调维
  • 海南三星家用空调维修-三星空调维修价格查询
  • 滨海新区空调维修-滨海新区空调维修电话号码
  • 海尔热水器h4故障码(海尔热水器显示h4)
  • 海尔热水器故障码f9(海尔热水器故障码f5)
  • 新兴热门专业,优先选择定前程
    上一篇 2024年07月15日
    宁波方正6月17日股价飙升
    下一篇 2024年07月15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094474542@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