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基金公司相继发布下半年投资策略,对2024年下半年A股市场行情和投资机遇进行了展望分析。
A股处于底部区域 信心比黄金重要
对于后市行情,基金公司普遍认为,目前A股处于底部区域,有望迎来新一轮上涨行情。
平安基金指出,全国两会确立了全年政府工作任务,总体保持稳健积极的政策基调。总结而言,今年政策总体偏扩张性,中央加杠杆、稳信心、稳地产是关键,强产业、防风险、促改革的主线将持续。
股市作为经济晴雨表,其走势通常与当年经济增速走势呈现一定关联。从2024年的经济增长目标来看,虽与2023年的5%持平,但受低基数影响,2024年的5%将要求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全年股市也有望同步上修,在定价经济增长之余,进一步提升质量。
三大主线备受关注
对于下半年的市场风格和投资主线,业内普遍认为成长风格具备有利条件,红利和科技仍是两大主线。
平安基金认为,在经济预期偏弱和资产荒的大背景下,红利配置仍具必要性。年初以来,经济预期明显下修,导致国债利率加速下探至历史新低。展望后市,经济预期未见明显改善前,长端利率应继续下行或低位震荡,向上空间受限。
“资产荒”特征明显,相较于无风险利率水平,红利资产的股息回报依然具有较高的性价比。超额股息回报(股息率-10Y国债利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且红利资产本身的估值也徘徊于较低水平,因此红利资产的配置必要性依然较高。
从国内流动性来看,平安基金分析认为,货币宽松将为成长风格营造有利环境,剩余流动性将支撑成长风格估值提升。
展望下半年,一方面,“挤水分”等短期压降手工补息措施的影响将逐步消退,M2有望恢复合理增长;货币政策基调仍趋宽松,降准降息仍有可能,货币供给增加也有望为成长股创造阶段性优势。
但招商基金指出,市场不确定性降低,但风险偏好较低,应以守势为主,重点关注蓝筹股。随着常态化退市机制逐步完善,壳价值预期被打破,价值投资有望重现。
过去,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强调融资功能,导致小盘股壳价值预期稳定,市场对小盘股定价未考虑退市导致的资本价值崩塌风险。如今,小盘股定价已修正,投资策略更强调经营质量和公司治理,大盘蓝筹股将更加受益。
华商基金量化投资总监邓默表示,科技创新仍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与AI相关的成长行业在未来市场反弹中也将发挥重要作用。但配置成长股需关注美债利率拐点和市场风险偏好变化,在风格切换信号出现时调整组合风险敞口。
通过高仓位配置确定性较高的低风险标的,低仓位押注高弹性、高赔率标的,杠铃策略仍有效。邓默认为,投资者仍可采用这种方式提高组合的整体胜率。
在行业配置方面,招商基金建议注重大盘价值和科技蓝筹。当前,投资重点应放在有产品、有订单、有业绩且估值合理的蓝筹股。新“国九条”和股市基础制度改革均指向注重经营质量和公司治理的投资策略。现阶段,投资重点应放在蓝筹股,有两大投资主线。
招商基金进一步建议,在地缘复杂和内需缓慢复苏的情况下,稳定类大盘价值股的配置价值较高,如A/H红利资产、煤炭、电力、金融、港股央国企等板块;不确定性降低,叠加“科创板八条”发布,科技蓝筹和港股优质公司有望迎来转机:如港股互联网,以及A股半导体、通信、机械、军工、医药等板块龙头公司。
基于日股经验,富国基金认为,低利率时期,红利、出海、消费平替和海外科技将成为日股的主要方向:风险偏好大幅下降时,红利资产优势明显;风险偏好触底修复时,出海、国内消费平替和海外科技将成为股票资产的主要逻辑。而中国股市的中长期故事则依次从城镇化、消费升级转向老龄化、进口替代、全球化(出海)和新技术。
财通基金副总经理金梓才判断,出海有望成为下一个核心资产。2020-2021年,市场挖掘了顺周期行业的的核心资产,主要是由于内需上升带来的ROE弹性;而当前,国内宏观需求尚未明显改善,高景气行业需从出海角度寻求。
金梓才表示,“下一阶段,我们将重点关注三个投资方向:以光模块为代表的海外算力基建、高端制造出海、核电等国内高股息资产”。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