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 7 月 4 日电(记者 张芹)鱼儿欢快畅游,江豚嬉戏逐浪。拥有 145 公里长江岸线的武汉,近年统筹推进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大重点”,长江武汉段生态环境焕然一新,生态宜居、绿色底蕴更加凸显。
在武汉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 年,长江武汉段水质稳定保持 II 类。这座拥有 165 条河流、166 个主要湖泊的“百湖之市”,连续三年实现劣 V 类湖泊清零,水质优于四类标准的湖泊占比达 84%。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张朝辉介绍,近年来,武汉持续实施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推动完成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临时砂石集并中心清退等,打造总长约 80 公里、总面积约 830 万平方米的生态滨水空间,昔日工业锈带蝶变为生态长廊。
微笑天使——长江江豚,是长江水生生物保护的旗舰物种。随着“江豚回归江城”计划的实施,长江武汉段逐渐形成金口、天兴洲、双柳水域三个种群,江豚“逐浪”的场景频频出现在武汉。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文高介绍,武汉以“数字江豚”项目赋能长江珍稀动物保护,实现长江江豚个体的精准跟踪和全时展示,为长江大保护的生态公益事业与数字科技融合提供了新尝试。
为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武汉持续打造生态文明示范市、低碳试点城市,“无废城市”、“美丽河湖”建设等,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目前,武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 100%;钢铁、电力、石化等重点行业的清洁化、循环化、低碳化技术改造取得全流程进展;2023 年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25 家,绿色环保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 363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