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智慧供应链已成为制造业龙头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举措。
借助研发管理系统和智能制造平台的搭建,供应链协同融合加速,产品质量和生产率显著提升,产业集群韧性增强,产业上下游合作更显畅通。
生产一台新能源汽车涉及百余家供应链企业,若消费者有定制需求,流程更为复杂,上下游的有效协作至关重要。
生产一台智能电视,需涵盖来自不同企业的逾千种原材料,任何一处质量不过关都可能影响产品品质,全流程原材料质量追溯尤为关键。
组装轨道列车,生产计划稍作调整,便需向四百余家供应商反馈数千条变更指令,高效简洁的沟通交流显得十分必要。
离散制造业产品由众多部件组成,涉及多家供应链企业,过去任何环节的停滞或差错都可能导致交付延迟或产品质量缺陷。
如今,在智慧供应链的加持下,离散制造业愈发突破协同痛点,上下游的合作愈加顺畅。
安徽合肥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在自主研发管理系统的助力下,从接单定制至整车下线仅需 14 天。自动化安装设备将误差控制在 0.5 毫米,得益于合肥乃至安徽的汽车供应链优势,已有 120 家合作伙伴。
该企业自主研发的“天工”智能制造管理系统,犹如生产基地的“大脑”,通过分析预测和订单分解,实现供应链企业的高效协作,提速生产流程,大幅缩短交货时间。
今年上半年,当地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供应链共新增投产、开工、签约项目160个,金额达1737亿元,汇聚了40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规模以上)。
青岛的海信视像科技公司打造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对原材料和产品进行全流程追溯。通过电子大屏上的实时数据,供需双方可以紧密对接。
海信视像制造中心副总经理袁海东表示,数据分析系统能全流程追溯原材料,及时预警生产中的质量问题,提高交付效率,缩短供货周期超过20%。
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刘大川指出,提升供应链水平是市场竞争的关键,工业互联网能串联产业转型升级,青岛正在积极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
青岛双星轮胎打造的“智慧云”平台记录了轮胎从生产到回收的全流程数据,物流企业根据公里数分期支付轮胎费用,可节省使用成本10%至20%。
青岛目前拥有汇聚5326家需求企业和669家服务商的工业互联网场景赋能公共服务平台,龙头企业发挥引领作用。
在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供应商交互平台让企业能实时掌握供应商交货情况,实现各种零部件的精细化管理,从筹备到交付的全流程监测。
中车株机供应链管理中心副总监齐然介绍,平台可实现一张网、一张表的信息共享,突破管理瓶颈,提高协作效率。
齐然介绍,在供应商交互平台建立后,中车株机的各个产品项目会立即向项目的所有供应商推送备货和交货计划。
郑雄表示,供应商可以随时查看和反馈信息,实现信息的双向畅通,这提高了沟通效率,并促进了整个供应链的生产协同。
中车株机物流部计划主管张彬表示,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的提升极大地反映在了“齐套率”这一关键指标上,从平台建立之初的刚过 60%,到 2022 年的 84%,今年进一步上升至 93%,为企业大幅节省了仓储成本和沉淀资金。
随着供应链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株洲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进一步深入。2023 年,湖南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总产值突破 1600 亿元,株洲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本地配套率达到 80% 以上。
本期统筹:韩春瑶 《 人民日报 》(2024 年 07 月 18 日 10 版)。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