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我的钢铁”年中大会暨第六届环渤海钢铁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钢材首席分析师汪建华用“春寒料峭”概括了上半年钢材市场情况。由于房地产市场投资持续低迷,上半年钢铁行业盈利状况创下近十年的最差水平,不同品种钢材价格一致性回落,从钢企到钢贸商持续亏损。在这种“困极思变”的背景下,钢铁行业也出现了明显变化。
随着稳经济政策逐步落地以及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钢铁行业逐渐展现出新的增长点。工业板材品种增量以及钢材出口的强劲势头都在加速钢铁行业的结构转型进程,为行业发展带来一丝“暖意”。
上半年供需双降市场“春寒料峭” 结构转型加快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总经济师王颖生介绍,上半年我国钢产量5.3亿吨,较去年下降500余万吨,同比降幅约1.1%,钢材日产水平处于相对低位。上半年国内钢材表观消费量约4.78亿吨,同比下降3.3%,需求下降幅度大于钢材产量下降,国内钢材消费需求不旺。从上市钢企业绩预告来看,上半年钢铁冶炼行业上市公司亏损家数达到14家,亏损家数较2023年增加1家,合计亏损额超过114亿元,亏损额增加20亿元以上。
但在行业整体亏损加剧的情况下,市场也出现了向好的发展趋势,其中工业板材品种增量显著、钢材出口数据表现较好。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综合处处长赵公正表示,从市场需求来看,随着一系列稳经济政策落地,传统产业用钢需求将保持一定增长,同时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正成为“钢需”新的增长点。
中国银河证券分析师赵良毕表示,三大类投资呈现出“制造业强韧性、基建支撑减弱、地产负向拖累加深”的分化走势。钢铁行业在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因素作用下,汽车行业需求整体向好,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推动无取向硅钢等高端特种钢材需求增长,带动高端特钢材料需求边际改善;造船订单快速增长,中厚板需求保持增长;机械行业的钢材消费量有望企稳回升,新兴机械设备用钢增速较快;家电行业呈现积极发展势头,政策支撑基建内需,海外库存去化,出口持续改善。
随着钢材市场终端需求变化,钢企也在纷纷调整产品结构和发展策略。王颖生介绍,近两年钢铁行业本身也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消费端,建筑业与制造业用钢占比有一定调整,制造业用钢占比上升;供应端,表现为长材转板材、普材转特材,热轧产线和中厚板产线成为热点品种,高端产品产线快速增加。各个钢厂都在积极变革,以适应新的发展方式和发展需求。
大会邀请敬业钢铁分享近年的发展情况。公开数据显示,敬业集团营收逆势增长,从2019年的1274亿元增至2023年的3406亿元,年均增速达41.84%。敬业钢铁销售总公司副总经理马利江介绍,敬业集团通过“五向”发展谋求发展:面向国际市场拓展,产品提级改造,延伸产业链,转型高科技产业,瞄准绿色低碳发展。
下半年国内供需结构有望改善,出口仍有韧性,细分领域分化将持续。中国价格协会副会长王海涛认为,工业生产好转,出口强劲,消费逐步恢复,但周期性和结构性不利因素仍存。汪建华认为,供应方面,控产、节能、降碳政策将影响市场走势。需求方面,三大工程、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等因素或带来增长。出口需求高位回落,但仍具韧性。
细分市场表现分化趋势明显。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李拥军表示,建筑用钢总量减少,但行业间表现不同。螺纹钢市场将受新国标影响,马俊骁建议尽早出手老标准钢材。钢结构市场前景广阔,李庆伟表示,钢结构产量占比持续增长。钢管市场机遇较大,基础设施设备更新资金保障政策落地,相关企业应把握机遇。
上海钢联钢管分析师代征栋认为,2024 年钢管价格走势可能呈“两头高,中间低”态势。行业供需矛盾突出,短期内市场需求疲软,叠加季节性因素影响,市场情绪悲观,价格将在底部震荡。
随着政策资金的逐步到位,8、9 月份需求将有所改善,市场信心恢复后,将迎来一波反弹行情。众多钢铁企业和贸易商已将重点转移至工业钢材领域。
钢棒棒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雪峰表示,工业钢材代表着行业未来发展方向。钢铁企业和贸易商应加强全产业链的协同和联系。
上海钢联分析师杨雪指出,近年来,随着钢结构、造船、能源等领域需求的不断增长,板带材消费量持续上升。板材出口也呈现增长态势,出口结构向高端产品转型。
国家大力支持钢铁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当前建筑钢材产能向工业钢材的转移,符合国际钢铁行业发展趋势,也与我国经济转型进程相契合。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户用光伏专委会副秘书长戴思源表示,全球已达成共识,到 2030 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增加至三倍,达到至少 11000GW,其中光伏装机容量将从 2022 年的 1055GW 提升至 2030 年的 5457GW。随着光伏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光伏支架领域将迎来显著发展。
超高强钢绞线市场增长强劲。中国金属学会高线分会副秘书长王猛指出,预计其年用量将达到 200 万吨,超高强盘条年需求量为 100 万吨。
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涂镀分析师徐婷认为,2024 年 1-5 月,镀层、涂层出口表现良好,钢结构、光伏、汽车等领域仍有发展空间。但由于下半年内需难以改善,出口可能减少,涂镀产品的平均价格可能下降。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