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原发恶性肿瘤是难以确定原发病灶的恶性肿瘤,长期以来缺乏个体化治疗方案,是肿瘤治疗领域的难题。经过七年的研究,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胡夕春教授和罗志国教授领导的团队,近日发布了全球首个针对不明原发肿瘤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成果,首次在国际上证实了不明原发肿瘤进行“部位特异性治疗”的有效性。
研究表明,通过基因检测技术预测不明原发肿瘤患者的肿瘤组织来源,并进行“部位特异性治疗”,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到9.6个月,明显优于“传统经验性化疗”方案的6.6个月,疾病进展风险降低32%,中位总生存延长9个月,有望成为不明原发肿瘤患者治疗的新选择。这项重要的临床研究已在国际顶级肿瘤学期刊《柳叶刀·肿瘤学》在线发表。
不明原发肿瘤的名称源于其原发病灶无法确定,患者常表现为“仅在诊断时发现转移灶,却无法发现原发病灶”,这是一种经过临床、影像、病理和实验室指标全面检查后,仍然难以确定原发病灶部位或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此类肿瘤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5%,死亡率较高,多年来治疗效果一直停滞不前。
由于缺乏相关研究,凭借主治医师经验的“经验性化疗”目前仍是不明原发肿瘤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法。胡夕春表示,这种“笼统治疗”的方式已经严重落后于当前肿瘤学科的发展,无法实现肿瘤的更精准、个性化的治疗。尽管基因表达谱检测已被用于推断不明原发肿瘤患者的肿瘤组织来源,但其在指导临床治疗中的价值尚未得到证实。
在胡夕春教授和罗志国教授的领导下,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多原发和不明原发肿瘤诊治中心自2017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多原发肿瘤患者和不明原发肿瘤患者群体,帮助这些“无法诊断”的肿瘤患者找到诊断方向和适合的治疗方案。
2017年,胡夕春教授和罗志国教授团队启动了代号为“Fudan CUP-001”的临床研究,旨在通过基因检测技术,更精准地推断不明原发肿瘤患者的原发灶,实现临床治疗的个性化和精准化,突破传统治疗的瓶颈。
根据研究设计,研究团队利用基因检测技术,通过检测肿瘤基因表达推测肿瘤原发灶来源,进而评估基因检测技术指导的部位特异性治疗,对比“经验性化疗”在不明原发肿瘤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这项历时七年的研究共纳入182名不明原发肿瘤患者,随机分配,分别接受“部位特异性治疗”或“经验性化疗”。“部位特异性治疗”组患者首先接受基因检测,然后根据推测的原发灶来源接受相应原发灶的标准治疗;“经验性化疗”组患者接受紫杉醇或吉西他滨联合铂的双药联合标准治疗方案。
研究结果显示,接受“部位特异性治疗”的不明原发肿瘤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到9.6个月,明显长于“经验性化疗”组6.6个月的生存期,疾病进展风险降低32%。由于样本量限制,中位总生存无统计学意义,但延长了9个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这项单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表明,与传统经验性化疗相比,“部位特异性治疗”显著改善了原发不明肿瘤初治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有望成为精准治疗的未来选择。
专家指出,“Fudan CUP-001研究是全球首个证实基于基因检测的部位特异性治疗可改善原发不明肿瘤患者生存期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这表明原发不明肿瘤并非单一疾病,而是由不同原发灶患者构成的异质性群体。对这类患者进行追根溯源,再进行精准治疗有望成为新的标准方案。《柳叶刀·肿瘤学》同期发表述评‘原发不明肿瘤的分子诊断和部位特异性治疗: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高度评价了这项研究。
该文章共同第一作者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的刘欣、张晓伟和姜时雨,共同通讯作者为肿瘤内科的胡夕春和罗志国教授。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