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时节,田野交织着翠绿和金黄,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国际会展中心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家种子企业齐聚一堂,参加2024中国新疆第十届种子展示交易会,共话种业发展,共谋种业振兴。
优越的自然环境,包括干燥的气候、充足的光照以及适宜农作物生长的积温条件,使得昌吉回族自治州从本世纪初就开始尝试布局制种产业。
截至2023年,全州制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年产各类良种40万吨,其中玉米种子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0%。
参展的黑龙江棒博尔种业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刘晨介绍,新疆的光照、水土、温差等自然条件是发展制种产业的天然优势,“近两年,玉米、小麦等作物在新疆连创高产,我们去年有一块基地的玉米亩产达到了1.8吨”。
为了将自然禀赋转化为产业优势,昌吉回族自治州出台了一系列助力种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
在制种规范上,当地编制并发布了高于国标、涵盖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的“昌吉玉米种子”标准;在政策扶持上,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制种大县建设等项目,用水优惠、金融扶持等政策带动制种产业发展;在品牌打造上,借助“昌吉玉米种子”区域公用品牌提升行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打造了九圣禾、金丰源等多个国内种业知名品牌,培育种子企业达74家。
当地制种龙头企业、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舍刚介绍,为满足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的市场育种要求,种子企业摸索发展出“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基地”的运营模式,确保制种基地保持长期稳定。
如今,育种产业不仅是当地农业丰收高产的支撑保障,更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培育良种离不开科研支持。从2018年开始,新疆农业农村部门便摸索将新疆制种相关企业、科研单位组织起来,成立玉米、棉花、小麦以及特色作物4个育种攻关联合体,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育繁推”一体化的商业化育种技术体系。
“就像这次种交会,并不只是种子企业的产品展销会,也是企业和种植户提出问题,我们科研人员解决问题的研讨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献龙说,制种龙头企业是构建“产学研育繁推”一体化体系的关键主体。
昌吉回族自治州制种企业还在全国多个农业产区布局科研中心。“我们和河南新乡农科院合作培育的新麦26,已成为黄淮海地区主推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
舍刚自豪地分享,作为一家扎根新疆的种子企业,他们已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 15 个核心育种站、1 个南繁育种站、34 个生态育种站,以及 200 个产品测试点。
为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建设银行新疆分行推出了创新的“植物新品种权”质押融资模式。这一模式以种子龙头企业对种子的独占权为质押基础,评估公司对选定种子的估值作为质押依据,从而提高制种企业的授信额度,助力新疆制种产业发展。
截至 2023 年底,昌吉回族自治州制种产业产值已达 57 亿元,部分企业已走出国门,进军国际市场。
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志明表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成为国际共识,他们的种子在中亚市场日益受到欢迎。“去年,我们向乌兹别克斯坦出口了价值超过 300 万美元的种子。未来,我们计划与乌方开展进一步合作,争取在国外建立育种基地。”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