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志空气能全国售后服务电话网点-《今日汇总》
建行非资本债今日发行 农行500亿 TLAC获批
根据计划,建设银行发行总损失吸收能力不超过 500 亿元的非资本债券(简称“TLAC 非资本债”)。建行成为今年第三家发行 TLAC 非资本债的大型银行。农业银行拟发行 500 亿元 TLAC 非资本债也已获批。
业内人士表示,TLAC 债券的发行有助于稳固大行的系统重要性地位,提高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TLAC 的落地将为大型银行提供足够的损失吸收基础,以此支持更大规模的贷款投放。
此前,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已完成首批共计 800 亿 TLAC 债券的发行,后续发行规模有望进一步提升。
**建设银行发行 TLAC 非资本债详情**
8 月 7 日,建设银行在中国货币网公布了 2024 年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第一期)的申购区间和申购提示性说明。根据计划,本次发行规模为 300 亿元,其中品种一为 200 亿元,品种二为 100 亿元。品种一和品种二合计增发规模不超过 200 亿元。本次 TLAC 非资本债的发行时间为 8 月 8 日至 8 月 12 日。
继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之后,建行成为第三家发行 TLAC 非资本债的大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的 2024 年 TLAC 非资本债券(第一期)均已于 5 月发行完毕,发行规模均为 400 亿元。
**TLAC 的意义**
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是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进入清算程序时,通过减记或转股吸收银行损失的合格工具的总和。TLAC 非资本债券是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为满足 TLAC 要求发行的、具有损失吸收功能、不属于商业银行资本的金融债券。它包括清偿顺序劣后、有条件赎回权、减记或转股等特殊条款,次级属性低于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但高于商金债。
银河证券分析师刘雅坤指出,TLAC 非资本债券的发行对我国金融体系具有里程碑意义。一方面,它可以有效补充我国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它也会增加国内市场信用债的种类和数量。
建设银行表示,本期债券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提高其损失吸收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农业银行拟发行 500 亿元 TLAC 非资本债也已在 7 月底获得批复。该行可在批准额度内自主决定发行时间和规模,并于 2024 年 12 月 31 日前完成发行。
根据《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属于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机构需符合 TLAC 风险加权比率和杠杆比率要求。其中,四大国有银行需在 2024 年底前满足第一阶段要求,2027 年底前满足第二阶段要求;交通银行则需在成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后三年内满足相关要求。
对于四大国有银行而言,TLAC 监管体系要求其在 2025 年 1 月 1 日前完成第一阶段达标。目前,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已完成首批 800 亿元 TLAC 债券发行,后续发行规模预计将进一步提升。
中信证券分析师肖斐斐表示,若以存款保险基金 2.5% 的上限计入,四大国有银行在首阶段达标压力较小。但 TLAC 债券常态化发行对银行经营有利,既可支持银行规模扩张,又有望降低负债成本,促进我国 G-SIB 的经营能力提升。
关于国有五大银行(含交通银行)的 TLAC 达标缺口及未来发行计划,刘雅坤根据 2024 年一季报数据测算,资金总缺口分别在 25 年和 28 年达到 1.3 万亿元和 3.2 万亿元。2024 年,五大银行计划发行的 TLAC 非资本债券总额不超过 4400 亿元。但考虑到可能的 TLAC 缺口,我国五大入选银行有进一步加大发行力度的空间。
华泰证券分析师张继强指出,TLAC 非资本债务工具是除银行永续债、二级资本债外的重要补充债务工具。五大银行在 2028 年、2030 年面临更高的考核要求,TLAC 非资本工具的扩容空间较大。
光大证券首席金融业分析师王一峰此前也表示,若监管仅允许以实缴保费形成的存保基金余额计入 TLAC,四大国有银行的 TLAC 缺口将达万亿级别,且可能集中在 2024 年发行 TLAC 债券。2028 年初 TLAC 风险加权比率要求或提升 2pct 至 18%,预计 2025-2028 年间将持续供给 TLAC 债券。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