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A股市场呈现分化震荡态势。
在银行股强劲走势带动下,上证综指、上证50指数、沪深300指数收涨。
而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等股指持续走弱,收跌。
短期内,A股分化加剧,非红利板块的调整压力增大。
红利板块受益于两大因素。一方面,社会无风险收益率持续下降。上周一度走高的长债收益率再次回落,这意味着市场风险偏好仍旧低迷,投资者更青睐低估值、高股息率且业绩稳定的标的,如银行股、高速公路股。
以中央汇金为首的“国家队”是今年唯一的大规模增量资金。他们通过大量增持沪深300ETF等宽指ETF进入A股,首选标的也是业绩稳定、股息率高的央企股。以银行股为核心的央企股今年以来持续获得增量资金加持。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红利板块仍处于繁荣周期,但均值回归的力量已有所体现。以水电股为例,其高估值和不断下跌的股息率导致调整态势显现。
随着股价上涨,红利股的估值优势不再明显,股息率也开始下降。估值回归压力增强,水电股率先做出调整。投资者意识到,期限受限的高速公路股可能也会步其后尘。
与此相对,处于低迷态势的中小市值股票、部分科技成长股虽然股价持续调整,但调整周期已经较长,部分品种甚至长达三年,回升动能正在积聚。
宏观环境悄然改善,阿里、腾讯等互联网龙头股的业绩已经改善,甚至超出市场预期。这提振了近期美股中概股和港股恒生科技指数的走势。
科技龙头股业绩超出预期,也表明A股科技行业的产业环境正在发生变化,释放出均值回归的信号。
综上,短期内,在资金推动下,红利板块的繁荣周期仍在延续。但投资者应注意均值回归的风险,并关注科技板块的回升动能。
虽然股价上涨,但这意味着股息率的优势正在下降,风险也在聚集。
与此尚未获得资金认可的科技成长股的产业环境正悄然改善,蕴藏着筑底的潜力。
在操作中,可以持有红利主线,但不要追高加仓。
对于持续调整中的科技成长股,此时也不宜过度悲观,反而可以利用每一次的调整,适量增加仓位,静候A股风险偏好周期的再次扭转。
(执业证书:A1210612020001)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