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强调,人口发展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提升人口素质,以高质量的人口发展支撑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化的决定》对完善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作出部署,以推动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
完善人口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发展态势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人口变化,党中央及时调整生育政策。
2022年,我国人口进入减量阶段,同时进入中度老龄社会。生育率下降、人口老龄化、区域人口差异成为人口发展新形势。
生育率随收入水平提高而下降是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规律。我国人口转变迅速,总和生育率已低于更替水平。长期低生育率导致出生人口减少,加上老龄化加剧,劳动人口减少,人口增长已转负。
完善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是完善人口发展战略、适应人口变化的必然要求。
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
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需要以系统观念统筹谋划,拓展思路、深化改革。
要树立“大人口观”、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观念,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与生育支持、就业优先政策、基本公共服务、积极应对老龄化战略相结合。
实施人口发展战略,要注重系统性、协同性和实效性。
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多采用引导和激励办法。保持适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规模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借鉴国际经验,从低生育水平回升通常会遇到困难。
消除影响生育率的障碍,需要家庭生育意愿和社会生育目标逐步一致。这需要加大利益引导,提高激励力度,增加政策措施的含金量,减轻生育、养育、教育的成本,解除生育后顾之忧。
在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要求之间建立一致的目标和手段。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推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升人口素质,延续人口红利,开启人才红利,提高健康水平、受教育水平和就业技能。
- 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降低生育成本,提高生育意愿,稳定人口规模。
- 按照人口流动规律,推动公共服务随人而动,促进城乡、区域人口有序流动。
- 实施积极应对老龄化战略,健全养老保险、完善养老产业,推进延迟退休,提高老年人保障水平、照护满足度和劳动参与率。
《决定》提出构建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人口年龄结构反映为“人口回声”现象,每个年龄段人口特征受此前影响,也影响后续年龄段。健全人口服务体系就是顺应这一规律的因势利导之举,体现三大内涵:
- 每个年龄阶段都有特定民生需求,包括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
- 每个年龄阶段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人口发展战略和服务体系建设应保障各个年龄段民生。
- 人口服务体系应以系统观念统筹规划,着眼于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