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物质和动力来源。近年来,我国能源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各地的能源转型实践如火如荼,持续优化着能源结构。
8月21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能源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推动重点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重点任务包括火电、输配电、风电、光伏、水电、清洁取暖设备的更新改造,以及通过标准提升促进设备更新。
《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明确提出,以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为抓手,加快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文件要求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推动煤炭清洁利用,加快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加强清洁能源基地、调节性资源和输电通道的协同。
清洁能源快速发展,能源结构不断优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涌现。山东海阳“暖核一号”核能供暖工程打造零碳供暖城市新模式;四川德阳以氢能激发绿色动力,打造新能源与氢能耦合的综合能源体系;海南博鳌东屿岛的绿色智慧能源系统实现零碳运营。
今年上半年,我国能源消费和供应能力稳步提升,供需平衡。非化石能源发展强劲,风电和太阳能装机新增约1.28亿千瓦,占新增发电总装机的84%。
科技创新引领绿色发展。我国能源消费方式不断升级,新技术赋能节能减排,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也为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全国碳市场数据显示,去年火电碳排放强度下降2.38%,电力碳排放强度下降8.78%。全国碳市场助力行业减排,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能源转型为各行各业低碳发展和绿色转型提供基础保障,是推动全社会能源效率提升和碳减排的关键手段。
专家指出,通过化石能源的“减法”和非化石能源的“加法”协同推进,可以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节能减碳和绿色转型。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