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三年整改期 电商格局巨变


8月30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公告,称阿里巴巴集团已完成三年整改,全面停止“二选一”垄断行为,严格规范自身经营行为。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巴巴三年整改期间,行业市场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拼多多、京东、抖音、小红书等众多平台获得迅速发展,拼多多市值甚至成功超越阿里巴巴。

随着整改结束,阿里巴巴认为“新的发展起点”来临,在日益严格监管环境下,各平台如何适应监管政策、强化合规、提升市场信任,以此有效地应对外部挑战成为业界普遍关注的焦点。

阿里经历三年整改,新兴电商呈现百家争鸣。2021年4月,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阿里巴巴在中国境内网络零售平台服务市场实施“二选一”垄断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开展行政指导,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全面自查整改,连续三年向市场监管总局提交自查合规报告。三年间,阿里开启“刀刃向内”的改革,从平台经营强调规则的透明化与公正性,从公司策略上主动拥抱变化,利用AI、云计算、大数据等创新发展等。

过去三年,阿里巴巴经历了一次深刻的整改过程,国内电商江湖也经历了一次格局重塑。三年间,“猫狗拼”传统电商屡次贴身“肉搏”抢份额,还有抖音、小红书等新兴电商加速入局壮大。数据显示,2017年,阿里和京东两家商品交易总额(GMV)占据电商市场93%的份额,几乎看不见竞争者。六年过去,阿里和京东的市场份额已被蚕食大半。据浙商证券研究所测算,目前阿里淘天的市场份额约占40%。

最新财报还显示,“电商寡头”正成过去。从营收规模来看,京东以2914亿元,位居阿里、拼多多这三家电商巨头之首;从净利润来看,本季度,拼多多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20亿元,均优于京东(126亿元)与阿里巴巴(242.69亿元),但京东同比增长92.1%,阿里巴巴同比下滑29.31%。以流量、内容为代表的新兴平台,如抖音电商,正成长为传统电商最强有力竞争者。数据显示,2023年阿里巴巴全年GMV为7.2万亿元,拼多多GMV是4.05万亿元,抖音约为2.7万亿元。

业内人士指出,阿里巴巴“二选一”垄断行为的全面叫停,是反垄断监管成效的有力彰显,也让电商市场呈现出多元化、差异化的发展态势。

从低价到仅退款,电商深入对方“腹地”贴身肉搏。在阿里忙着整改的三年,它的对手们并没闲着。过去一年,电商呈现出激烈的竞争态势。在拼多多的步步紧逼之下,阿里、京东、抖音等电商今年打起了硝烟四起的低价大战。可以说,“二选一”的退场,为京东、拼多多、抖音等电商平台提供了与阿里巴巴同台竞技的公平土壤。

如今在运营模式上,三家巨头的竞争早已深入到对方的“腹地”。淘宝主要依赖第三方卖家“起家”,而此前依靠自营模式的京东,不断加速第三方商家在平台建店的速度,截至今年3月,京东第三方商家数量突破百万。拼多多则不断加强品牌化进程,3C家电、服装、鞋类等品牌旗舰店都陆续出现在平台上,与“天猫旗舰店”抢客源。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 阿里斯顿热水器故障码图标(阿里斯顿热水器故障码图标是什么)
  • 已调整,乘飞机更便宜了!
  • 这五类突出问题,将被集中整治!
  • 阿里斯顿热水器故障码108(阿里斯顿热水器故障码e14)
  • 北京:进一步优化调整本市房地产相关政策
  • 金桥信息9月10日盘中触及涨停板
    上一篇 2024年09月14日
    文心一言:不止是对话,更懂你心
    下一篇 2024年09月14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094474542@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