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明月,寄托着中华儿女千百年来的团圆情感。“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这些中秋节的经典故事家喻户晓,也为古人留下创作灵感的源泉,被他们精巧地描绘在文物之上,流传至今。
在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蟾蜍玉兔”瓦当堪称镇馆之宝。此瓦当直径22厘米,左侧一只玉兔昂首阔步,前肢上举,双耳竖立,仿佛腾空而起。而右侧的蟾蜍栩栩如生,圆目凸出,大腹鼓胀,四肢曲张。专家指出,此瓦当出自汉长安城建章宫遗址,在汉代瓦当普遍直径15-16厘米的情况下,“蟾蜍玉兔”瓦当的尺寸可谓别具一格。千百年来,古人对“但愿人长久”的美好祝愿、“天涯共此时”的情感寄托从未改变。
赏月、吃月饼,寄托着人们阖家团圆、幸福美满的期盼。在湖北省博物馆,一件明青花瑶台赏月图瓷锺展现了一幅唯美的赏月场景。瓷锺外壁釉面光洁,青花温婉,绘有远山、祥云、花草和三组人物,他们遥望同一轮明月,沉浸在皎洁的月色之中,反映了中秋节祭月、拜月、赏月的风俗传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珍藏着一块唐代宝相花纹月饼,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唐代月饼实物。以小麦粉为原料,模压成型,充分展示了唐代高超的面点制作技艺。新疆吐鲁番干燥的气候有利于水分蒸发,使大量文物得以保存至今。专家推测,这块月饼可能馅有核桃、枣、葡萄等。
皓月当空,中秋佳节。走进博物馆,探寻中秋的踪迹,邂逅文物中的中秋往事,品味古人的节俗文化。文物之中,寄托着人们对中秋文化的传承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