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4 日,北京电(记者孙自法)自然期刊最新发表古生物学研究论文指出,研究人员在纳米比亚地区发现了生活在约 2.8 亿年前二叠纪早期的巨大蝾螈类动物化石,并将其命名为 Gaiasia jennyae。
研究人员估计,这种捕食动物头骨长约 60 厘米,可能是蝾螈类动物中体型最大的。此发现填补了化石记录空白,表明早期四足动物分布比此前认为的更广。
论文介绍,关于四足动物早期演化的见解多来自欧洲和北美发现的化石。此次发现的 Gaiasia jennyae 位于纳米比亚西北部,更偏南,分布在古老冈瓦纳大陆南纬 55 度左右。
该论文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的 Claudia A. Marsicano 和合作者表示,此研究基于至少 4 个不完整的蝾螈类化石,包括头骨碎片和脊椎骨。他们估计头骨基部长约 60 厘米,远超其欧洲和北美近亲。头骨和下颌结构表明 Gaiasia jennyae 咬合力强,能够捕捉大猎物。
《自然》同时发表的“新闻与观点”文章指出,证据表明 Gaiasia jennyae 全长超过 2.5 米。
论文作者认为,Gaiasia jennyae 与已灭绝的两栖样动物圆螈类有亲缘关系,圆螈类具有更早期的特征,在约 3.07 亿年前的石炭纪晚期被更现代的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取代。
新发现化石的种名 jennyae 旨在纪念古生物学家先驱吉尼弗·A·克拉科(1947-2020 年),她的工作改变了人们对四足动物早期演化的看法。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