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三晋大地,宛如一部中华文明的优美乐章,其中,古建筑便是历史凝固的音符。这座“中国古代建筑宝库”,深藏着华夏文明的密码,如今正被年轻人以新潮的方式解锁,“玩转古建”成为了一种时尚。
在云冈石窟,与千年大佛来一场跨越时空的击掌;在晋祠博物馆,与圣母殿前的木雕盘龙一同“比耶”;在平遥古城,体验一把晋商少奶奶的优雅生活……当国潮与古建相遇,当“Z世代”邂逅千年瑰宝,一场穿越时空的历史对话就此热烈展开。
古建屋顶,美不胜收
“老祖宗的审美,永远值得信赖。”色彩绚丽的琉璃构件、巧夺天工的斗拱、美轮美奂的藻井……山西古建之美,难以掩藏。“作为山西人,拥有这么多美丽的古建筑,我感到无比自豪。”博主@太原冯火火感慨道。
走进张壁古堡,在空王行祠仰望,屋顶的明代三彩琉璃在夕阳映照下,流光溢彩。绿色的鸱吻、蓝色的脊兽、黄色的垂瓦,构成一幅美丽的“顶上画卷”。这些琉璃构件不仅提升了建筑屋顶的“颜值”,还具备更强的实用功能。“古人屋顶多用陶片,吸水性强,不利于排水,而琉璃则更能保护屋顶,减少雨水侵蚀。”介休市博物馆副馆长段青兰解释道。
木结构建筑是山西古建的杰出代表,而斗拱,则被誉为木构古建的“灵魂”。斗拱的存在,不仅能够提升房屋的抗震性能,还能利用其独特的结构,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型更加优美壮观。在平遥镇国寺,万佛殿的斗拱用材巨大,外檐斗拱的整体高度约为柱高的三分之二,使得整个建筑宛如展翅高飞的雄鹰,独具特色。“斗拱是中国古建筑的‘专利’,体现了我们祖先的智慧和技艺。”博主@江北说道。历经风雨洗礼,朵朵斗拱依然像花卉般绽放在古建之上,守护着这些珍贵的历史遗存。
近日,“我为什么在山西总是仰着头”这一话题登上热搜。因为不抬头,你可能会错过“天花板上的风景”。五彩斑斓的平棋、制作精巧的藻井……无不体现出古人在建筑营造上的匠心独运和对美的极致追求。山西也因其古建之美频频“出圈”。据小红书副总编辑朱厚真介绍,如今的年轻人正在用他们独特的方式探索和体验山西,佛光寺的狗、大云寺的猫、五台山的黑狐,探访古建的思路不断被打开,古建博主们分享的“小众玩法”“独特机位”,更是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追捧。
檐上“显眼包”,寓意深远
在山西古建上,游客会发现屋顶上有动物驮着葫芦宝瓶等装饰构件,屋脊上还排列着各种走兽。这些装饰物蕴含着具体的象征意义,寄托着祖先对美好愿望的追求,而一些走兽形象甚至表达了对后世的警醒。
张壁古堡可罕王祠的屋脊正中央,一只狮子和一只大象分别驮着葫芦,象征着“四象太平”,中间的小楼房供奉着姜子牙,寓意家宅安宁。而真武殿屋顶的三个葫芦宝瓶则较大,张壁古堡导游袁聪敏介绍说,古人会在这些葫芦里装满五种谷物,取“五谷丰登”之意。
说到文物的“抢眼点”,屋顶上的神兽肯定榜上有名。山西古建筑上的神兽造型生动、各不相同,堪称“屋檐上的风景”。这些神兽中最“亮眼”的便是鸱吻。鸱吻一般置于屋顶正脊两侧,其张口吞脊的样貌,在古人看来可吞云吐雨,具有避雷防火的功效。
屋脊上的神兽以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为序,加上骑凤仙人共有十一个。中国古建筑对脊兽的使用有严格规定,数量为单数,具体数量则根据宫殿规模和建筑等级而定,体现了中国社会的礼制规范。
介休市博物馆有一位“网红”,叫獬豸,因其萌萌的表情深受年轻人喜爱。相传獬豸能辨是非善恶,故被视为正义的化身。“我很喜欢这个形象,来介休市博物馆游玩,一定要打卡这个神兽。”视频号博主张丽斌告诉记者。随着时代发展,这些神兽也从屋脊走下,被年轻人做成表情包等形象,活跃在社交网络上。
“逛千年古建,真的涨知识”
游客在游览平遥古城时,会发现县衙大堂匾额上书写的“亲民堂”三字与常见书写不同,“民”字多了一点。平遥古城景区讲解员牛芬介绍,这种写法是为了告诫官员“爱民多一点”。这种书写方式在山西古建的匾额和对联中很常见,从中可领悟深刻的文化内涵。
匾额是山西古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建文化的“点睛之笔”。除了匾额,山西古建的其他部分也蕴含着不同的文化意义。在平遥镇国寺,记者看到殿梁上有“维大汉天会七年建造”的墨迹,证明该殿为我国五代北汉时期的原建物。还有扶梁功德签,记录着修缮大殿捐款人的相关信息。“这些文字为我们更好地了解古建提供了资料。”博主@太原冯火火说道。
从山西古建上,还能看到东西文化传播和融合的影子。介休市的祆神楼是祆教建筑,部分斗拱上有骆驼头和牛头形象的装饰,体现了波斯宗教的动物崇拜。在张壁古堡的三大士殿,柱子上端两侧分别是龙头和象头,龙是道教的象征,象是佛教象征,这种建筑特点反映了当地两种宗教文化融合的趋势。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