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十四届内蒙古草原那达慕盛会上,上百顶精美的蒙古包争奇斗艳。其中,一顶承载着百年历史的蒙古包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景点。
这顶蒙古包经历了岁月的洗礼,昔日洁白的羊毛毡已变得破旧灰暗,诉说着时光的流逝。每当有人经过,前去参观打卡,蒙古包的主人班奋功都会热情地讲述这顶蒙古包所承载的百年故事。
蒙古包是蒙古民族传统居住方式的象征,集木工、刺绣、雕刻、绘画、编织等技艺于一体,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班奋功与兄长班凤斌经营着一家蒙古包制作厂,后者更是蒙古包营造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兄弟俩经常前往牧区搜寻历史文物和故事,这顶蒙古包正是他们的一次考察成果。他们推测,它陪伴了牧民家族三代人。由于年代久远,蒙古包存在破损、污渍和老化等问题。近年来,他们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其进行了修复。班奋功表示,经过岁月的洗礼,羊毛毡已变得十分脆弱,修复时不敢用力过猛。
这是这顶蒙古包首次亮相大型活动,除了蒙古包本身,其他陈设都是为了重现百年前的生活场景。班奋功介绍说,虽然这顶蒙古包不再适合现代居住,但它是一本展现历史的“教科书”。在稀疏的屋顶光线中,班奋功娓娓道来,向参观者讲述泥炉的搭建、茶叶臼和奶桶的使用方法,以及橱柜花纹的由来。游客仿佛穿越时空,回到百年前的游牧生活。
蒙古包外,勒勒车、草垛、羊圈牛棚依次排开,勾勒出一幅悠闲的牧歌景象。不远处,密集分布着现代蒙古包,形态各异,用途多样,有的作为非遗展厅,有的作为餐厅或竞赛区,还有的作为休息区。
班奋功表示,虽然传统蒙古包的结构、材料和样式基本不变,但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蒙古包已不再是单纯的牧民居所。随着特色餐饮和文旅产业兴起,他们的蒙古包受到了许多民宿和蒙餐馆的青睐。为了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兄弟俩在保持传统元素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提高生产效率,研发出新型材料和工艺,丰富蒙古包装饰艺术,将蒙古包种类从原来的13种发展到150余个款式。
图:那达慕会场上现代蒙古包的内景展示
奥蓝摄
“这个百年蒙古包的直径只有 3.9 米,在当时已经算是‘大户型’了。但现在,即使是最普通的牧民也几乎不会订这么小的蒙古包了。我们现在生产的最大蒙古包直径有 25 米呢。”班奋功谈及蒙古包需求的变化时,不断举例子。
“很多客户现在都要求钢化曲面观景窗,以前蒙古包哪有窗户啊。前阵子,我们还为兴安盟一个风景区定制了一顶 360 度全景落地窗的蒙古包,漂亮极了。”
“在我看来,所谓游牧文化,精髓就是方便生活。体现在蒙古包制作工艺上,就是六个字:拆装方便。这也是我们一直以来的生产原则。”班奋功介绍,他的父亲和爷爷都是为牧民营造蒙古包的手艺人。
近年来,班奋功兄弟俩在蒙古包文化传承方面贡献突出,他们推荐的蒙古包营造技艺入选《2023—2025 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推荐名单》。“现在可以让我们下一代和更多的人来到这里学习,传承蒙古包工艺。”班凤斌说道。
“就算最后还是不会制作,但了解其制作方法和工序,也是一种传承。”班奋功补充说。
第 17 天,那达慕活动的现场游客逐渐散去,兄弟俩拆装好蒙古包,运回了苏尼特右旗。未来,这个蒙古包将重新装配,原样展示在蒙古包厂的会议展厅中。(完)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