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摩尔定律消失后,2050年的计算机会是什么样子?
编者按:如果要问过去50年计算机业最重要的定律是什么,答案非摩尔定律莫属。“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摩尔定律变成了一个自我应验的预言,决定了整个产业的发展节奏,指数性的增长不仅体现在芯片层面,而且也体现在了系统和采用社区层面。几十年来,计算机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强大,令科学取得了巨大进展。但是,摩尔定律每前进一步,阻力就更大些,这种趋势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很多专家都预测摩尔定律很快就会结束。当计算机停止缩小身躯时会发生什么呢?有哪些技术突破可以接力摩尔定律呢?我们看看即将在下个月出版的《Megatech: Technology in 2050》是如何预测的。
1971年,英特尔,当时还不为人所知只是后来才驰名硅谷的这家公司发布了一款芯片,芯片的名字叫做4004.这是当时世界上首款商用化的微处理器,意味着在一个微小的身躯内包含了所有的电子电路来运行先进的数字处理计算。这在当时算是一个奇迹了,里面集成了2300个微型的晶体管,每个大概只有1万纳米(1米的十亿份之一)的大小——也就是一个红细胞那么大。晶体管是开一个可以切换的电子开关,是1和0的物理表示,而后两者是信息的基本粒子。
2015年的英特尔当时已是全球领先的芯片制造商,当年收入超过了550亿美元。在这一年,芯片巨头发布了Skylake芯片。这次这家公司已经不在公布确切的数字,但最佳猜测是每块芯片大概有15亿到20亿个晶体管。每个晶体管的间隔大概只有14纳米,这已经是小到看不见的地步了,因为它们已经比人肉眼可见光的波长还要小一个数量级。
每个人都知道现代计算机要比老的更好。但究竟好多少却是很难表示出来的,因为其他的消费者技术的任何改进都不能跟上这种节奏。标准的类比是用汽车来打比方:如果汽车从1971年开始就跟上计算机芯片的升级节奏的话,那么到2015年的新车型最高时速应该可以达到每小时4.2亿英里。这大概是光速的2/3左右,或者快到足以在1/5秒的时间内绕地球一周。如果还嫌这不够快的话,那么到2017年底时速翻番的车型就可以开始到达展厅了。
如此迅猛的发展是1965年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首次观察到现象的结果。摩尔指出,装配进集成电路的元件数量每年都会翻番。随后时间间隔被修订为2年的“摩尔定律”变成了一个自我应验的预言,为整个计算业奠定了发展的节奏。每一年,像英特尔以及台积电这样的公司都会花费数十亿美元,一边想出缩小集成进计算机芯片里面的部件尺寸的办法。一路走来,摩尔定律已经帮助建设出一个芯片被植入到从热水壶到汽车(汽车逐渐能自己开车也是拜芯片所赐)等一切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数百万人在虚拟的世界里放松自己,金融市场靠算法来运作,而权威担心人工智能很快就要取代所有的工作。
但这也是一股几乎要被耗尽的力量。缩小元件尺寸每做一次都会变得越来越困难,现代的晶体管已经小到用几十个原子来衡量,工程师根本就没有可发挥的空间了。从1971年的4004发布到2016年中,摩尔定律的钟声一共敲响了22次。该定律要想延续到2050年的话意味着这个钟还要再响17次,其更深层次的意味是,那些工程师必须想出用比最小的元素氢原子还要小的元件开发出计算机的办法。谁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但企业会在物理规律终结前就先干掉摩尔定律,因为缩小晶体管的尺寸的好处已经不如以往。摩尔定律之所以生效是因为一个相关的现象:“登纳德缩放比例定律”(以1974年正式提出该现象的IBM工程师Robert Dennard的名字命名)。该定律指出,芯片元件的缩小是的芯片变快,耗电更少而且更容易制造。换句话说,元件更小的芯片是更好的芯片,正因为这样,计算业一直在说服消费者每隔几年就要花钱去购买最新型号。但这个旧魔法正在失去魔力。
缩小芯片尺寸不再像以往那样让它们跑得更快或者更有效率了。与此同时,制造芯片所需的超精密设备的成本不断上升正在侵蚀其经济收益。比第一定律实现更轻松一点的摩尔第二定律指出,所谓的“代工厂”的成本每4年就要翻番。一台现代的机器差不多要100亿美元。哪怕是对于英特尔来说这也是很大一笔钱。
其结果是硅谷专家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摩尔定律正在接近终结。管理着硅谷的一家分析机构的Linley Gwennap 说:“从经济角度来说,摩尔定律已经死了。”IBM研发负责人Dario Gil也有着类似的坦率:“我绝对可以这么说,计算的未来不再只能取决于摩尔定律了。”前英特尔芯片设计师Bob Colwell则认为,到2020年代初业界也许还可以把芯片做到元件间隔只有5纳米大小——“但你很难说服我还能做得小很多”。
换句话说,过去50年以来最强大的一股技术力量很快就要走到终点。以为计算机仍将以令人窒息的速度变得越来越好越便宜已经成为大家对未来根深蒂固的想法。从无人车到更好的人工智能乃至于永远更吸引人的电子产品,它构成了许多有关技术方面预测的基础。摩尔定律的终结并不意味着计算机革命就会停滞。但它的确意味着未来几十年的样子会跟过去几十年很不一样,因为替代者当中没有一个能像过去半个世纪的持续大瘦身那般,如此的可靠,如此的可重复。
智能手机蕴藏的计算能力超过1971年是整个国家的总和,充电一次就可以跑一整天
摩尔定律让计算机变小了,从一头挤满整个房间的巨头变成了一块苗条到可以放进兜里的平板。摩尔定律还让计算机变得更省了:一部蕴藏的计算能力超过1971年整个国家总和的智能手机充电一次就能用上一整天。但它最出名的效应还是让计算机变得越来越快。到2050年,也就是摩尔定律变成古代史的时候,工程师必须运用一连串手段才能让计算机越来越快。
有些胜利比较容易取得。更好的编程就是其中之一。摩尔定律过去令人窒息的节奏使得软件公司几乎没有时间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合理化。他们的客户每隔几年就会购买更快的机器,这一点又进一步弱化他们优化软件的动机:加速执行拖沓的代码的最简单方式就是等,等硬件用1、2年的时间跟上就行了。随着摩尔定律前进的步伐开始放缓,计算业著名的短产品周期可能就要开始延长了,这让程序员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打磨自己的工作。
另一条路子则是牺牲通用的数学计算能力,设计专用的硬件芯片。现代芯片开始采用专门的电路设计来加速一些常见的任务,比如电影解压、执行加密或者用于视频游戏的复杂3D图像绘制所需的复杂计算。随着计算机扩散到了各种各样的产品内,此类专门芯片会变得非常有用。比方说无人车,对机器视觉的利用会越来越多,也就是计算机学会对现实世界的图像做出解析,对对象进行分类并且析取信息,而这是对计算要求很高的任务。专门电路可提供重大的性能提升。
IBM认为3D芯片可让设计师将目前占到一栋大楼的超级计算机的尺寸缩小到一个鞋盒那么大。
然而,计算要想以人人习以为常的高速度改进下去的话,就需要更激进的改变。让摩尔定律延续下去的想法之一是把它放入到第三个维度。现代芯片基本上都是扁平化的,但研究人员正在研究新的玩法,把元件堆叠起来。即便此类芯片的封装无法再缩小,堆焊将让他们的设计师装填更多的元件,就像面积一样的高层建筑能比低层建筑容纳更多的人一样。
首款此类设备已经面世:韩国的微电子巨头三星销售的一款硬盘,其内存芯片就是堆叠了好几层的。这项技术前景非常可观。
现代计算机把内存设计离处理器只有几厘米的距离。对于硅晶体来说,几厘米就是很远的距离了,意味着只要需要获取新数据就会有重大的延迟。3D芯片可能可以通过处理逻辑层与内存层梅花间竹的方式消除这一瓶颈。IBM认为,3D芯片可让设计师将一台目前挤满一栋建筑的超级计算机缩小到一个鞋盒的大小。
但要想让这一办法见效需要一些根本性的设计改变。现代芯片跑起来已经发烫,需要散热片和风扇来将其冷却。3D芯片情况可能会更糟,因为可用来散热的表面区域增长的速度会比发热来得更慢。出于同样的原因,让足够的电子和数据进入这样一个芯片来保持供电以及提供用于处理的数字也会遇到问题。IBM的鞋盒超级计算机也因此需要液冷机制。微通道会注入到每一块芯片内,让冷却的液体可以流过去。与此同时,该公司认为冷却剂也可兼作电源。其想法是用它来作为液流电池的电解液,而电解液会流经固定电极产生电能。
还有更另类的想法。量子计算建议利用有违直觉的量子力学规则来开发机器,不管之前解决起来有多快或者多高科技,这种机器可以比任何传统计算机快得多的方式来解决特定类型的数学问题(但对于许多别的问题来说,量子机器将毫无优势)。其最著名的应用是破解一些密码,但它们最重要的应用也许是精确模拟化学过程的量子细节,这个问题在制造和工业方面有成千上万中用途,但传统机器对此几乎完全措手无策。
10年前,量子计算仅限于大学内投石门路式的研究。但这段时间以来好些大型机构,包括微软、IBM和Google在内都在往这项技术投入资金,它们全都预测量子芯片应该在未来10或20年内面世(的确,任何人要是对此感兴趣都可以远程玩玩IBM的量子芯片了,只用通过互联网对它进行编程即可)。
一家名为D-Wave的加拿大公司已经在销售功能有限的量子计算机,这种量子计算机只能执行一种数学功能,但还不清楚这种专门的机器是否真的比非量子的计算机更快。
就像3D芯片一样,量子计算机需要特殊的关照和输送。量子计算机要想工作的话,其内部必须与外部世界隔绝。量子计算机必须用液氮冷却到差不多绝对零度的水平,并且要靠复杂的屏蔽保护起来,因为哪怕是最小的热脉冲或者电磁波都有可能破坏此类机器所依赖的量子态。
但这些预期的改进每一项都存在限制:要么获益是一次性的,要么只适用于特定类型的计算。摩尔定律最大的优势是每几年就会以节拍器般的规律性改进一切。但未来的进展会变得更零碎,更难以预测,更不稳定。还有,跟辉煌岁月不一样的是,尚不清楚这些当中任何一个会转化为消费者产品。毕竟嘛,几乎没有人会愿意要一台低温制冷的量子PC或者智能手机。液体冷却也一样,因为这个东西很笨重、乱七八糟的而且很复杂。即便针对特定任务开发专门逻辑也只有在经常使用的情况下才值得。
但所有这三种技术在数据中心都可以很好工作,这样的话就能帮助未来几十年的另一个大趋势提供动力。传统上,计算机一直都是摆在你桌面或揣在兜里的。在未来,互联网以及移动手机网络所提供的日益无所不在的连接会让很大一部分的计算能力藏在数据中心上面,客户在需要的时候使用就行了。换句话说,计算会变成按需使用的公用设施,就像今天的电力或者水一样。
从用户实际交互的平板上移除负责重计算载荷硬件的能力被称为“云计算”,这会是业界抵消摩尔定律消亡影响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数据中心跟只能长那么大的智能手机或者PC不一样,前者只要建得大一点就能提供更多的计算能力。随着世界对计算的需求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处理将会发生在距用户千里之遥的数据中心里面。
Google位于俄勒冈达尔斯的数据中心。随着世界对计算的需求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处理将会发生在距用户千里之遥的数据中心里面。
这件事情已经在进行中。就拿苹果的语音助手Siri来说吧。解码人的讲话然后理解像“Siri,给我找一家附近的印度餐厅。”这样的指令背后的意图需要的计算能力是iPhone所不具备的。相反,手机只是录制用户的语音然后把信息转交给苹果某个数据中心的一台威力强大的计算机。一旦远程计算机想出了合适的回应之后,它再把信息回传给iPhone。
同样的模式可以应用的地方远不止智能手机。从汽车到医用植入物到电视、热水壶等,芯片已经渗透到正常情况下不被视为计算机的地方, 而且这一进程还在加速。这就是所谓的“物联网(IoT)”,将计算嵌入到几乎所以可能的物体上。
智能服装会用家庭网络来告诉洗衣机采用什么样的设定;智能铺路板会监控城市里的行人交通,告诉政府详细的空气污染情况。
再次地,我们现在已经可以对未来管中窥豹:比方说,像罗尔斯-罗伊斯这样的公司,其工程师甚至现在已经在监控飞行中的各个飞机引擎的数十个性能指标。让户主通过智能手机控制从照明到厨房设备等一切的智慧家庭中心,现在已经在早期采用者当中流行。
但物联网要想充分发挥潜能将需要一些手段来利用数十亿嵌入式芯片产生的数据洪流。物联网芯片本身不会去处理这些任务:比方说嵌入在智能铺路板里面的芯片必须尽可能的成本低廉,而且耗电必须非常少:因为把每一块铺路石都接入电网是不切实际的,此类芯片必须从热能、走路的势能或者甚至周围环境的电磁辐射中获得能量。
那么,随着摩尔定律陷入困境,对“更好”的定义将会发生改变。除了上述列举的道路以外,其他许多的路径看起来也很有希望。比方说,很多的努力被放到改善计算机的能效上。出于几个原因这一点很有意义:消费者希望自己的智能手机拥有更长的电池续航能力;物联网需要计算机部署在主电源难以企及的地方;计算目前所消耗的电量已经占到了全球发电量的2%。
用户界面是另一个改进时机已经成熟的领域,因为今天的技术已经很古老了。键盘是机械打字机的直属后代。鼠标早在1968年就发明出来了,而用友好的图标和窗口取代晦涩的文字符号的“图像用户界面”(比如Windows或者iOS)也是一样的上了年纪。欧洲的粒子物理学实验室在1970年代就引领了触摸屏的先驱。
计算机鼠标是在1968年首次出现的。
Siri也许会离开你的手机变得无所不在:人工智能(及云计算)将使得几乎任何机器都可以仅靠对话就可以控制。三星已经在制造语音控制的电视。
目前应用在虚拟现实视频游戏的手势跟踪、眼球跟踪等技术也许也会变得有用。增强现实,这个把计算机生成信息叠加到现实世界之上的虚拟现实的近亲,将开始把虚拟和现实融合在一起。Google也许已经把它的Glass AR眼镜重新开始,但有朝一日某种非常类似的东西必将找到用武之地。而且这家公司还在攻关电子隐形眼镜,这种眼镜也能执行类似的功能但侵扰性会小很多。
摩尔定律不可能一直延续下去。但它消逝的时候,消逝的将是它的重要性。当你的计算机限制在一个你桌面的盒子里面时,当计算机执行许多急需的任务很慢时,摩尔定律就非常重要。它为一个庞大的全球产业设定了主节拍,未来少了它的话计算的进展会变得越来越困难、越来越断断续续、越来越没有规律。但我们仍然会取得进展。2050年的计算机将是一个微型芯片嵌入到从橱柜到汽车的一切的系统。它们大部分都将能通过无线、通过互联网访问到海量的计算能力,而你通过跟它们对话就能交互。上万亿的微型芯片将会散布到物理环境的每一个角落,使得我们的世界更加可理解更加可监控。摩尔定律也许很快就会消失。但计算革命不会。
2.DIY带你走进科学:为什么您电脑越用越慢?
【PConline 应用】小编不是乔帮主的脑残粉,但有人问我买什么手机最好,小编肯定说iOS的手机。因为,没有任何操作系统能像iOS一劳永逸。作为一名自诩电脑砖家的小编,总是被各种各样龟速电脑优化咨询雷倒了。并且,其中各种小白问题如“百度与360卫士同时占据任务栏”的喜剧场景让小编哭笑不得。所以这一次,小编再次不服,于是DIY带你走进科学的栏目又来了:为什么您的电脑越用越慢?
一、硬件方面:
硬件决定计算机的性能,一直被摩尔定律这无形之手支配着,随着时间推移必定会被淘汰,所以硬件不可能像空调、洗衣机等3C电器那样有保值性。所以,那一天总会来的。
摩尔定律的魔力:这一天总会来的
CPU性能不足
CPU决定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分为浮点运算以及整点运算,最直接能感受出来的就是响应速度。比如打开一个程序、观看文档翻页、多任务运行的等待时间等。
同样的i5 不同的性能
我们知道,硬件都遵循摩尔定律进行更新换代,昨日的高端、今天的主流,明日的低端,就是硬件更新换代的表现。CPU的性能只能固定下来,而软件游戏的发展是积极的,所以CPU性能总会遇上瓶颈。
多任务环境是最能让人感受CPU性能差距的地方
当然,没有对比就很难感受到两台相隔五年以上的平台的CPU差距,毕竟这涉及到用户的先入为主的习惯问题。但是当你明显感受到开机慢、打开程序慢、上网浏览翻页卡顿、多开程序经常假死,你的CPU有点跟不上时代了。
内存容量不足:
如今系统对内存要求越来越高
内存总是为大家所忽视,因为它对整机性能的影响远比不上CPU与显卡。不过,如果你装上新系统、安装新游戏却弹出内存容量不足的警告,就感受到内存的重要性了。作为硬盘与CPU的中间人,用于放置程序的临时数据给CPU处理,因其天生RAM的高速特性让内存总是被人忽略可有可无,所以硬盘就中枪无数。
内存缺斤少两的后果:卡、死
内存容量是固定的,所以在多任务或者系统与程序对内存容量的要求过高,那么导致要处理的数据无法放到内存,只能排队等上一批数据处理好了再能进入内存中。所以,内存容量不足的具体表现就是,打开一个程序总是要等好几分钟,等到你有砸电脑的冲动。
软件游戏功能技术越来越丰富,也就是要同时放到内存中给CPU处理的数据越来越多,对内存容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流畅运行Windows 7至少要求2GB,而XP只需256MB等例子。
显卡性能不够:
劳拉告诉着我们3D显卡发展史
显卡就是为游戏而生,将来可能会发展到异构运算。显卡与游戏是密不可分的,当然这里特指3D游戏。从世纪之交方块脸,到2014年的真假难分,3D渲染已经发展到虚拟现实的层次。所以,对显卡更新换代的要求是最高的。
不难想象,一张半高无风扇散热的显卡玩《孤岛危机3》是何等的以卵击石。即使是外行人,从外观就能看到半高卡以及三风扇三槽厚度显卡的性能有多大。想玩游戏大作,玩家第一件事无疑就是升级显卡。
这两张图会产生联系吗?
即使是已经被淘汰的顶级显卡,如GTX295也不能叫满足时代需求。因为不断增强体验的游戏开发,决定了显卡性能一直处于高需求状态。当AMD或者NVIDIA宣布你家里显卡的型号停产了,那就说明你心爱的显卡步入退休年龄了,长江后浪推前浪。
硬盘或许是罪魁祸首:
如果你是性能的完美主义者,那么机械硬盘不是你的菜。因为机械硬盘一直是整机性能的瓶颈,幸好固态硬盘满足了他们,让他们能够享受到Win7体验分数全为7.9的快感。
放弃治疗的后果
对于机械硬盘,我们更要注意它的安全。性能低可升级,但数据没了就毁一生了。我们更要注意它日常使用的安全,不要在读写时候断电、不要在读写时候挪动硬盘。否则,容易出现磁头划到盘面、磁头不灵敏移位等问题,这样也会导致坏磁道。坏磁道容易导致数据读取时系统卡死、无响应的问题。
固态硬盘也不是高枕无忧,它存在写入寿命问题。不过这个也不太需要担心,因为写入寿命基本上比物理寿命高,当然除了下载狂人外。
硬件过热
把风扇关闭,过热保护会强制降频
温度对性能有影响吗?这是肯定有的,现在的处理器为了防止CPU过热,都设定了安全温度区间,例如i5-4670K就设定了当温度超过88℃时自动降频。上图为无风扇极限状态下i5-4670K烤机测试,可以看到i5-4670K已经崩了两个核心,CPU满载频率被限定在800MHz。此时双核800MHz,性能自然可想而知。
二、软件方面:
如今操作系统UI越来越精美,自然带来更高的性能要求
每一句代码组成了一个程序,开发者们总会不断添加代码行数以增强功能、体验等,所以在硬件性能固定的情况下。功能越来越丰富的软件总是给人一种越来越慢的感觉。
开关机慢
安全软件都提供开机时间展示
开关机慢的表现自然就是和自启动程序有关了。现在许多软件都有自启动功能设置,最明显就是我们最信任的安全软件了,占据了不少开机时间,因为它具备系统权限,为用户提供各种“安全稳定的服务”。此外还有一些加速器如视频加速器、记录器如输入法统计模块、弹窗功能等模块自启动,一旦你一个不留神允许软件自启动了,聚沙成塔,系统开机就因为这些程序的加载而越来越慢。
XP的关机BUG相信很多朋友体验过了
关机慢与很多因素有关,如系统更新的安装、没有关闭掉程序直接关机需要时间保存数据以及自启动程序过多要逐一关闭。当然也有因为应用程序相应慢而出现的关机无响应问题,XP时代就很经常了,总是遇到在Windows正在关机的界面下,硬盘不读,又没死机,但就是过了很久才会关机。就是因为XP要等待这个程序响应了,保存了,关闭了,再进行下一步的关机操作,假如程序不响应,那么XP会傻乎乎地等待而不是自动关闭。
打开程序慢
2013年与2001年网页设计对比,不难看出为何软件对CPU要求越来越高
CPU性能是固定的,但是操作系统、网页技术、系统软件、办公软件总会因性能提升而改进各种体验,尤其UI界面、HTML5、Web 2.0等因素导致越来越吃CPU资源。所以,当年您购买的新电脑貌似在XP系统中运行得相当流畅,但是不要忘了那是2002年的XP,网页技术、软件功能、UI资源占用都乏善可陈。
上网慢,下载慢
上网下载慢首先就是网络运营商的问题了。小编住两个地方,一个用2M电信宽带,一个用所谓的100M长X宽带,用过这两个宽带的朋友都知道,哪个体验最好了,没错就是电信的。
不解释
有自己整个互联网网络的运营商,才是我们报装宽带的选择,至于那些便宜又“百兆”的运营商,其实就是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用的只是别人最烂的分支。所以即使电信是很黑,但毕竟是最正规的,我们只能忍受,一分钱一分货吧。
少点为网速打架 多点面对面
当然也有另外一些情况,就是你电信线路,却登录了网通的服务器玩网游,或者选择移动的下载点下载文件,自然速度会慢。比如你的女性家人在看电影电视剧,而你在单刷牛魔王,怎么玩?
系统中毒
病毒是曾经最大的威胁
谁也不想自己电脑中毒中木马,尤其是那些电脑新手。中了木马那些一般都是盗号、监控等用处,而中了病毒的更多就是破坏性了。尤其是那些填垃圾的病毒,会瞬间将你所有硬盘的可用容量堆满数据。
系统层对病毒防护越来越好,但是漏洞风险依然存在
当然,在Windows 7时代,越来越重视系统本身的安全性,以及安全软件的免费化主流化,让普通用户遇到病毒的因素越来越少。
反而是因为漏洞导致的问题越来越多,大家知道软件功能越来越丰富,代码越来越多,说明里面存在的风险肯定越来越多的。各种大0Day漏洞不绝于耳,一旦被利用,遭殃的不仅仅是体验了。
流氓软件绑架
3721就是80后电脑用户无法磨灭的回忆,也代表着权限已不全掌握在用户手中而是被软件掠夺的开始。
这种行为也污得不行
赤裸裸的劫持
流氓软件的可恨之处,就是它在你安装时候不经过你允许就会自启动、弹窗提醒、绑定IE首页、改变系统设置、强制绑定DLL等,这些都是后台操作,就会占用你的内存以及CPU资源,从而让你电脑变慢。但最关键就是,你完全不知道它在做坏事。
烦人的弹窗
事实上,我们常见的应用软件都具有一定的流氓性质,如某输入法天天弹流行词更新、新闻热点,某聊天软件天天弹微门户、微首页、某安全软件天天弹窗叫你装XXX浏览器等。当然你喜欢逆来顺受,不去将这些功能关掉(有时甚至要给钱做会员才能关),那小编也没办法。
三、解决之道
我们对电脑硬件升级不是很频繁,毕竟高富帅白富美是等级产物。那么遇到这些电脑变慢问题我们只能束手无策了吗?当然不是。
系统深度优化
系统深度优化看起来很高端,对于高玩来说,折腾电脑,打造属于自己的一个使用环境是他们的最爱。一个控制面板就是他们的全部,一个管理工具就是深度的体现,而一个regedit就是优化的核心。
XP时代这种关机方式也是溜得不行
手工防毒杀毒也是十分酷的方法
不过金字塔顶尖实力的电脑高手只是少数,我们只是用户层上的使用者。所以我们更多地依靠软件来进行优化,如《深度系统优化》、《Windows优化大师》、《超级兔子魔法设置》等就是深度优化软件的佼佼者,并且不需要费太多脑力。
定期清理垃圾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安全软件的清理垃圾功能足够使用
碎片化是Windows系统必须面对的问题,各种临时文件、卸载遗留的文件、文件碎片等让系统空间越来越少,影响虚拟内存、休眠等功能对空间的要求。所以定期清理垃圾是必须的,各大安全软件都提供清理垃圾这一项,并且十分智能地提供定期清除的功能。
自从用了CCleaner,蛋不痛了,脑不残了。
不过,小编要推荐的是CCleaner这个软件,CCleaner是一款广受好评的系统清理软件,在国内外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它可以不仅可以清理在线隐私数据,还可支持注册表及无用文件和清理,并支持IE、Firefox、Opera、Chrome、Safari等大部分浏览器清理软件体积小巧,可以放在U盘上随身携带。
完全卸载与清理注册表
查找软件名,逐个删除,风险肯定很大,所以更推荐软件清除
开始菜单、程序、卸载,本以为这是高枕无忧的向软件说拜拜的流程,可是,一旦你点这个软件的安装文件夹,会发现里面的程序文件成了钉子户就是不消失。部分流氓软件更是“春风吹又生”,比如像螃蟹那样霸占你浏览器的插件,比如在我的文档、Program Files文件夹还是出现这个软件的数据、比如注册表里面该软件依然阴魂不散……
所以,当处理不用的应用程序时,千万不要直接删除文件夹,至少在控制面板或则开始菜单中选择卸载的项目,如果开始菜单也没有那只能选择控制面板了。
安全软件提供检查卸载残余项目功能,十分方便
目前安全软件也提供了软件管理的模块,它除了提供卸载功能外,还能检查卸载残余项目,并能为你清除掉,十分方便。当然这也不能高枕无忧,还要定时检查插件、启动项、我的文档等还有没有负隅顽抗的垃圾。
升级硬件:解决问题的根本
你手中的硬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成为摩尔定律的牺牲品,为了以后的更高效的使用效率,也为了减少定期维护重装以及频繁清理硬盘以腾出空间的麻烦,升级硬件才是一劳永逸的根本。
对于旧平台来说,升级i3已经完全满足办公与网游,小编这3年平台就是例子
幸运的是,目前软件性能需求提升幅度缓慢,使得PC整体性能提升幅度也相应有所停滞。毫不夸张得说,第一代i5、i7处理器面对今天Windows 7系统的日常应用已经绰绰有余了。所以,现在升级旧电脑算是一种根本解决问题的办法,加上未来平台更新速度的缓慢、跳票,使得直接硬件升级一劳永逸,当然这里只限i3以及以上层次CPU的升级。
PConline自助装机也有很多网游配置推荐供参考
小编给出的建议是,CPU的升级是i3及以上的级别,内存最好8GB,硬盘至少1TB。至于显卡,就看玩不玩游戏,玩那种游戏了。玩孤岛危机级别的,至少千元以上;主玩网游次要单机的,推荐千元以下的。而甚少玩游戏或者有空玩LOL、SC2等娱乐娱乐的,目前四代Core或者APU已经足够满足需求。
总结:
维护个人电脑的学问不是计算机系学生在大学课堂中就能从书本中学到的,更多的是无师自通。希望各位有志于研究电脑应用的朋友早日自学成才,预祝偶遇白富美,走出技术宅,走向人生巅峰。
3.除了价格和尺寸 买电视还应该关注这三点
新房装修进入尾声,下一步就是家电进场。尽管现在的年轻人很少在家里看电视,但同样不能忽视电视在家里的重要程度。用更直白的话讲,我可以不看电视,但家里不能没有电视。
关于家里电视该怎么选是个大话题,每个家庭情况不一样,每个人的预算也不一样,大家对于画质、音质的好和更好的标准也不一样。既然不能完全数据化,那么本期我们就从场景和人群需求出发,聊聊电视该怎么选。
追剧or 游戏你家的电视用来干嘛?
1 追剧第一看资源,第二看音画质
如果电视用来追剧,我的建议首先是充值VIP会员,不同于移动端VIP,像爱奇艺、腾讯等还对电视应用会员做了升级。现在很多电视剧在各大平台签署了独家播放,例如,《扫黑风暴》,腾讯VIP不仅可免费追剧,还能享受超前点播。
如今智能电视已经全面普及,兼容各类APP。所以建议追剧的朋友还是先充会员,其次我们再来关注电视的音画质。
毋庸置疑,好的显示技术,可以呈现出更好的画质。无论是追求精密分区控制的MiniLED,还是更专注还原100%颜色的OLED,其目的就是达到高亮度、高显色性和高对比度的优势,人眼观看画质更细腻、颜色更饱满,以匹配真4K电影来满足人们的视觉感受。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追求画质的高端电视采用Mini-LED面光源背光技术成为LCD的必然选择,同时可应对OLED供货不足风险。
2 电视用来玩游戏
次时代游戏主机的最佳搭档从显示器升级为电视,这也是仅两年来,各大品牌在拼画质、拼操作、拼硬件中又一发力点。根据中关村在线联合视像行业协会发起的【游戏电视用户需求研究报告显示】,游戏电视所具备120Hz、HDMI2.1、G-SYNCB&Freesync9、高性能芯片、低延时输入等属性。
此外,还具备中高端电视的基本性能,例如色彩精准度高、GTG、LightSensor、VRR等。换句话说,游戏电视的硬件配置和显示高于追剧的电视配置,当然更高配置的电视价格也会更高。预算没有上限,还是根据需求来选择。
孩子、老人你家的电视谁在看
按照使用人群,可以分为两大类。一个是给家里的孩子看动画片、上网课;另一个需求就是父母看新闻联播。
小朋友看电视最核心的诉求就是护眼功能,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防蓝光技术。激光电视、投影优势最明显,漫反射原理,光源不会直接照在眼睛上,不会引起睫状肌过度收缩,不易导致近视。
平时我们在看到大自然的成像的时候,比如楼宇、花朵、大海等画面进入眼睛,就是物体在反射阳光之后进入眼睛的过程,所以激光电视/投影的成像其实是模拟了大自然成像的原理。
考虑到外界光线对其亮度、颜色对比度的影响,客厅朝北的用户其体验效果更好。如果客厅光线充足,可以选择OLED电视,它拥有低蓝光、无闪烁、不刺眼的护眼优势,其对黑场亮度就可以无限接近0,亮度视角和色度视角要优于LED。
OLED电视也是我拔草的护眼电视。
根据个人经验来看,给父母、爷爷奶奶等长辈选择电视,以国产品牌、爆款型号为主。在国产操作系统优化得更好,长辈模式操作界面更简单、字体更大。此外,国产电视的遥控器按键更简单,使用起来也更方便。
客厅or卧室电视放哪里
客厅、卧室电视怎么选?这里主要就是尺寸的问题,一般情况下,观看距离在2.5m以内可以选择55英寸,在3.5m以内,可以选择65英寸,如果距离更远,可以选择75英寸以上。大,是电视行业的摩尔定律,而大屏电视不再依附背景墙,客厅变成沉浸式体验场。对于客厅电视来讲,只要眼睛能适应,完全可以选择更大尺寸的电视。
卧室电视是否应该选择尺寸较小的呢?综合考虑卧室面积和壁挂的方式,笔者建议选择无边超薄全面屏,不仅可以构造更符合现代审美的设计,也可以充分解放视野边界。卧室电视不仅仅是电视,甚至可以是电子相框,成为了家居场景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以上,就是本期家装日记有关电视选购的分享,后续我们还会策划空调、冰箱、洗衣机等选购专场。您有想了解的电器也欢迎留言哦。
(7754973)
4.质检总局抽查:12批次家用电动洗衣机不合格 涉摩尔电器等
中国网财经8月17日讯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昨日发布消息,该局于2017年4月至2017年7月组织开展了家用洗衣机等31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抽查了8个省(市)74家企业生产的74批次家用电动洗衣机,有12家企业的12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率为16.2%。
该局重点检验项目包括了安全、能效、噪声、电磁兼容等4类项目,从检验项目的抽查结果来看,出现不合格的12批次产品中,有浙江摩尔电器有限公司所产的双桶洗衣机等11批次产品能效等级不合格。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