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场传闻,有关部门或将修改商业银行代理销售私募投资基金的规定。据悉,征求意见稿明确,银行不得代理销售未经监管机构批准的产品,也不得通过其他金融产品变相代理销售私募基金。
一位股份制银行零售部门负责人表示,如果政策落地,对银行的影响较小,但对私行影响较大,因为私募是高净值客户的主要投资选择之一。也有银行人士认为,目前仍只是传言,政策实施的可能性还有待观察。
此前,原银监会在2016年发布的《关于规范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的通知》规定,除政府债券和实物贵金属外,银行只能代理销售受金融监管机构监管并持有金融牌照的金融机构发行的产品。这意味着,即便私募基金已在基金业协会备案,但如果发行机构没有相关牌照,银行也不得代理销售。
业内人士透露,在实际操作中,一些银行通过“阳光私募”的方式避开了这一规定,即由持牌信托公司发行信托集合理财计划,并聘请私募机构担任管理人。相关产品随后可在银行渠道内进行销售。
上述股份制银行零售部门负责人认为,近期传出的禁止银行代理销售私募产品的消息,很可能是由于近年来私募基金频发跑路和暴雷事件导致监管收紧。
另一位股份制银行资深人士指出,私募产品的波动风险较大,监管禁止银行代理销售私募产品的传闻可能是为了降低银行代销产品的风险,更好地保护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的权益。
目前,国内私募机构数量已超过2万家。截至2024年4月末,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达21032家,管理基金数量1152794只,管理基金规模达219.90万亿元。私募机构数量的激增也导致行业良莠不齐,给投资者和银行带来的风险不断增加。例如,浦发银行此前就曾代理销售出现延期兑付的私募产品,引发多起消费者投诉。
有私募基金研究总监表示,出于防范风险的考虑,对银行而言,代销私募产品的收益较小,而麻烦却不少。私募基金的监管力度较弱,更多依赖于自律监管,这也导致近年来产生了诸多风险事件。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