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霁翔揭秘:北京如何刷新全球历史遗产数量最高纪录


北京8月4日电 题:北京如何刷新世界遗产数量最多城市纪录?

——专访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

随着“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世界遗产数量达到59项。作为中国首都的北京,世界遗产数量增至8项,刷新全球世界遗产数量最多的城市纪录。

近日,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接受专访。王紫儒 摄

沿着中轴线可以见证怎样的北京?北京中轴线申遗以来,中国的遗产保护格局有哪些变化?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为世界带来什么?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近日接受专访,回溯北京中轴线的遗产保护之路,讲述这条轴线的“成长”历程。

视频:【东西问】单霁翔:北京如何刷新世界遗产数量最多城市纪录?来源:中国新闻网

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问:北京中轴线的突出价值体现在哪?您与北京中轴线是何时结缘的?

单霁翔揭秘:北京如何刷新全球历史遗产数量最高纪录

单霁翔:北京中轴线位于北京老城中心,纵贯老城南北,全长7.8公里,始建于13世纪,是一组建筑与遗址组合体,统领着整个老城的规划格局。与世界其他城市轴线最大的不同在于,这是一条有生命力的轴线。

自元代形成以来,尽管有所改变,北京中轴线上的古建筑群基本完整,42处古建筑保留了38处,两侧平缓开阔的格局和城市天际线的地位依旧。

北京中轴线在时间和空间上不断完善,成为世界上距离最长、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中轴线。在我看来,它也是世界范围内,对城市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条中轴线。

北京中轴线上有15个遗产构成要素,由古代皇家宫苑建筑、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古代城市管理设施、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居中道路遗存等五大类遗存组成,形成了丰富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空间,成为中国古代人居建设的典范。近年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奥林匹克公园等一批地标性现代建筑相继“落户”7.8公里中轴线的延长线上,使中轴线得以延伸,在未来继续统领北京的城市格局。

北京中轴线,景山公园妙亭。

北京对于中轴线的关注与保护历经几代人不懈努力,我也有幸参与其中。2000年,我在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任职期间,最担忧的是大规模建筑群挤压中轴线两侧,影响北京古城的整体风貌。当时,北京在城市规划方面着重了两方面工作:一是将可能产生大体量建筑、大规模建筑群的项目尽量远离中轴线,避免这些建筑“挤”进古城;二是在中轴线两侧规划大面积建设控制地带,成立多个历史文化保护区,重点保护胡同、四合院等北京传统历史建筑,保留古城胡同肌理,为中轴线构筑起层层“屏障”。这些都为北京中轴线申遗奠定了基础。

2011年3月,我向政协提交了《关于推动北京传统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提案》,获得40位政协委员联名支持,被列为政协重点提案。2012年,“北京中轴线”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记者:从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到正式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北京中轴线历经12年。这条申遗之路为何如此漫长?

单霁翔揭秘:北京如何刷新全球历史遗产数量最高纪录

单霁翔:在我看来,这12年并非等待,而是持续维护和强化壮美文化景观,同时弥补过去城市建设留下的遗憾。算上“预备名单”阶段,在北京已有的世界遗产中,21世纪以来申遗用时较短的中国大运河,也耗时近10年。在全球范围内,有些遗产历经20年甚至更久才能申遗成功,因为成为世界遗产有严格的流程要求:进行资源调查、编制保护规划、文物建筑保护修缮、环境整治,并在此基础上编制申报世界遗产的文本,接待世界遗产专家检查,在世界遗产大会上讨论能否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遗产,绝非“突击”可为。

这12年间,上述工作让社会各界力量达成共识,使北京中轴线的秩序更加壮美和完整。更为可贵的是,北京中轴线成为世界遗产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升级。

过去,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界定较为模糊,常常与文物保护混为一谈。随着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深入,从“文物保护”到“文化遗产保护”,我们的认知更加深入,保护范围更加广阔。

类似文化和自然双遗产,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也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中轴线上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强调物质和非物质遗产要共同保护。从公园里的“天坛神乐署中和韶乐”,到体现老字号传承的“东来顺涮羊肉制作技艺”,伴随申遗成功,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将逐步走向世界舞台。

在都市繁华中,这条中轴线每天书写着新的传奇。从关注遗产点到整条轴线,再到589公顷的遗产区和4542公顷的缓冲区,城市风貌愈发清晰;鼓楼成为国内外游客追捧的网红地标,管理者优化提升,让当地居民和拍照打卡的游客各取所需……中轴线承载着时代变迁,留存着“老北京”的乡愁。

作为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构成要素之一的鼓楼。来源:国家文物局

记者:北京中轴线上已有天坛、故宫、万宁桥(大运河)三个世界文化遗产,它们与中轴线有何关联?为何北京中轴线要申遗?

单霁翔:目前,北京共有长城、北京故宫、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颐和园、天坛、明十三陵、大运河和北京中轴线8处世界遗产。这些世界遗产并非孤立存在,彼此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方面紧密相连。

作为世界遗产的北京故宫,以明清紫禁城为主体,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与其相连的景山、端门、太庙、社稷坛以及皇史宬、大高玄殿、御史衙门等相关建筑并未纳入故宫的遗产范围。在我看来,这些建筑与故宫构成一个整体。我在故宫工作时便希望对它们进行整体保护,而北京中轴线的保护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故宫太和殿。来源:国家文物局

北京中轴线上的天坛、故宫、万宁桥三个遗产点分别具有不同的文化价值,都见证了城市的发展,但它们无法代表整条中轴线。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遗产,将诸多遗产构成要素纳入其中,人们对这条轴线的认识将更加全面,遗产保护成为一个动态过程,也为城市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和更大空间。

记者:北京中轴线成为世界遗产,为世界带来了什么?

单霁翔:申遗成功是北京中轴线保护的新起点。每一处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成功后,都会带来一系列新的保护课题,北京中轴线也不例外。

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项工作就是定期和持续进行世界遗产监测。受中轴线体量影响,建设控制地带的范围会比较大,这将极大地促进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

中轴线保护得到了市民的广泛参与。如今,人们可以走进中轴线上的历史建筑、遗址公园、博物馆和文化设施。比如,钟鼓楼成为博物馆,人们可以参观并登上城楼俯瞰城市。正阳门、永定门等都可以实现这样的开放,让人们从高处领略中轴线的壮美景观。与此除了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享誉中外的著名博物馆,中轴线上还有许多“宝藏”博物馆,如天安门广场附近的中国铁道博物馆、北延长线上的中国工艺美术馆等。对公众而言,接触文化遗产,从中汲取智慧和营养,树立正确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就是保护文化遗产的行动。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 北京保险柜品牌价格排名(北京保险柜哪里有卖的)
  • 北京维修消毒柜怎么选型号(北京维修消毒柜怎么选型号的)
  • 北京移动消毒柜设备维修(北京移动消毒柜设备维修电话)
  • 北京消毒柜维修公司电话(北京消毒柜维修公司电话号码)
  • 平谷维修消毒柜公司(平谷维修消毒柜公司电话)
  • 金华金品智智能锁人工24小时-《今日汇总》
    上一篇 2024年08月07日
    孤儿考生事件大反转 午饭后得知父母在世
    下一篇 2024年08月07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094474542@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