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皆知,学校总会灌输这样一个道理:职业不分贵贱,唯劳动者得报酬,即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无得。
踏入社会后,不少人发觉,现实与学校所教大相径庭。我国行业差异明显,公务员、烟草、电力、石油等行业备受青睐,而環卫工人、清洁人员、农民工等人却往往受到轻视。
这种差别也反映在薪资待遇上。譬如,環卫工人的平均月薪仅有一千多元,而公务员每月却可达五六千元,烟草或电力行业更甚。
为何如此?既然职业无贵贱,多劳多得,待遇为何相差如此之大?这是否合理?我们不妨看看网友的评论:
可见,对于行业间的待遇差距,多数人认同存在差异。
网友给出的理由简明扼要:其一,環卫工门槛低、技术含量低,所以待遇低,而公务员则恰恰相反。
对比公务员与環卫工的招聘条件,差距一目了然。環卫工几乎无硬性要求,身体健康即可,无需学历或考试,人人都能胜任,可替代性极强。
反观公务员招聘,条件繁多,不仅有学历要求,还有专业和年龄限制,更要经过考试和面试。尽管公务员工作也不甚艰巨,但由于选拔严苛,脱颖而出的皆是精英。
简言之,行业待遇与稀缺性成正比,公务员竞争激烈,待遇高也在情理之中,而環卫工则相反。
其二,学历水平不同,待遇有别属正常现象,这是勤奋读书的回报。
我國素有“读书改变命运”的说法,倘若学渣与学霸待遇一致,也不公平。试观公务员、电力、烟草等优质行业,招聘基本清一色名校生,对于一般本科生不屑一顾。正是由于这些人的高学历和知识水平,才为行业带来丰厚回报,享受优厚待遇理所当然。
再看環卫工、清洁工等行业,从业者普遍学历不高。在校时不思进取,凭什么与勤奋求学之人同享待遇?这也不公平!如今社会,知识就是财富,认真读书确实可以改变命运。
行业间待遇有差距是正常现象,但差距过大则不合理,甚至会导致行业歧视。
诚然,科学家和環卫工待遇不应相同,否则自然不公。行业間待遇差距合理存在,问题在于,如今的差距已過於悬殊,这便不正常了。
简单来说,体力劳动者也应受到尊重,因为社会离不开各行各业。不光要有高知識分子,也需要農夫、工匠、環卫工人、农民工。每个行业都在为社会做贡献,少了它们,社会也无法正常运转。
在发达国家,那些我们常说的底层工作者的待遇也很高,至少和公务员不相上下。他们拥有尊严,也不会遭受歧视。
现在社会上竞争激烈,正是因为行业歧视和待遇差异过大。如果能缩小这种差距,实际上对我们每个人都有利。
小学生都知道,我们努力学习不是为了成为人上人,而是希望社会不再有高低贵贱之分。
社会每个人和每个行业在人格尊严上都应该平等。
从这个角度来看,社会应该缩小行业待遇差距。可以有差距,但不能太大。歧视底层劳动者的观念更不应该存在。相反,我们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尊严和安全感。只有这样,才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标志。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