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瞪羚企业如何走出科技创新路”主题论坛上,光启创始人、光启技术董事长刘若鹏阐述了有力有效支持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发展以及科技创新路径的探索。
刘若鹏提出,“新兴领域的发展需要不断加速新兴技术和原创技术的工程化创新能力,拓宽未知领域的应用,迅速响应行业趋势变化。”他以光启为例,讲述了超材料技术在航天航空领域的工程化创新应用。
超材料是物理学领域近 20 年来的新兴分支,在光启多年的探索和验证中,他们在航天航空装备领域找到了超材料全产业链发展的路径。
刘若鹏指出,一项新兴技术或原创技术打通产业链非常困难,需要大量努力和产业筛选。对于技术创业企业,需要内外兼修,一方面提升企业成品覆盖面,另一方面敏锐捕捉产业变化,寻找新技术分支和赛道。
刘若鹏强调“长期主义”理念的重要性。光启十多年来专注超材料基础研究与应用拓展,最终实现产业化重大突破。
关于科技进步,刘若鹏认为,产业发展日益协同,企业应在有限资源和时间内进行多学科创新和融合。他以光启为例,尽管输出的是结构产品,但在设计中会回到最底层的原料配方开发,跨越多个产业链环节。
刘若鹏指出,新质生产力发展不仅是技术或研发问题,更是全产业链创新。企业后期发展应持续进行成本革命,对航天航空、低空经济等战略新兴产业至关重要。
刘若鹏表示,战略新兴产业在“再全球化”中面临历史机遇。尽管中国航空航天领域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已进入全产业链爆发期。
我深信,中国未来必将成为全球航空航天领域的佼佼者。作为战略新兴企业,光启将全力支持国家航天航空战略,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