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北京。
以大提琴细腻的音色、岭南胡琴的悠扬抒情和中国大鼓的恢宏壮阔为基调,“我和我的祖国”《澳门意象》大提琴音乐会在京奏响。澳门大提琴乐团的青年音乐家们,为观众呈现了一幅流光溢彩、深蕴历史底蕴的澳门画卷。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作曲家方岽清表示,这部原创作品以大提琴室内乐的形式,展现了澳门的风土人情、人文精神和回归以来25年的沧海桑田。
音乐会以“澳门八景”为串联,分为八个乐章。开篇的“镜海长虹”音调深沉雄浑,仿佛一幅澳门历史变迁的画卷徐徐展开。第三乐章“妈阁紫烟”,胡琴和笛子悠然交织,与西洋乐器相得益彰,令人仿佛置身妈阁庙中,领略澳门的民俗风情。在“黑沙踏浪”部分,打击乐的温暖厚重推动乐章蓄势待发,听众仿佛随音乐踏浪而出,见证旭日东升,波光粼粼,壮美非凡。
音乐会结束后,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表达了观众的喜爱。“澳门标志性建筑如大三巴、妈阁庙,仿佛就在眼前。”冒雨前来听音乐会的北京市民唐先生赞叹道,期待带着家人亲自去澳门感受音乐中描绘的美景。
音乐人曾伟认为,12把大提琴同台演奏形式新颖别致,令人印象深刻。这部作品既有恢宏的旋律,也有展现澳门精致小巧的细腻小调,既有东方气质又不失世界性,“就像澳门,既有独特的风格,又兼收东西方文化,十分包容”。
方岽清表示,为了创作这部作品,他曾多次前往澳门采风,用眼记录,用心感知,将澳门的风土人情融入音乐,希望观众能产生共鸣。以音域宽广、张力十足的大提琴为主乐器,作品既有大气澎湃的旋律,也有展现澳门独有魅力的精致小调,既具东方风韵,又不乏世界性,就像澳门一样,既有自己的特色,又融会东西,兼容并包。
澳门大提琴乐团艺术总监周游认为,中西乐器混搭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正如澳门传统的人文景观与充满异国情调的西式建筑交相辉映。
作为《澳门意象》在北京的首演,这场音乐会还将走进上海、郑州等城市。周游希望,内地观众通过音乐了解澳门的魅力和回归后的崭新面貌,燃起“非游不可”的热情。
去年 8 月的首次演出选定在珠海,周游认为这是“水到渠成”。珠澳两地地理相近,人文相通,天然地亲近。不少澳门观众跨过口岸到珠海观赏演出。加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加速推进,两地民众的心也愈发贴近。
作为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音乐家专委会主任,周游注意到,如今到澳门演出的内地艺术团体层出不穷。他更希望,澳门的“艺术之花”不仅绽放在大湾区,更能延伸到更多内地城市。“这样的‘双向奔赴’既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和发展,也为我们更好地走向世界奠定基础”。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