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3万件采暖热水炉紧急召回,看看有你家用的吗?
近日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网站
公布多条消费品召回信息
涉及48.3万件采暖热水炉
1.6万多台电热水壶等
快来看看
你家用的热水炉、热水壶是否在其中
威能(中国)供热制冷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召回部分威能牌燃气采暖热水炉
即日起,威能(中国)供热制冷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召回2021年12月31日前安装完成的部分威能牌燃气采暖热水炉产品,涉及数量483,000件。
本次召回范围内的采暖热水炉,由于部分安装商在烟道安装过程中存在不规范操作,导致少数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硬点火现象,引起产品面板变形或弹落,存在安全隐患。
威能(中国)供热制冷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将针对上述问题提供烟道安全检查服务,并对存在安全问题的烟道进行免费维修,以消除安全隐患,降低产品风险。
用户可拨打威能(中国)供热制冷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客户服务热线(4007001890)进一步了解具体情况。
广东安博朗科技有限公司
召回部分半球牌电热水壶
即日起,广东安博朗科技有限公司召回2021年5月3日至2021年9月8日期间制造的部分半球牌AZF-A20型号电热水壶,涉及数量为10008台。
本次召回范围内的电热水壶,由于产品非正常工作和接地措施项目不符合GB 4706.1-2005、GB 4706.19-2008标准要求,可能引起触电和起火,存在安全隐患。
广东安博朗科技有限公司将为消费者免费维修或退货处理,以消除安全隐患。
用户可通过该公司客户服务热线(13824780735)咨询持有的产品是否在受影响范围内,进一步了解具体情况。
廉江市恒力电器有限公司
召回部分SPORLR牌电热水壶
即日起,廉江市恒力电器有限公司召回2022年2月1日至2022年2月2日期间制造的部分SPORLR牌HL-1520型号电热水壶,涉及数量为4000台。
本次召回范围内的电热水壶,由于产品接地措施项目不符合GB 4706.1-2005、GB 4706.19-2008的标准要求,可能引起触电,存在安全隐患。
廉江市恒力电器有限公司将为消费者免费维修或退货处理,以消除安全隐患。
用户可通过该公司客户服务热线(0759-6617377)咨询持有的产品是否在受影响范围内,并进一步了解具体情况。
广东龙顺电器有限公司
召回部分龙顺牌电热水壶
即日起,广东龙顺电器有限公司召回2019年08月12日至2021年3月25日期间制造的部分龙顺牌KL-SG1822型号电热水壶,涉及数量为1000台。
本次召回范围内的电热水壶,由于产品接地措施、电源连接和外部软线项目不符合GB 4706.1-2005、GB 4706.19-2008标准要求,可能引起触电和起火的危险,存在安全隐患。
广东龙顺电器有限公司将通过免费为消费者免费维修或退货处理,以消除安全隐患。
用户可通过该公司客户服务热线(13729108555)咨询持有的产品是否在受影响范围内,进一步了解具体情况。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出品 编辑整合:符樱 资料来源: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网站、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等)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2.燃气设备用气量如何计算?
1.名词解释
常用燃料
常用燃料可分为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焦炭、无烟煤、烟煤等为固体燃料;重油、柴油、煤油、汽油等为液体燃料;天然气、煤气等为气体燃料
热值
热值是指单位量(公斤、米3等)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
热效率
热效率为实际可利用能量与燃料(能源)本身能量之比,即燃料(能源)的利用率,对于不同用途其热效率是不一样的。
1. 常用设备热负荷及额定流量
计量单位转换后,燃气设备额定流量的计算公式为:
(m3/h)
Lg—燃气额定工况下的流量(m3/h);
Q—额定热负荷(kW);
η—热效率(一般锅炉取0.9,民用灶具按照国标GB 16410-2007执行)
Hl—燃气低热值(MJ/m3,一般近似为36 MJ/m3)。
粗略计算公式:
常用燃气灶具热负荷及额定流量(参考标准)
3.壁挂炉、锅炉用气量确定
3.1壁挂炉使用费用
影响使用费用的因素为:(1)壁挂炉的热效率,(2)取暖建筑面积,(3)取暖建筑层高,(4)取暖建筑门窗保温性能,(5)取暖建筑门窗开启时间,(6)取暖建筑的位置(顶层、底层、楼侧、风口等),(7)相邻房间是否采暖。
即,同等取暖面积:层高越大费用越多,门窗保温性能越差费用越多,门窗开启时间越长费用越多,位于顶层、底层、楼侧、风口等处建筑取暖费用越多,相邻房间不采暖较采暖费用多。
以100m2建筑取暖面积为例:耗热量为100X100=10kw,即每小时耗热量为: 10kwX3600s=36000kj/h=8600kcal/h,需天然气1.1米3/小时(壁挂炉热效率以90%计),费用为:3.35元/小时、80.4元/天、1440元/月。(室内温度平均18度)。
3.2锅炉用气量
锅炉为生产蒸汽的装量,一般以“蒸吨”表示功率大小,每吨水吸热制成蒸汽所需热量约为650000千卡/吨,由天然气热值8600千卡/米3,则650000千卡/吨÷8600千卡/米3,产生1吨蒸汽至少需75.6米3天然气。
4.2实际利用中燃料相互替换其折算
1.天然气与电能比较(两者热效率相近)
电:1度(kwh)=860千卡
天然气:1NM3热值9000千卡
1NM3天然气热值= 度电的热值≈10度电(kwh)
2.天然气与人工煤气比较
1 NM3天然气热值约9000千卡
1Nm³人工煤气(义马天然气)热值为3790千卡
1NM3天然气热值=9000/3790液化气的热值≈2.37Nm³
3.天然气与液化石油气比(两者热效率一样)
1 NM3天然气热值约9000千卡
1Kg液化气热值11000千卡
1NM3天然气热值=9000/11000液化气的热值≈0.81公斤
1吨液化气的热值=11000*1000/9000≈1222NM3天然气
4.天然气与柴油比较
热值10400千卡/kg,柴油燃烧的热效率约85%
所以1公斤柴油能利用的热为10400*85%=8840千卡
天然气燃烧热效率约92%
所以1NM3 天然气能利用的热为9000*0.92=8280千卡。
因此考虑到热效率之后:
1NM3天然气=8280/8840柴油的热值=0.94公斤柴油
1吨柴油=8840*1000/8280=1068 NM3天然气
5.天然气与重油比较
重油热值约为10800千卡/kg,燃烧效率82%,
所以1公斤重油能利用的热为10800*82%=8856千卡
因此考虑到热效率之后:
1NM3天然气=8280/8856重油的热值=0.93公斤重油
1吨重油=8856*1000/8280=1070 NM3天然气
6.天然气与煤比
因为煤在不同的燃烧设备中综合热效率相差很大,所以没有一个统一的比较数据,只能给出一个计算方法,告诉大家煤在几种情况下的热效率:
a、煤在锅炉中,煤的综合热效率65%,煤燃烧的惯性造成的损失(压火损失)10%;
b、煤在煤气发生炉中的转化率是72%,煤气燃烧热效率与天然气一样;
c、煤在隧道窑中的热效率小于40%。
★逆向计算法
已知现在煤锅炉每天耗煤A吨,问:改成燃天然气要消耗多少立方?
计算方法:A×0.65×0.9=B
(B×5500×1000)÷9000÷0.92=与A等效的天然气耗量(NM3)其中9000是天然气热值,5500是煤的热值
★指标法(也是逆向计算法的一种)
当已知道用户情况(如:空调面积、采暖面积、淋浴喷头、就餐人数……)问要消耗多少天然气时,可以用指标法进行计算:
每单位的指标×单位个数=有效能耗
有效能耗÷天然气热值÷热效率=实际耗天然气数(NM3)
指标可以由书本查得,也可用类比算出:a)不同地区每平方建筑面积采暖指标如下:
室外温度
±0℃
—10
—20
—30
—40
每m2耗能
80千卡
110千卡
130千卡
150千卡
160千卡
例如:某某地区,每m2采暖耗能80千卡
一座10000 m2的建筑,每小时采暖耗能为:80×10000=80×105千卡
耗天然气 :80×105÷9000÷0.92=96.6 NM3/小时
选取1台90万千卡/小时的热水锅炉即可。
b)洗浴耗能指标
机关、学校、部队、工厂、洗浴可按每个喷淋头8000千卡,估算耗能数量。
例如:20个喷头洗浴室 小时耗能:20×8000=160000千卡/h
同时使用系数取0.9(这些单位集中洗浴可能性大)
160000×0.9=15×104千卡/h
耗气:150000÷9000÷0.92=18.1 NM3/h
c)相关其他情况的耗能指标可到《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和《采暖通风设计手册》中去查取,在此不详述。
3.超导磁体行业深度报告:国之重器风口已至
(报告出品方/作者:东吴证券,马天翼、王润芝)
1. 超导磁体性能优异商业化进程加速,下游应用多点开花
超导磁体属于多部件集成系统,一般是指用超导导线绕制的、利用超导材料零电阻 与小截面导体却可以承载超大电流的特殊性质产生强磁场的装置,包括超导线圈和其运 行所必要的低温恒温容器。 超导磁体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1)超导线圈和铝合金骨架(缠绕固定超导线): 超导线圈为磁体系统核心部件,根据对于磁场场强和均匀度的需求,由 2 或 4 个线圈呈 对称布置,超导线圈数量越多,产生的磁场场强和均匀度越高。(2)励磁电源:为超导 磁体提供电流,分为超导磁体内部电流独立于电源运行的闭环运行模式和持续由电源供 电的开环运行模式。(3)低温控制系统:干式制冷机、导冷板(将制冷机冷量传导给线 圈)、真空杜瓦(保证系统密闭性,维持低温条件)、冷屏(降低外部辐射漏热)。(4)失 超保护系统:一旦磁体失超,将破坏磁体结构,重新降温励磁使运行时间增加,因此需 要对线圈进行浸渍、绝缘处理。(5)漏磁屏蔽系统等:超导磁体产生的磁场与设备的其 他电磁系统会互相干扰,影响设备正常运行,因此需要铁轭进行磁场屏蔽。
超导线圈产生的磁场分布可以分为水平、垂直和勾形(Cusp)。以超导磁体在晶硅 生长炉中的应用为例,垂直磁场由于结构原因无法消除单晶炉内主要热对流,很少被采 用;水平磁场的磁场分量方向垂直于埚壁主要热对流与部分强迫对流,可有效抑制运动, 且有利于保持生长界面平整性,降低生长条纹;CUSP 磁场因其对称性,熔体的流动和 传热性更为均匀,因此垂直与 CUSP 磁场为晶硅生长炉中的主流应用。
超导磁体具有磁场强度高、重量体积小、节省电耗等核心突出优势。通常电磁铁是 利用在导体中通过电流产生磁场,由于超导材料在低于某一极低温度下具有零电阻特性, 因此相比于常规磁体,超导磁体可以在不损耗焦耳热的情况下,产生很高的运行电流, 进而在大空间内产生高场强、高稳定性、高均匀性的磁场。
低温超导磁体技术发展时间较早,技术成熟,高温超导磁体由于材料特性,磁体磁场强度可以做到更高,更满足高场强需求场景。低温超导材料 NbTi 超导线圈主要用于 低场超导磁体,经过发展,为了满足高场需求,外层 NbTi+内层 Nb3Sn 复合线圈成为了 较高场超导磁体主流产业化技术路线。1980s 以来,第一代高温超导材料 Bi-2212、Bi2223 和第二代高温超导材料 YBCO 陆续被发现,相较低温超导磁体,高温超导磁体仅 需液氮制冷,有着更高的临界磁场、临界温度、临界电流,可以运用在超高场大型设备 中,更小的体积也使得大型设备成本大幅降低。经过 30 多年的研究,高温超导磁体的 磁场上限已经探索至 45.5T,同时超导磁体的生产技术也正逐步成熟。
超导磁体商业化进程加快,高品质节能提效工业领域+紧凑型可控核聚变装置等商 业化下游应用场景不断打开。低温超导磁体最初开始在下游设备中应用时由于其制冷维 护成本较高,起初仅应用于成本不敏感的领域,如医疗:MRI(磁共振成像仪),科研: NMR(核磁共振波谱仪)、高能粒子加速器,能源:受控核聚变装置等高场强、高均匀 度磁场需求领域。随着高温超导技术发展,超导磁体能够产生超高场场强,叠加超导材 料价格的逐步下降因素,凭借场强高、体积小、节能等优势,超导磁体可以利用其节能 提效优势对民用化、高品质需求、节能化领域做到原有产品的替代升级,例如在工业: 铝感应加热、MCZ(磁控直拉单晶硅生长炉)、磁选矿,污水分离设备,交通:磁悬浮 列车等,将带动超导磁体大规模产业化应用。与此同时,在能源:紧凑型可控核聚变(托 卡马克装置),特别是民营化领域,高温超导磁体可以满足因设备紧凑体积小,从而产 生的超强磁场需求,同时带来成本更低,研发周期更短的卓越优势。随着未来超导磁体商业化应用进程加快,长期内超导磁体在更多下游应用领域的渗透将不断加深。
2. 超导磁体节能提效优势显著,商业化设备应用空间广阔
2.1. 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设备进入放量阶段
金属挤压成型之前需要预热,传统方式是采用工频炉或者燃气炉进行预热,高温超 导感应加热设备由于其超导特性产生磁场无损耗,相较于传统加热方式具备损耗低、透 热性好等优点,未来有望大规模替代传统加热设备。超导直流感应加热采用的接近零电 阻的带材,超导线圈中功率损耗可忽略,超导感应技术可以通过调整锭料的速度和增大 磁场的强度,增大涡流效应的透入深度以实现更均匀的幅向温度,相对于传统加热炉可 以得到更深入、更均匀的轴向温度分布,使得加热更有效率,同时可以通过改变磁场的 密度来进行加热温度的分布,进行梯度加热,实现不同部位的加热需求,从而实现高穿 透性、高能效性、温度均匀性和梯度性灵活可控的全新高品质加热。
联创光电全球首台兆瓦级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设备,2023 年顺利开启批量化交付进 程。联创光电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设备加热速度快、效率高、节能省电、产品均匀性高, 加热铝棒由 20 ℃至 403 ℃,用时 617 秒,仅为原加热时间的 1/54,总耗电量 68.95 千 瓦时,能效 85.88%,表芯温差仅 3 ℃,加热均匀性良好。设备折合成每吨铝耗电量仅为 131.8 千瓦时,较之传统工频炉省电达 150 千瓦时,耗电量不及传统工频炉 50%。设备 2022 年投入生产、完成验收,并与广亚铝业等客户签订合作协议,标志着高温超导感应 加热设备顺利实现市场 0-1 突破;2023 年 4 月 20 日成功投运,顺利开启批量化交付, 目前在手订单超 60 台,本年度将交付十余台套设备。
高温超导铝感应加热设备具千亿级广阔市场。谨慎预计,全球范围现有直径 300mm 以上铝型材挤压机的加热炉替换及新增约 1400 台,航空铝合金、镁铝合金、钛合金等 其他军工、航天领域金属压延成型设备约 200 台,将已有成熟超导熔炼加工、金属回收 技术嫁接于上述行业,将孕育出不同系列产品,市场容量或达千亿级,应用前景极其广 阔。
2.2. 光伏级晶硅生长炉打开超导磁体新应用空间
N 型电池片产能大幅扩张,高品质要求带动超导磁体导入光伏级磁拉单晶硅领域。 根据 SMM,2022 年 Topcon 电池产能快速扩张,目前已投产 49.4GW,在建中的产能有 60.5GW,预计 2023 年新增产能将达到 228.5GW,带动上游 N 型硅片需求扩大。P 型电 池光电转换效率理论极限为 24.5%,而 N 型电池片的理论极限高达 28.7%。但 N 型电池对硅片的质量要求更高、对硅片氧含量更敏感。TOPCon 高温过程较多,易激发硅片内 的氧原子形成同心圆,使电池片效率下降。常规降氧方式只能到 10ppm,需要引入超导 磁场才能降至 7ppm 以下。
在硅棒生产环节增加超导磁场可以减少晶体材料里面的氧含量、提升生晶体生长的 稳定性,最终提升电池片光电转换效率至少 0.1%。在高温过程中,硅溶液内部容易出 现热流动,冲刷坩埚壁,造成晶体里含有较多的氧,后续加工过程中氧会沉淀形成杂质, 产生同心圆和黑芯片问题,使 N 型电池片转换效率下降,对于 N 型硅片,杂质含量超 过 7ppm 之后,缺陷会急速上升,如果使用传统降氧方法,只能做到 10ppm,超导磁体 产生的强磁场可以有效抑制热对流,降低氧含量,使材料凝固液面更稳定,缓解同心圆 和黑芯片问题,提高材料纯度,增加产品产能,增加电池片转换效率。同时,引入超导 磁场提升拉晶良率和成晶率,提升 10%单产以及延长石英坩埚寿命。
超导磁控晶硅生长炉优势明显,随着国内企业加速技术迭代、产品降本,有望助力 超导磁体规模化放量。当前光伏晶硅生长炉加装超导磁体主要有三重优势:1)降低硅 片含氧量,提升最终生产电池片光电转换效率 0.1%-0.8%;2)提升硅棒品质,增加产出; 3)延长晶硅生长炉坩埚寿命,由于加装超导磁场可以控制硅液对坩埚冲刷,可有效延长 坩埚寿命。随着晶盛机电、联创光电、连城数控等公司均积极展开超导磁体布局, “国 产化”叠加“规模化”趋势,设备价格将有望下降,推进超导磁体在单晶硅生长炉领域 应用规模化放量。
目前国内低温超导磁体与高温超导磁体生产企业,均针对光伏晶硅生长炉应用加速 展开应用布局。低温超导磁体领域,连城数控推出 KX420PV N 型低氧单晶炉产品,深 度掌握磁场模块(永磁场、勾型磁场及水平磁场、超导磁场)用于光伏单晶生长的一系 列方案。晶盛机电于23年5月发布的第五代单晶炉,通过低温超导磁体方案解决TOPCon 硅片的同心圆问题。截至 2023 年 6 月,晶盛机电第五代光伏低氧单晶炉的单晶炉已签 订约 3500 台设备订单,预计今年出货近 300 台超导磁场。高温超导领域,联创光电晶 硅生长炉用高温超导磁体研发顺利,预计 2024 年交付第一批高温超导磁体不少于 50 台, 预计 2024 年到 2025 年,合作客户硅单晶生长炉升级改造对高温超导磁体的需求约 300 台。
2.3. 半导体级晶硅生长炉中超导磁体国产替代加速
半导体级晶硅生长炉需要磁场抑制热对流、提升晶体品质。高集成度芯片发展使半 导体行业对硅单晶材料提出尺寸与质量的要求。直拉法(CZ)可生成大尺寸硅单晶,但 生长中产生热对流,边界层不稳定,晶体易生杂质。晶圆尺寸越大,芯片成本越低,随 着生成单晶尺寸的加大,热对流、温度梯度均匀性越发难以控制。太空微重力和磁场可 以有效抑制熔体对流,但微重力下晶体生成费用高,工艺复杂且周期长,所以采用引入 磁场的方式,即磁控直拉单晶硅技术(MCZ)。熔体硅具有导电性,在磁场作用下,熔 体流动必然引起感生电流从而产生洛伦兹力(F=qv×B)。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熔体内 热对流得到抑制,熔体液面处的氧、点缺陷及其他杂质得到抑制。目前超导磁体广泛应 用于 12 英寸半导体级晶硅生长炉以及少部分 8 寸晶硅生长炉。
12 英寸半导体硅片需求不断增长,半导体级超导单晶硅生长炉国产化进程加速, 高磁场要求促进高温超导开启规模化应用。在 5G、物联网、汽车电子、服务器等需求 的带动下,国内 12 英寸半导体硅片市场持续向好,12 英寸单晶硅晶体生长设备需求不 断扩大,集微咨询预计中国大陆 2022-2026 年将新增 25 座 12 寸英寸晶圆厂,新增 12 英 寸硅片产能 2064 万片/年。2020 年国内半导体级超导单晶硅炉设备国产化率仅为 30%, 主要由国外供应商日本住友、东芝、三菱等提供。目前西部超导实现 12 英寸直拉单晶 硅超导磁体批量供应,晶盛机电子公司慧翔电液自产超导磁体,12 尺寸 4000 高斯半导 体单晶炉累计卖出 200 台。随着当前对大尺寸高品质单晶的需求不断增长,单晶硅炉对 磁场强度的要求更高,高温超导可突破低温超导磁场强度上限,并且配套更小的制冷系 统。当前高温超导带材价格正加速下降,随着国内联创光电为首的高温超导设备厂商加 速相关应用研发,预计几年后高温超导磁体将在超导磁控单晶硅生长炉中开启规模化应 用。
3. 高温超导磁体突破磁场强度上限,加速可控核聚变装置建设
3.1. 磁约束可控核聚变是聚变发电最佳路径
磁约束可控核聚变是目前实现可控核聚变的主流方式。可控核聚变,即一定条件下, 控制核聚变的速度和规模,以实现安全、持续、平稳的能量输出的核聚变反应。有激光 约束核聚变、磁约束核聚变等形式。具有原料充足、经济性能优异、使用安全、无环境 污染等优势。实现可控核聚变反应点火,主要考察三个参数:1)燃烧等离子体的温度, 2)等离子体的密度,3)能量约束时间。当这三重参数乘积大于某一数值时,就意味着 聚变反应可以维持进行,不需要外部能量输入实现自持燃烧,也称为聚变反应点火。可 控核聚变实现路径有 3 种:引力约束、惯性约束和磁约束,目前主流商业发电核聚变方 式是磁约束可控核聚变,主要利用氢的同位素氘—氚作为聚变燃料。
传统铜导体磁体约束核聚变很难产生正能量增益,低温超导磁体装置体积庞大、成本昂贵,商业化应用受限。运用铜导体线圈进行磁场约束,消耗的大量能量将超过核聚 变产生的能量,同时需要过于庞大的冷却系统将产生的热量及时带走,因此铜线圈装置 只能在较短时间内运行。超导线圈超导态下电阻几乎为零,消耗能量低,只有超导装置 才能产生核聚变的正能量增益,实现稳态运行。起初装置运用传统铜导体,由于磁场强 度低,只能通过提高装置体积来获得所需的聚变功率,聚变装置往往体积庞大,导致装 置成本较为昂贵,限制其商业化推广与应用。
随着高温超导技术逐渐成熟,高温超导磁体相较于同体积下低温超导产生的磁场更 强,可以实现更高的聚变功率密度,在同聚变功率下,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体积、重 量更小,成本更加低廉,大幅缩短聚变装置研发周期,增加迭代速度,开启紧凑型可控 核聚变商业化进程,美国 CFS 公司 SPARC 项目设计磁场 B0=12T,等离子体大半径只 有 R=1.65 米,体积 11 立方米,是 ITER 的 1/80,实验堆规划 2025 年完成,ARC 设计 磁场 B0=9.2T,等离子体大半径 R=3.3 米,体积 140 立方米,工程堆 2030 年实现聚变 发电,研发周期大大缩短。可控核聚变项目从 30 年预期国际合作推动的巨额投资项目 演变成了 10 年预期的风投热点项目。
高温超导磁体突破低温超导与常导磁体磁场强度上限,高场强高温超导磁体是未来 紧凑型核聚变装置的最优选择。使用托卡马克装置建立核聚变反应堆,需要在一定空间 内产生 10T 以上的两级磁场。高温超导在 15T 以上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相较于同体积下 的低温超导产生的磁场更强,突破低温超导材料磁体磁场上限,推动了可控核聚变装置 小型化与成本降低,成本的大幅降低点燃了市场对可控核聚变商业化的热情,越来越多 的创业公司入局可控核聚变领域。2015 年托卡马克能源公司就推出了世界首台完全高 温超导磁体的托卡马克装置 ST25,首次实现连续 29 小时输出等离子体,创下世界纪录。近几年新增的紧凑型、小型化托卡马克可控核聚变装置均采用高温超导磁体。
3.2. 核聚变能研发进入工程可行性阶段,装置建设进入加速期
各国政策大力支持,全球可控核聚变不断取得技术突破,更接近聚变发电。美国“聚 变能研究”项目计划在 2023-2027 年每年拨款金额约 10.26 亿、10.43 亿、10.53 亿、 10.48 亿和 11.14 亿美元研发可控核聚变。日本也制定核聚变产业化的国家战略,并制定 相应的行动计划,包括产业培育、技术开发、配套体制等,同时积极推动政企联合、中 小企业参与。中国 EAST 装置运行 15 年来,先后实现了 1 兆安、1.6 亿度、1056 秒的 等离子体运行,美国 LLNL 以及 NIF 也曾实现净能量增益,离核聚变发电更进一步。
可控核聚变商业化进程加速,项目频出受到资本强烈追捧。据核聚变工业协会 (FIA)统计,以 CFS 为代表的全球有超过 30 家公司正在致力于实现核聚变的商业化,目前这 些公司已共计获得了超过 50 亿美元的融资。其中,2022 年核聚变领域的私人投资额已 经接近 30 亿美元,一年的投资额超过了此前的投资总和。2022 年我国也有两个商业公 司先后布局商业化可控核聚变,获得国内知名机构红杉种子、蔚来资本、米哈游等投资, 分别获得数亿元投资。
在建设本国聚变示范堆目标下,通过 ITER 计划获得实验堆设计、建造经验,并利 用大型托卡马克装置获得高性能聚变等离子体控制和运行经验。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 ITER 计划由中国、欧盟、俄罗斯、美国、日本、韩国和印度等七方 30 多个国家共同合 作。整个项目预计耗资超 200 亿欧元,其中约一半由欧盟承担,余下的部分将由参与合 作的六方(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印度及俄罗斯)各方承担 9%。预计将在 2025 年 启动实验实现第一束等离子体,2035 年开始进行氘-氚聚变反应。中国未来十年,重点 将在(EAST、HL-2M)两个主力装置上开展高水平的实验研究。
随着高温超导技术与小型化可控核聚变装置技术的突破,紧凑型可控核聚变商业化 进程进入加速期,据核聚变工业协会(FIA)统计,全球有超 30 家公司正致力于实现核 聚变的商业化,随着商业化企业的增多,相关资本不断加码,上述公司已共计获得了超 50 亿美元的融资。目前可控核聚变装置处于实验堆的工程可行性阶段,巨量融资用于进 行高温超导磁体等技术研发、扩大团队,加快助力实验堆向工程堆、商业堆发展,据各 公司规划,CFS 计划 2030s 完成可用于商业的 ARC 装置,能量奇点于 2027 年,将设计、 建造一个稳态、强磁场高温超导先进托卡马克,星环聚能计划 2030s 最终实现聚变产能, 我国政府 CFTER 工程堆将于 2030s 建造完成,2050s 建设原型电站。
4. 超导磁体技术壁垒高,抢先布局企业有望充分受益
4.1. 低温超导磁体技术更成熟,高温超导磁体性能更优
目前实现规模商业化的超导材料主要有三类,即低温超导材料(超导临界温度低于 25k)、第一代高温超导材料(Bi 系)、第二代高温超导材料(Y 系)。低温超导材料商业 化程度非常成熟,带材价格较为低廉,在 15T 及以下的磁场低场为主流应用。高温超导 材料临界磁场上限高、载流能力强,可以缩小超导设备体积,大规模应用潜力更高。其 中,第一代高温超导材料 BSCCO 大部分带材的制造很大一部分的原材料为银,成本难 以下降,商业化运用受到限制,而第二代高温超导 YBCO 带材基带和缓冲保护层的原 材料主要为不锈钢+铜,成本下降空间较大,随着多层薄膜制备技术进步、公里级长带 材大规模制造带来规模效应,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价格持续下降、产品良率提升,推动 高温超导技术产业化应用进一步加速。
超导磁体生产过程主要由线圈绕制、浸渍固化、绝缘、接线焊接、检测和组装等环 节组成,核心工艺在于磁体绕制技术和失超检测、保护技术。 超导磁体失超检测与保护技术:超导磁体在运行过程中可能由于存在接触电阻、局 部导体退化、某点的温度过高等因素而导致超导带材从超导态逐渐转变为常导态,失超 从局部某一点开始,会扩散至整个超导磁体,伴随引发过电压、超高温、低温介质蒸发 等问题,对磁体的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甚至造成磁体的损坏,因此对于超导磁体的失 超检测与保护非常关键。
(1)超导磁体失超检测:超导体失超检测一般使用通过直接测定匝间电压的电压 检测法,除此之外还有温度监测、光纤检测、超声波检测及低温介质流速检测等方法。
(2)超导磁体失超保护:在磁体绕制过程中,需要对超导体进行浸渍固化、绝缘 处理。在超导线圈励磁过程中,超导线圈在自场下会受到很强的洛伦兹力,会使每匝产 生位移,匝间出现摩擦生热,最终导致导体失超,因此在绕制中需要运用环氧树脂等材 料对超导体进行浸渍固化。由于超导状态下线圈电流在超导芯内传输,但若超导材之间 没有绝缘,一旦失超,电流将选择电阻最小路径使线圈失稳,因此要对带材表面包裹聚 酰亚胺等绝缘材料,进行绝缘处理。当检测到失超后,需要运用加热器分散热能,进行 主动失超保护。当线圈某个局部被触发失超时,引入外部电流,或分流超导线圈内部电 流,输入到加热器中的高电阻率金属薄片内,金属薄片通电后产生焦耳热,从而对超导 线圈进行加热,触发更多超导线圈区域失超,加快整个线圈的失超过程,使产生的热能 能够在线圈中比较均匀的地释放,避免局部点区域失超而引发的线圈烧毁事故发生。
低温超导磁体发展时间较长,绕制工艺成熟,带材价格低廉,随着小型化制冷机的 发展,已形成替代传统使用昂贵液氦浸泡冷却的趋势,有望解决低温超导液氦依赖与制 冷成本高的问题。超导带材受到应力产生应变,临界电流会有所衰减,所以对于带材机 械性能更加良好的低温超导磁体,其绕制工艺更为简便,因技术发展开始时间较早,低 温超导带材价格更低,绕制工艺更为成熟,缺陷之一需要稀缺而昂贵的液氦进行制冷, 制冷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对传统产品的替代。然而随着 4K 制冷技术的逐渐成熟和可靠 运行,小型化 G-M 制冷机技术的发展使得工作在 64k 以下温区制冷机直接冷却的超导 磁体系统成为现实,制冷机冷却方式节省液氦费用,无需频繁补充液氦,系统可以长时 间稳定运行,失超维护简单,装置质量和体积减小,因而超导磁体制冷方式由依赖液氦 浸泡冷却的湿式制冷逐渐转向利用无需液氦的氦气循环制冷机(无需补充氦气的封闭系 统)冷却的干式制冷,从而有望解决低温超导磁体液氦依赖与制冷成本高的问题。2022 年,西部超导子公司西安聚能成功研发 10T 125mm 超长均匀区无液氦超导磁体,并成 功实现出口美国,标志着我国在高场大孔径、超长均匀区类型无液氦磁体领域达到国际 领先水平。
低温超导磁体对环境温度较为敏感,失超风险较大,需要复杂的失超保护措施,来 保证低温超导磁体安全、可靠地运行。低温超导磁体在低磁场要求场景下更具价格优势, 但由于低温超导体转变温度很窄、n 值较高、工作温区较小、其最小失超能较小,失超 后传播速度较快,使得普通的低温超导磁体在受到很小的机械或温度扰动时,更容易会 迅速从超导态转变为正常态,同时,干式制冷的制冷机直接冷却方式缺少冷却介质传热, 导冷系统的超导磁体处于近似绝热状态,对于环境温度较为敏感,使得比湿式制冷的低 温超导磁体失超稳定性差,安全性有所降低。因此干式制冷低温超导磁体需要采用良好 的安全稳定措施,来保证低温超导磁体安全、可靠地运行。低温超导骨架之间要进行绝 缘处理,且为了固定处于磁场中的超导体,防止机械扰动产生热量导致失超,在绕制过 程中或者绕制完成后需要用环氧树脂固化,且需要加热器进行主动失超保护。
高温超导磁体具有产生磁场场强高、运行稳定性强、失超风险和制冷成本低、体积 小的性能优势,商业化应用潜力较强,应用范围更广。 (1)高温超导磁体临界磁场上限高,目前最高可产生 45T 场强,可以运用在 15T 以上 NMR(核磁共振波谱仪)、紧凑型可控核聚变等高场磁场需求领域。 (2)高温超导磁体运行稳定性强、失超风险较低,可以运用无绝缘方式进行处理, 大幅提高超导磁体鲁棒性。通常高温超导材料临界温度在液氦温区 77k 以上,与低温超 导材料相比,高温超导材料具有转变温区宽、工作温区相对较大、失超传播速度较慢、 最小失超能较大的特点;从承受热量的角度考虑,液氦的气化潜热为 2.6kJ/L,液氮的气 化潜热为 160kJ/L,高温超导体能够承受比低温超导体大得多的热量累积;同时,高温 超导带材的合金基带材料可以阻止磁通运动,降低释放的热量,失超现象发生的风险更 低。高温超导磁体的稳定性更强,机械扰动产生的摩擦热量不足以使高温超导磁体失超, 因此绕制时可选择无需环氧树脂进行固化,同时也可以运用非绝缘方式进行处理,无绝 缘高温超导磁体,带材的基带和保护层相当于超导层的匝间“电绝缘”材料,一旦发生 失超,超导层电阻会迅速攀升至和这些金属材料相当的量级,部分电流可以通过匝间的 接触自动分流绕过失超点,有效抑制失超进一步发展,相比传统绝缘线圈,大幅提高超 导磁体的鲁棒性和整体工程电流密度,由于非绝缘线圈是自稳的,一般不需要加热器等 主动保护系统。 (3)高温超导磁体的制冷成本较低,相比需要多台二级制冷机制冷的干式低温超 导磁体,高温超导磁体只需单级制冷机进行磁体冷却,磁体系统的体积相对较小。
4.2. 高温超导磁体生产工艺复杂,技术壁垒较高
(1)高温超导带材质地较脆,受应力应变影响大,绕制技术存在较大挑战。由于 高温超导材料 YBCO 超导层为氧化物陶瓷质地,其拉伸和弯曲等机械特性比传统低温 超导带材差,且高温超导带材为层状结构,不仅受轴向张应力,还受横向张应力,因此 在带材受到应力应变时,临界电流衰减速度更快。高温超导磁体可应用于高场强,需要 面对大电流、强磁场、高应力、极低温等考验,这便给高温超导磁体的绕制带来挑战, 首先,用于高温超导磁体的单/双饼式绕制,容易产生工艺细节控制不当或使用中带材受 力超标的问题,极易导致超导带材损伤;其次,而对于紧凑型可控核聚变用超高场磁体 的绕制,其难度远大于一般中低场,考虑到快速控制等离子体位形的需要,超导体的载 流能力必须不断提高,这就要求聚变强场磁体需要采用大电流集束缆线绕制,设计目标 参数高达 100kA/20T,需将上百根超导带材堆叠绞制成缆,过程中添加增强介质,提高 导体的机械强度和载流能力,从而减少线圈绕制的匝数,减小电感。2022 年,翌曦科技 团队已研发完成了国内首条可定制化参数的超导磁体集束缆线产线,在缆线接头与磁体 绕制等方面也完成了工程样机研发,后续将着力进一步提高设计参数。
(2)高温超导磁体接头需做到低电阻,高接头电阻将加大磁体失超风险。高温超 导带材由于工艺限制,制造长度较短,在磁体绕制时,需进行带材焊接,焊接接头需做 到低电阻,如果电阻过高,通电产生的焦耳热容易使线圈失超,同时也会增大制冷负荷。 目前高温超导产业界能工业化实现的接头电阻已经可以满足高温超导磁体的多数应用 需求。目前,国内高温超导磁体接头技术不断进步,等离子体所研制的高温超导接头电 阻只有 0.76 纳欧,远小于其他同类型装置中的超导接头,上海超导自主研发的带材接头 电阻可低至 2.3 纳欧,为全球工业接头最低电阻,阻值均匀分布、过流稳定性好。
(3)高温超导磁体失超传播速度慢,失超检测难度较大。由于高温超导材料失超 传播速度较慢,电压上升速度较慢,当电压变化量达到预设失超阈值时,所需时间较长, 而磁体失超后 2 秒内局部温度可超过 1000 摄氏度,如果仅靠电压检测装置对磁体进行 监测,将无法在磁体严重发热前监测到磁体的失超临界电压,到监测到电压时,超导带 材已烧坏,因而需要光纤或声波技术来检测失超,失超检测技术存在挑战。 随着国内上海超导、联创光电、西部超导(西安聚能)、翌曦科技、上创超导等一众 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温超导磁体技术得到逐步突破,高温超导磁体商业化进程将不断加快。
4.3. 终端应用加速发展,高温超导磁体产业正加速成熟
强磁场高温超导磁体技术不断突破,解决下游高场强应用领域发展瓶颈,终端领域 应用加速成熟,带动上游高温超导带材需求大幅增长,推动高温超导产业链快速发展。 在紧凑型可控核聚变领域,对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的控制技术已经非常成熟,高温超导磁 体强场技术成为核聚变装置的发展瓶颈,近年来,强磁场高温超导磁体技术得到突破, 2021 年 9 月,MIT 联合 CFS 成功研发 20T 高温超导强场聚变磁体,打破聚变磁场记录, 磁体将在 2025 年用于第一个能够实现能量增益的核聚变装置 SPARC 项目,11 月获得 18 亿美元融资。2023 年 Tokamak Energy 公司联合英国原子能管理局 UKAEA 使用 38 公里高温超导带材制造新 Demo4 设施,磁场强度将超过 18T。高场强超导磁体技术不断 突破,紧凑型可控核聚变领域加速成熟,带动上游高温超导带材需求持续扩张,英国原 子能管理局 UKAEA 2026-2028 年带材需求预计将达数十万 km,需求量远高于全球现有 总产能,美国 CFS 的 SPARC 项目高温超导带材应用需要 1 万公里,2050 年预计制造 10000 个 ARC,带材需求量将达每年 80 平方公里。
高温超导带材需求大幅增长,带动全球高温超导带材产能持续扩张,价格加速下降,高温超导产业链高速成熟,驱动高温超导磁体在终端领域的进一步探索与渗透,长期内 高温超导磁体或将成应用终局。低温超导需要液氦制冷,而我国液氦资源有限需要进口, 为了保证产业链安全,转向高温超导技术以液氮替代液氦成为趋势。随着高温超导强磁 体技术的不断突破,高温超导磁体终端领域应用不断成熟,带动上游高温超导带材需求 持续扩张,同时,欧美日等技术发达国家先后突破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长线制备技术, 公里级带材生产工艺日渐成熟,为应对高温超导终端领域带材需求,全球多家带材企业 加速扩产,随着产业链的高速成熟,高温超导带材价格将持续下降,具有高场强、高稳 定性、低维护成本优势的高温超导磁体在终端领域渗透将不断加速。
超导磁体位于产业链中游,为下游应用装置的核心部件,国内厂商布局全面,同时 布局低温超导与高温超导。上游原材料与带材制作覆盖低温超导、一代高温超导以及二 代高温超导带材,其中低温超导材料主要有 NbTi 和 Nb3Sn,NbTi 超导线性能良好,制 备更简易,带材价格不到 10 元/米。第一代高温超导材料 Bi 系带材生产技术较为成熟, 但原材料成本高昂难以进一步下降,商业化运用受到限制。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 YBCO 价格持续下降、产品良率持续提升,且国内高温超导带材核心供应商规划五年内实现高 温超导带材实现十倍以上产能扩张,推动超导磁体在下游各领域应用。
5. 投资分析
5.1. 联创光电:国内光电器件领军企业,高温超导技术领跑全球
国内高温超导技术领军企业,聚焦三大主业推进产业优化升级。近年来,公司将业 务重心放在智能控制器、激光产品和高温超导三大业务板块。公司的智能控制器产品从 高端家电智能控制器拓展至新能源汽车、工业控制领域的智能控制器、高端光耦等。激 光产品系列由公司与我国中物院十所合作成立中久激光经营,公司将中物院十所的先进 激光技术科研成果产业化,现已具备国内功率最高的泵浦源和高质量光纤激光器生产能 力,目前激光武器“光刃Ⅰ”已通过验收,等待列装,“光刃Ⅱ”也已临近验收。公司是 全球唯一的高温超导感应设备供应商,在该领域构建了极高的技术壁垒,产品目前主要 应用于铝、铜等非磁金属热加工领域,正布局将高温超导技术向晶硅生长炉、可控核聚 变等领域拓展,且光伏用单晶硅生长炉用超导磁体研发顺利,已收到客户提前采购订单。
全球首台兆瓦级感应加热设备投产,高温超导磁体技术全球领先。目前全球仅有德 国和韩国各有一台工业级超导感应加热装置,分别为 720kW 和 300kW。这些设备的工 业生产效率远落后于公司的产品。公司的设备功率是其他产品的 1.5 倍以上;可加热铝锭的最大直径是韩国设备 1.9 倍,是德国设备的 2.5 倍;可加热锭坯的长度为韩国设备 的 2.14 倍,为德国设备的 2.17 倍;产能是韩国设备的 3.9 倍,是德国设备的 2.6 倍。工 业生产效率上的差异,保障了公司产品的竞争优势。23 年有望快速放量,目前在手订单 突破 70 台。
产品矩阵加速完善,提前布局产能扩张蓄力长期成长,布局新领域应用研发打开长 期成长空间。1)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设备:公司该产品主要应用于下游大型金属加工领 域,公司规划布局单工位、双工位、四工位、八工位的超导加热装置。公司目前销售产 品以单工位和双工位产品为主,正重点打磨多工位产品以及推进感应加热设备产品标准 化,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公司目前超导设备产能在 50 台左右。后期公司计划在铝产业 集中的区域附近布局超导产业园,进一步扩大超导板块产品相关产能。2)晶硅生长炉 领域:公司当前正加速研发光伏级与半导体级晶硅生长炉用高温超导磁体,当前产品研 发顺利,且光伏晶硅生长炉用超导磁体已收到下游客户提前采购订单,预计明年开始量 产出货。3)可控核聚变、熔炼炉、磁选矿等领域:公司正基于自身高温超导磁体国内领 先技术能力,展开进一步布局。
5.2. 永鼎股份:深耕光电领域数十年,高温超导发展加速
国内老牌光通信重点企业,业务拓展聚焦光电产业。公司历经数十年发展,产业链 不断拓展,目前已形成“光电交融、协同发展”的战略布局。1)光通信产业:聚焦“新 基建”,提供 5G/固网宽带“双千兆”网络、DCI(数据中心互联)综合解决方案,以及数 据收集与信息服务解决方案,未来将持续加大对“光模块、光器件和光芯片”的研发投 入,顺应“双千兆”提速与数据中心扩容的发展趋势。2)电力传输产业:聚焦“新能 源”,重点发展汽车高压线束、海底电缆与超导电力等新能源相关业务,并保持海外工程 稳中有进、可持续发展。
高温超导发展进入加速期,关键应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公司发展进入新的台阶。 公司主营第二代超温带材及其应用设备,以及超导(通用)电气产品。相对于低温超导 来说,公司所用的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REBCO 涂层导体带材优势明显,可以在液 氮温度下使用,由于液氮制造产业化成熟,造价低廉,使高温超导材料可以长距离使用, 同时相比于常规导体(铜、铝)来说,因为超导没有电阻引起的能耗,传输效率高,工 程电流密度大幅度提升。公司积极布局高温超导市场,以业内独有的磁通钉扎技术,不 断研制应用于高强磁场工况下的高载流超导带材,积极推进高温超导材料在超导感应加 热和可控核聚变堆的应用,产业化发展进入加速期。目前公司已和众多科研院所如中核 集团、中科院合肥等离子体所,以及众多企业如联创光电建立联系,随着产业化应用逐 渐落地,公司发展有望再上新台阶。
5.3. 西部超导:高端钛合金行业领军人,低温超导线材商业化生产企业
高端钛合金行业领军人,产品谱系全面。公司主要从事高端钛合金材料、高性能高 温合金材料和超导材料及其应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目前国内唯一实现超导线材商 业化生产的企业,也是国际上唯一的铌钛铸锭、棒材、超导线材生产及超导磁体制造全 流程企业。其中高端钛合金材料包括棒材、丝材等,超导材料包括铌钛锭棒、铌钛超导 线材、铌三锡超导线材和超导磁体等,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包括变形高温合金和高温 合金母合金等。公司产品以“国际先进、国内空白、解决急需”为定位,始终服务国家 战略,补上了我国新型战机、大飞机、直升机、航空发动机、舰船制造所需关键材料的 “短板”。
低温超导线材商业化生产企业,研究成果丰富,构筑核心竞争力。公司自主开发全 套低温超导产品的生产技术,业务涉及 NbTi 锭棒和线材、Nb3Sn 线材(包括“青铜法” 和“内锡法”)和超导磁体的生产,是全球唯一的铌钛(NbTi)锭棒、超导线材、超导磁 体的全流程生产企业。在高温超导材料方面,专注 Bi 系和 MgB2 的研发和产业化,已 掌握核心制备技术;重点发展 20T 以上全超导磁体、高性能核磁共振 MRI/NMR 用超 导线材、低成本千米级高温超导涂层导体织构化基带及功能层沉积技术、高性能 Bi 系 和铁基超导线材制备技术。公司的超导线材目前主要应用于磁约束核聚变、人体核磁共 振成像仪(MRI)、核磁共振谱仪(NMR)、磁控直拉单晶硅(MCZ)磁体等领域,未来 有望拓展至核聚变工程堆、大科学工程、半导体、高速磁悬浮列车、新概念武器装备等 领域,发展前景广阔。
超导磁体布局完善,客户广布国内与海外。公司超导磁体产品丰富,包括直拉单晶 硅 CUSP 磁体、MCZ 直拉单晶硅磁体、超导四级磁体等,覆盖单晶硅制造、高速超导电动磁悬浮、高温超导感应加热系统等多个领域,为兰州重离子加速器、上海光源、广东 电网提供了核心的超导磁体,保障了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补缺了国内部分超导磁体领域 空白。西部超导也在积极扩大外贸市场影响力,量产的多类加速器超导磁体和传导冷却 类型 MCZ 磁体,在满足国内大科学装置需求的同时批量出口美国和欧洲,实现中国首 次向美国能源部稀有同位素加速器项目批量出口超导磁体,公司超导磁体市场前景广阔, 客户优势已建立。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链接」
4.家电维修干货分享|万家乐热水器全系列主板参数设定
引言:在品类繁多的家用电器配件中,淘配通颇为熟悉的还是热水器配件产品,尤其是万和与万家乐热水器配件产品,于是今天淘配通为广大修友总结了万家乐热水器全系列主板参数的设定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家电维修同行。
一、RW20U8系列产品
1、参数设置方法
1).通电开机,进入正常燃烧状态,按下控制器的轻触开关,VFD显示屏显示“PL”,即最小耗气量;
2).按“开关”键,进入最小气量调节,显示两位数值,按上升和下降键调节代码,相应的气量从流量计读出,设置完毕后,按“开关”键退回主菜单;
3).按上升或下降键选择“FL”,即最小转速,按“开关”键,进入最小转速调节,显示两位数值,按上升和下降键调节代码,设置完毕后,按“开关”键退回主菜单;
4).按上升或下降键选择“dH”,即点火气量,按“开关”键,进入点火气量调节,显示两位数值,按上升和下降键调节代码,相应的气量从流量计读出,设置完毕后,按“开关”键退回主菜单;
5).按上升或下降键选择“nE”,即定时设置,按“开关”键,进入定时设置选择,按上升和下降键切换,“on”表示启动定时,“oF”表示关闭定时,设置完毕后,按“开关”键退回主菜单。
注:本机型定时开关设定为关闭定时。
6).按上升或下降键选择“Fd”,即防冻设置,按“开关”键,进入防冻设置选择,按上升和下降键切换,“on”表示启动防冻,“oF”表示关闭防冻,设置完毕后,按“开关”键退回主菜单。
注:本机型防冻开关设定为启动防冻。
7).按上升或下降键选择“PH”,即最大气量,按“开关”键,进入最大气量调节,显示两位数值,按上升和下降键调节代码,相应的气量从流量计读出,设置完毕后,按“开关”键退回主菜单;
8).按上升或下降键选择“FH”,即最大转速,按“开关”键,进入最大转速调节,显示两位数值,按上升和下降键调节代码,设置完毕后,按“开关”键退回主菜单;
9).按下控制器的轻触开关,退出设置,系统记忆设置参数。
2.参数代码
备注:
①表格中“”内的数字为调节代码;
②所有有关耗气量的代码仅为参考值,对于由比例阀等零配件引起的偏差可通过微调代码来弥补,微调范围:“参考代码”±4;
③调节时,必须等耗气量稳定后才可对代码进行锁定。
10D1、10D2、10D7、12D1、12D2、12D5、12D7自动跳档功能可以自由选择(适用于2009年3月份以后生产的手动分段燃烧热水器)
当拨码开关第1位拨到“ON”时,自动跳档功能有效(当出水温度高于60℃时,热水器会自动切换到低档位,以免烫伤用户);
当拨码开关第1位拨到“1”时,自动跳档功能无效。
二、10Z3、12Z3系列产品
1、参数设置方法
1).通电开机,通水,进入正常燃烧状态,按住主控制器的轻触开关,显示屏显示“PL”,即最小耗气量;
2).触摸“开关”键,进入最小气量调节,显示两位数值,触摸上升和下降键调节代码,相应的气量从流量计读出,设置完毕后,触摸“开关”键退回主菜单;
3). 触摸上升或下降键选择“dH”,即点火气量,触摸“开关”键,进入点火气量调节,显示两位数值,触摸上升和下降键调节代码,相应的气量从流量计读出,设置完毕后,触摸“开关”键退回主菜单;
4). 触摸上升或下降键选择“PH”,即最大气量,触摸“开关”键,进入最大气量调节,显示两位数值,触摸上升和下降键调节代码,相应的气量从流量计读出,设置完毕后,触摸“开关”键退回主菜单;
5).触摸上升或下降键选择“H1”,即半开最大气量,触摸“开关”键,显示两位数值,相应的气量从流量计读出,读出完毕后,触摸“开关”键退回主菜单;
6).触摸上升或下降键选择“L2”,即全开最小气量,触摸“开关”键,显示两位数值,相应的气量从流量计读出,读出完毕后,触摸“开关”键退回主菜单;
7).按住控制器上的轻触开关,退出设置,系统记忆设置参数。(这时,蜂鸣器会连续鸣叫几声,否则不能正常保存参数)
2、检测参数:(核定供电电压为220V~)
JSQ20-10Z3
JSQ24-12Z3
注:
1.表格中“”内的数字为调节代码;
2.所有有关耗气量的代码仅为参考值,调节时以上面所提供的耗气量范围为准,保证 H1≥ L2 不出现温度断点。
3.必须等耗气量稳定后才可对代码进行锁定。
三、UF系列
1.、菜单项说明
2、操作说明
1). 通电,显示屏显示气种及机型代码1s后显示“oF”,3s内,持续触摸“向下”键2s,显示“PP”,再在3s内按一下“开关”键,则可进入调试主菜单。
2).显示“Fb”(升数选择),再按“升温”.“降温”键则可以依次选择“FA”(气种选择),“PH”(最大耗气量),“dH”(点火气量),“PL”(全开最小耗气量),“nE”(定时关机功能选择),“nF”(风压开关或转速反馈选择),“Fd”(防冻功能置选择),“H1”(一段最大耗气量);“L2”(二段最小耗气量),“L1”(一段最小耗气量),“qU”(保存并退出设置)。
3). 显示菜单时,按“开/关”键,进入具体设置项的参数设置,通过“升温”.“降温”键设置参数,设置结束,按“开/关”键,返回菜单。
4).在“qU”菜单时,按压“开关”键,蜂鸣器“滴”五声,设置参数被保存,退出参数设置状态。以后工作时则按此次设定的参数运行。
3、 UF1系列天然气检测参数
四、UF3系列检测参数
1、10UF3检测参数
2、12UF3检测参数
五、JSQ20-10ZH3系列(参数设置菜单进入方式同UF1系列)
六、JSQ20-10JP系列
1、菜单项说明
2、操作说明
1).通电,显示屏显示气种及机型代码1s后显示“00”,3s内,持续按“向下”键2s,显示“PP”,再在3s内按一下“开关”键,则可进入调试主菜单。
2).显示“Fb”(升数选择),再按“升温”、“降温”键则可以依次选择“FA”(气种选择),“PH”(最大耗气量),“dH”(点火气量),“PL”(全开最小耗气量),“nE”(定时关机功能选择),“nF”(风压开关或转速反馈选择),“Fd”(防冻功能置选择),“H1”(一段最大耗气量);“L2”(二段最小耗气量),“L1”(一段最小耗气量),“qU”(保存并退出设置)。
3).显示菜单时,按“开/关”键,进入具体设置项的参数设置,通过“升温”、“降温”键设置参数,设置结束,按“开/关”键,返回菜单。
4).在“qU”菜单时,按压“开关”键,蜂鸣器“滴”五声,设置参数被保存,退出参数设置状态。以后工作时则按此次设定的参数运行。
3、检测参数
七、D 系列(参数调节界面进入方式同16E3系列)
1、10L机(RQ10D3B、RQ10D3B-01、RQ10D3BX、RQ10D3B2、RQ10D3B2-01、RQ10D3BX2、RQ10D6、RQ10D6-01、RQ10D62、RQ10D62-01)
备注:由于燃气比例阀、方管、风机都不可避免的有误差,以上代码只作为参考,实际设置值以气量为准;风量以火焰为准,基准是在允许范围内最大最小气量尽可能拉开,这样才有可能保证(H1≥L3)不出现温度断点,设置完成后要检查H1和L3,如果不符合要求请更换方管或气比例阀。
2、20L机(RQ12D3B、RQ12D3B-01、RQ12D3BX、RQ12D3B2、RQ12D3B2-01、RQ12D3BX2、RQ12D6、RQ12D6-01、RQ12D62、RQ12D62-01)
备注:由于燃气比例阀、方管、风机都不可避免的有误差,以上代码只作为参考,实际设置值以气量为准;风量以火焰为准,基准是在允许范围内最大最小气量尽可能拉开,这样才有可能保证(H1≥L2)不出现温度断点,设置完成后要检查H1和L2,如果不符合要求请更换方管或气比例阀。
以上就是淘配通做出的万家乐热水器全系列主板参数设定方法,如有描述不恰当、不准确之处,还望同行包容并指正。淘配通旨在为家电维修师傅提供专业的家电维修知识、交流家电维修经验及提供家电配件批发服务,为广大维修网点、维修师傅甚至家庭用户提供优质便利的家电后市场服务。
家电配件,找淘配通!家电故障,找淘配通!
添加微信(mbda888)并备注“1”还可获取更多原厂内部维修资料噢~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