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友支付再次冲击上市
据悉,富友支付已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招股书,这已是其近十年的第四次上市尝试。此前,富友支付分别于 2015 年、2018 年和 2021 年与证券公司签署辅导协议,意图进军 A 股市场,但均未达成。
公司概况
富友支付成立于 2011 年,总部位于上海,持有我国人民银行颁发的第三方支付牌照、以及中国香港及美国的支付牌照。其主要支付业务包括:
- 商业支付(线下线上商户银行卡收单、扫码收单)
- 葫芦岛融支付(包括信用卡还款、基葫芦岛支付)
- 跨境数字支付服务(包括跨境 B2C、跨境 B2B)
股东结构
截至 2024 年 4 月 22 日,富友集团持股 52.72%,为富友支付控股股东。上市后,上海擎仪、宁波哲富、蒋薇茜等投资者同意向富友集团转让其全部持股。上述退出完成后,富友集团持股将增至 61.00%。
上市计划
富友支付方面表示,公司已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并正按照相关规则进行上市程序。但具体上市事项受制于香港联合交易所和香港证监会的审核和审批以及市场状况等外在因素。目前无法准确预计上市时间,也不保证上市将顺利进行。
财务状况
招股书显示,富友支付 2021 年、2022 年、2023 年营收分别为 11 亿元、11.42 亿元、15 亿元;毛利分别为 3.36 亿元、3.25 亿元、3.8 亿元;毛利率分别为 30.5%、28.4%、25.2%;经调整利润分别为 1.49 亿元、8135 万元、1.08 亿元;经调整净利率分别为 13.5%、7.1%、7.2%。
对于毛利率逐年下降的原因,富友支付表示,由于中国境内支付服务竞争加剧,境内支付服务的毛利率已由 2022 年的 23.1% 降至 21.1%。随着交易量增加,收单服务的佣葫芦岛增加,公司提高了若干渠道伙伴的佣葫芦岛率。跨境数字支付服务的毛利率也由 48.9% 降至 2023 年的 36.3%,主要是由于市场竞争导致服务费减少、佣葫芦岛增加。
业务规模
截至 2023 年底,富友支付已处理交易总额超 13.6 万亿元,累计为约 430 万名客户提供服务。支付规模从 2021 年的 1.7 万亿元增长至 2023 年的 2 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7.8%。
行业分析
博通咨询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表示,从数据来看,富友支付作为一家传统的收单机构,邵阳商户基础较好,代理商和盈利稳定性较高。但富友在企业数字化服务和跨境支付方面仍有拓展空间。
王蓬博认为,从时间上看,富友支付此前三次上市冲刺未能成功,与支付行业彼时的发展状况相关。而目前从产业成熟度、行业稳定性以及同类公司上市情况等来看,都为其上市提供了较好的机会。
对于富友支付的上市之路,业内人士认为,上市仅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上市后的市值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合规已经成为富友支付上市之路及其市值表现的关键考虑因素。在支付清算行业监管日益严格的情况下,富友支付在业务运营中面临的合规风险不容忽视。
据记者观察,早在2014年,富友支付因“预授权空卡套现”事件,被央行责令停止在河南省、浙江省(不含宁波市)、福建省、天津市、江西省、吉林省、湖南省7地开展银行卡收单业务。
招股书显示,富友支付在往绩记录期间及直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因上述问题受到总额约690万元的行政处罚。招股书上,富友支付也列出了基于上述被处罚问题的相关整改措施。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