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汽协)发布了2024年上半年二手车市场数据。
2024年6月,全国二手车市场交易量为151.9万辆,环比下降4.14%,同比下降0.93%;交易金额为978.2亿元。2024年1—6月,二手车累计交易量为938.29万辆,同比增长7.01%,累计交易金额为6252.12亿元。
数据显示,上半年二手车单车成交均价约为6.6万元。
中汽协预计,随着汽车报废更新政策和补贴标准的提高,更多车主选择报废老旧车辆,购买新车或二手车,这将进一步提升二手车市场活跃度。新车市场在经历二季度激烈“价格战”后,7月新车成交价格逐渐企稳,这将为二手车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具体来看,今年上半年,基本型乘用车累计交易546.02万辆,同比增长4.66%;SUV交易125.5万辆,同比增长12.1%;MPV交易59.21万辆,同比增长10.81%;交叉型乘用车交易22.07万辆,同比增长29.5%。商用车方面,载货车共交易74.51万辆,同比增长3.02%;客车交易52.98万辆,同比增长1.02%。
中汽协表示,虽然二手车交易量总体增速较前期有所回落,但上半年二手车市场仍保持稳健增长态势。今年上半年,二手车市场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二手车均价一路下探,二是跨区域流通活跃。
受以旧换新补贴和新能源汽车下乡等利好政策的影响,二手车市场整体处于增长态势。但需要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二手车交易量仅完成既定目标的47%,低于业内预期。
进入2024年,国内汽车市场的“价格战”愈发激烈,新车价格不断下降,这使得二手车市场压力增大。一些二手车商选择以价换量的方式,这导致二手车的平均成交价不断下探。
中汽协数据显示,二手车均价从今年2月的6.96万元降至6月的6.44万元,持续在低位徘徊。不断下降的价格也使车商利润减少,甚至出现亏损状态。
对于下半年市场发展,中汽协指出,7、8月份属于二手车市场传统淡季,高温、极端天气对于线下客流产生一定影响,因此车商经营面临一定压力。
从长远来看,二手车市场的规模、结构、政策环境和消费者需求等基本因素均呈现积极向好的态势。随着汽车消费市场的扩大和消费者对二手车认可度的提高,二手车市场长期发展态势良好,有望保持稳步增长的趋势。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产业工作协调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徐剑飞表示,当前二手车市场优质车源稀少,也是阻碍消费市场购买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随着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以及新车市场进一步趋于平稳,未来优质车源数量有望持续增长,这对二手车市场的长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新能源二手车的潜力巨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数据中,新能源二手车的交易量呈现明显增长,2024年上半年全国新能源二手车共交易50.65万辆,同比增长63.5%。这一增速远高于二手车市场整体的增长率,也表明了新能源二手车的潜力。
但目前新能源二手车车源不足
《华夏时报》记者走访二手车市场时了解到,目前新能源二手车最大的问题就是车源不足,无法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
“刚学车没多久,想买辆二手车练练,但线下门店逛了一圈后发现,新能源二手车太少了。有些商家只有一两辆车,冷门车更是没有。”有购车意向的孙先生对记者表示。
记者咨询了几家二手车门店老板,得到的反馈也是车源不足。一位商家表示:“车收不到,你要的话可以帮我问问别人有没有。”
还有一位商家表示:“车库里有些比较热门的车型,比如特斯拉Model 3、Model Y、理想L6等,其他品牌车型暂时没有。”在谈到保值率问题时,该商家表示:“肯定比不上燃油车,但买来自己开很划算,毕竟多开几年省下来的油费也够买辆车了。”而当记者问到新能源二手车销量如何时,该商家表示,销量也不多,好卖的就那几款,其他车型就是收了也不好卖,还容易亏损。
新能源二手车亏损原因
亏损的主要原因是新能源汽车更新迭代较快,新车上市会导致老款车型的残值下降。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战尤为激烈,随时有下调产品售价的可能,这样会导致二手车价格下降,甚至无人购买。也一些车商手中才会出现没有新能源车源的情况,毕竟风险较大,回报还不一定高。
虽然从今年6月份开始,一些车企选择了退出价格战,宝马、奔驰、沃尔沃等车企开始通过减少终端优惠来稳定车辆价格。但这也不意味着价格战的结束,行业的竞争仍然在继续,企业还是会通过产品优惠来抢占市场份额。
对此,田甜表示,希望厂家在新车定价时能够考虑二手车的保值率,重视二手车业务。“从实际操作来看,新势力车企每次降价都没有考虑到之前买车的用户,这在影响品牌美誉度的也可能丧失原有的部分基盘客户。老客户流失后,车企又需要花费人力、物力、财力去开拓新市场,这无疑会增加企业成本。”田甜建议,相关企业做好二手车和新车联动业务,并出台相应的金融配套政策,避免在新车定价时“背刺”存量市场的消费者。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